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感情是会过期的

      在我看来,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没有什么东西会永久存在且一成不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感情。

      打小,我太渴望有个完整的家,太渴望有个能照顾我们的母亲,太渴望有一份温柔的母爱。那种渴望已经不在乎“她”是否亲生,也不在乎“她”是美还是丑。只可惜,时光流逝,我已长大成年,却一直没有得到那种儿时的渴望,而那种渴望已随着岁月逐渐消退。就像一句话说的“如果你一个人扛过了所有的苦,也就不再期待身边是否有人陪伴了”。同样的道理,当我一个人走过了需要母爱关怀的年纪,也就不再需要那份爱了,或者是再出现时,发现期待的东西已然变味。

      是的,后来的确出现了,而且是亲生的,以一种隐瞒我家人的方式出现。那时的我已上大学,当我刚知道世上真的有一个亲生母亲的消息,并且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心里是有一丝欣喜的。渐渐的,我的心里累积起对呕心沥血抚育我长大的父亲的深深罪恶感,累积起对弟弟毫不知情的歉疚感,更多的是担心父亲一旦知道这个消息后将作何感想的惶恐不安,也有与母亲相处关系日益紧张的烦恼。这千头万绪犹如一个铁网,一座大山,将我越箍越紧,越压越重,每每这个时候,异常怀念以前虽孤独困苦但安之若素的日子。

      组成一个家庭的男女双方“合适”有多重要,关乎三代人的幸福。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孤儿,一个独自的人,我会是什么样,是否就能无牵无挂,虽然艰难,但是肆意,不像这般,每走一步都步履沉沉,未来会发生何种变故,会牵扯到什么人,事态将如何发展,思绪所及便忧心忡忡,便喘不过气,便不快乐。

        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也是我亏欠最多,一想起来便鼻子发酸眼睛泛红的人,因为心疼。父亲年轻时脾气不好,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熬过了二十几个春夏秋冬,迄今为止还在为儿女考虑,还在努力支撑着这个家,因为他的儿女到现在还难成大器。我作为父亲的长女,作为弟弟的姐姐,深感愧疚。

      父亲可以说是他们那个年代的高材生,有文化,有颜值,出生贫苦,也是从小吃尽了苦头,所以发奋读书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只可惜,父亲与母亲的结合导致一个家庭四分五裂,导致父亲丢了工作。这段婚姻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当时的两人性格不合,脾气都冲,互相对对方都使了一些狠招,在我的二弟刚出生,我的亲生母亲,亲自检举揭发我们家超生一个孩子的事实。90年代初期,中国的计划生育抓的很紧,在那种情形下,父亲作为国家干部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是要被辞退的,于是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得到的工作就这样丢了,父亲又回到了农村。而我的母亲,就在“大义灭亲”的检举之后就消失了,瞒着所有人,包括她的娘家人,或许是因为害怕,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她一个人跑到了外省,二十几年从未露面,就算是回来看看娘家人也是偷偷地来,悄悄地走,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她与父亲之间的仇恨可见一斑,在我看来,当年她的逃离是对的,如果没有走,后果或许不堪设想。我和两个弟弟从此就是父亲一个人独自抚养,这一过就是二十几年,这期间度过了多少艰难困苦的日子已不想再提,长好的伤疤不想再去揭,真的疼。

        即便是那么艰苦的岁月,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缺失,并一直视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一个单身父亲培育了三个大学生的事迹在村里镇上已被传成了传奇故事,时不时的在我们曾经上过学的学校里被老师们拿出来作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典范。父亲的上进思想引领我们走过无数道坎,虽然家庭经济贫困,但是精神不倒催人奋进,提醒我们再艰苦的日子也不要忘记努力和拼搏,就是这根弦支撑着我在很多个阻力重重的道路上坚持着,让我在很多个黑暗的夜里依然能看到星光。

      父亲的铮铮铁骨和尊严是绝对不允许我们和母亲相认的,否则我不敢想象跟父亲的关系会怎样。我后来认识的母亲(我不知道以前的她是什么样)与我所了解的父亲明显不是一路人,性格相差太大暂且不说,连做人做事的风格都天差地别,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自尊心极强,且“当仁不让”。虽说是我的生母,但是几本没有参与到我的成长中,与她的感情也不深厚,有几次还因为一些事情闹得不愉快。我有时候也在想,当初我的父亲为什么会与母亲结为夫妻呢?还是她原本并不是现在这样,只是经历岁月风霜,被时光打磨成了一个有些狭隘的市井妇人?

      前几年我能感受到她想弥补对我的亏欠而表现出对我的过度关心,最近两年,多了一些争执,联系也就少了,原本就不深厚的感情,好不容易存了一点温度,又逐渐变冷。引发争执的主要原因是我的弟弟们不愿与她相认,我曾经把母亲的消息告诉过弟弟(当然是瞒着父亲的),是希望弟弟们得到一点缺失多年的母爱,但没想到弟弟们不但不愿意认她,还与我产生了隔阂。当然我理解弟弟们,可能在我的母亲心里,她当初的“大义灭亲”错不在她而在我的父亲,她认为家庭不睦很多原因也在于父亲,所以逼得她不得不使了这个狠招,她只是对没有抚养过儿女而感到愧疚,但是觉得血浓于水,时间总会冲淡一切的。所以当从我口中得知自己生的儿子不愿意与她相认的消息后觉得十分委屈,经常电话里对我哭诉她的不容易,而对于此,我能说什么呢,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同为女人,我同情我的母亲,所以淡化了曾经对她的怨,但是我的弟弟不能,他们对于母亲是没有一丝印象的,可能同为男人,他们更加不能原谅。

      所以我对母亲的感情极为复杂,幼时伴着对她的思念与恨长大,初相认时得陌生与小欢喜掺杂,对她多年漂泊在外的同情,到后来引发争执的烦恼,这诸多情感综合在一块,已经超出了我对一个母亲的情感期许,原来普天之下最广为歌颂的情感,搁置久了,也是会变质的。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中国人尊崇孝道,都称百善孝为先,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着养育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最后分别的时候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有多深。我深深地爱着养育我的父亲,同时也充满矛盾地去宽容自己的母亲,或许,慈悲和包容,才能盛得住这两种沉甸甸的感情。只是希望人世间,有些爱,能给予的时候就别伤害,因为有些感情是会过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些感情是会过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