19.026-027完美女生20190804

26节一开头那位同学问染香的话,我也被问过,就是同伴在向我倾诉她们的问题时,无论是情感问题,或者是择业和原生家庭的问题。在我说出自己理性的见解和建议之后,他们也会问我:你是个理性的人吗?你这么理性地看问题,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吗?

现在我回头看一下,那是因为他们倾诉问题的时候是带着感性思维的,并不是真正想解决问题,而我作为旁观者是带着理性思维的,所以我会带着逻辑思维去倾听。所以除非对方真的很需要建议并且当面向我咨询,我都不需要好为人师,这样他们反而觉得被评价了。

在面对需要较真的问题上,如果我还停留在感性思维,没有切换过来理性思维的话,那我就会输在了思维的起跑线上。

所以我需要形成条件反射,一遇到问题就在立即切换到理性思维状态。先想一想结果会是什么,然后从结果开始逆向思考,与结果无关的统统不用考虑,这样事情就很简单了,也不会让自己在千丝万缕中找不到出路。

我没法轻易抛掉自我,有缺乏安全感的原因。“自我就是驻扎在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得不到温暖或信任的小女孩。我们平常要有意识地安抚内心的小女孩,让她获得满足,进而获得成长,慢慢地淡出我们的内心。”

虽然我们要做问题的解决者,但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让问题出现,这样就不需要解决问题了。这是理性思维中的预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秘诀是主动对别人释放善意,善意是最高的智慧。虽然姿态放得很低,但是整件事情的走向都能在控制之中。一般来说,别人听我们的话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情绪,然后才是内容。

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是臆想出来的,都是自找的,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问题。那是因为潜意识想追求痛苦。只有把自己放在痛苦的情境中,才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女孩在哭哭啼啼。这样才能感受自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潜意识追求,所以才会不作为而放任这样的结果出现。

如果发现自己正在琢磨这些无聊的事,就应该必须命令自己去干些别的事情,比如逛逛街,看看电视剧,或者狠狠地跟自己喊话:有什么所谓呢?

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尽量不要做问题的制造者。不要把自我存在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别人就是别人,别人一定会优先考虑他的利益。

没有一个人是不可替代的。我感觉很爱那个人,其实我只是爱上了我自己的付出,包括情感和心力付出。付出了很多,就会觉得这个男人很重要。

看待问题不能只是悲观地看到差的一面,事情往往有很多面,也要看到那些自己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其实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比如,我有一份很多人羡慕,很难才能考得到的又非常稳定的工作,有不错的收入,工作清闲,而且准时下班,下班后的时间和周末完全属于自己,可以安心放假度假。我还有房子,有资本换更好的房子。我有面条的身材,而且自带很好的基因怎么吃都不胖。我身体健康,没什么大毛病,又有很好的医疗保障。父母不需要我养老,还资助我买房。

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把自己捆绑在一个男人身上,男人离得远一点了,就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一个女人如果永远把自己放在受伤害的位置上,那么就等于自己在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囚笼,然后把自己装进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没想清楚,自己需要追求什么。以为自己要的是房产证,但其实是和谐的婚姻生活。很多问题都是伪问题,只要换个角度去理解,就不再困惑了。

那些实实在在的真问题,要努力去解决,真的解决不了了,就必须接受命运的安排,就像生老病死一样。

对于伪问题,要灵活而不僵化,想想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让自己摆脱困境。

碰到了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妨将问题轻轻地放下,留到以后去解决,或者干脆让时间去解决。

要形成一些正向的表达习惯,引导自己从正面思考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19.026-027完美女生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