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般的土味营销,为何总能征服消费者

不知从何时开始,“土味”占据了年轻人注意力的半壁江山——土味包装、土味文案、土味视频接二连三地引发大众的关注和讨论。相比之下,那些制作精良、高端大气的内容反倒显得有些“普通”。

在用户注意力逐渐饱和的状态下,「土味文化」能刷屏,意味着它将吸引更多品牌入局。但玩转「土味营销」可不是放大字体、看起来土这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品牌如何借助「土味营销」引爆全网?

01

这些案例是怎么「土」入人心的?

「土味营销」本质上和自黑营销、粉丝营销雷同,都是通过抓取文化中的某些特质,与目标人群达成有效沟通。品牌想要让自己的土味营销深入人心,得站在用户的角度,从用户底层需求出发,做到以下几点:

★:紧贴品牌定位,玩转土味创意新表达

★★:抓住用户猎奇心理,制造冲突

★★★:基于人文理解,实现土味外延

1、紧贴品牌定位,玩转土味创意表达

明确一下,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土味营销」,比如奢侈品,稍有不慎就会把假土变真土。目前,市场上玩转「土味营销」的品牌,都是基于自身定位,找到品牌与土味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品牌+土味文化的创意表达。

就像大众对999感冒灵形成的品牌认知是“暖”,照理来讲,广告应该都是“暖暖的,很贴心”类型。

但去年他们剑走偏锋,将品牌暖的调性与年轻人普遍觉得贼拉土的秋裤结合,推出「不良少年」、「穿久保灵」、「养生朋克」和「跪舔客户」四条土酷霸气的999感冒灵高腰暖心秋裤,产品一推出,网友们就狂呼“好想要”,一波社媒互动下来,夺得4.3亿用户关注,妥妥成为「土味营销」大赢家。

扒拉一下999感冒灵这场「土味营销」我们发现:他们虽然玩土味,但也不是真土。而是基于敏锐的用户洞察,稳稳抓住了「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的用户洞察,一步把腿跨到时尚界,推出这四条土到极致便是潮的秋裤。

秋裤与感冒灵的结合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观察,他们的秋裤创意表达与其他广告一样殊途同归,都会回到“暖暖的·很贴心”上。

参考999的做法,我们在试水土味营销时,不能只是因为土味文化/元素流行就去迎合它,首先要看看自己目标受众衷情于哪种土味文化,找到土味文化与品牌之间的共同之处或能够结合的点,实现土味元素创意表达,让土味文化为品牌赋能,不要只是蹭蹭话题热度。

2、制造冲突,引发自传播势能

叶茂中老师曾经说过“做广告的第一层境界是发现冲突,第二层境界是解决冲突,最高境界是制造冲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土味营销」。

因为土味文化本身就是与大众审美背道而驰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利用用强反差和与众不同杀出一条血路,让自己成为流行。比如抖音毛毛姐,就是用接地气的贵州普通话+性别反串,与抖音小小姐姐美美哒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冲出竞争重围。

今年爱奇艺潮牌经营类真人秀节目《潮流合伙人》,就在为潮店FOURTRY举办的“限定营业日”开业剪彩仪式发布会上,推出一支土味十足的宣传片。


△ 吴亦凡潘玮柏土味宣传片,一起开店当《潮流合伙人》

视频中,吴亦凡、潘玮柏纷纷现身,用朴实的话语为自己招募合伙人,金色发光字体加上满满的“蓝翔”广告风,与大众脑海中的潮牌印象形成巨大冲突,大家看过之后普遍觉得“哎呦我去,还能这样?”

虽然《潮流合伙人》不是第一口吃到「土味营销」这口螃蟹的人,但他们突破常规定式,找准了与自己冲突但不会背道而驰的土味元素,利用强烈反差,稳稳抓住了用户眼球。

与土味文化结合制造冲突感时,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既然土就认真土;其次要找到品牌对立面能够引发关注的土味元素,利用原生态的真实感觉,与用户进行沟通。就像《潮流合伙人》宣传片中土与潮的极端化对比,除了制造反差感,内容中的真实感,也是十分能抓人眼球的。

3、基于人文理解,实现土味外延

土味元素就像我们服装中的配饰,可以基于不同的需求,延展出各种各样搭配的可能。在「土味营销」中,我们同样可以对某个土味元素的人文理解,将其外延至更广阔的空间,唤醒更高的营销效能。

● 土味场景+企业领导人下场+网络流行化表达,以小博大

老乡鸡的战略发布会大家应该不会很陌生吧?

与动辄砸钱包下五星级酒店不同,老乡鸡这次的战略发布会,设在一个充满80年代感的农村小院中,据说布景只花了200块。但它的营销效果却丝毫不亚于预算过百万的营销方案。

他们是如何圈粉的?

布景:老乡鸡的土味布景选在20世纪80年代,广告中出现的黑板、红筹话筒、自行车等元素,高度还原80年代特色。这个时间点,恰好契合老乡鸡82年成立的时间,土也土得有理有据。

企业领导人下场+网络流行化表达:与其它品牌邀请斥重金邀请明星出席活动不同,老乡鸡的战略发布会是由58岁的董事长亲自出镜主持。本以为他会用我们父辈说教语言与大家沟通,但想法再次落空。

发布会上,老乡鸡董事长化身年代段子手,给大家讲述了品牌发展故事,其中穿插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等网络热梗和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肥西老母鸡汤;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我们今年都不去等押韵的趣味表达,与父辈严肃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萌效果。再加上新媒体渠道传播,这事妥妥就成了。


△ 老乡鸡战略发布会

企业领导人下场玩土味梗,既省钱,也能让企业形象打造得更具亲和力,十分适合品牌以小博大。但前提要是领导人具有足够个人特色且拥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比如老乡鸡董事长、马爸爸、雷军等等。

● 借助年代化土味符号,击中复古情怀

土味文化往往与复古难舍难分。不同的土味符号,其实都代表着某个时代或者某个圈层受众的独特情怀。就像90后的杀马特发型,过去是潮,如今非常土,但它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这一代人的”青春“。还有50、60后妈妈们,拍照时总会扯着个丝巾眺望远方。在90后看来,这样土到掉渣,但这是属于她们的高光时刻,也是复古情怀的体现。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土味营销」中,三枪和旺旺都是借助土味符号,击中用户复古情怀的高手。

去年,三枪联合网易云音乐推出一支土味广告片。广告采用20世纪80年代4:3彩电比例,充满年代感的滤镜、粗糙的画质,加上上世纪购物风口播加上魔性文案,一下把人们拉回当年场景,不仅挑起大龄用户们的复古情怀,更让年轻人看到三枪这个老品牌的新活力。


△网易云×三枪联名广告

旺旺的那支「3年6班的李子明同学,你妈妈给你送来了你最爱的旺仔牛奶」一直被人诟病为很土,但它也在很多90后的童年记忆。于是,旺旺顺势仿照原版视频故事情节,制作了一支「3年6班的李子明同学长大了」广告,成功唤醒了90后们的复古情节,引发自来水讨论。

品牌想要借助复古元素,击中用户复古情怀时,最好对品牌整个发展历史追根溯源,结合品牌成长过程与所处历史人文环境进行创意发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土味广告打在用户心坎儿上。

02

为啥用户会被“土味营销”圈粉?

1.从目前大环境上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断下沉

在此之前,以纸媒时代和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受众门槛有所限定,广告营销侧重上层审美,对下层群体审美诉求关注甚少,虽然也有过类似“宏源祥,羊羊羊”这样的“土味”广告,但都不算主流,在审美层面上尤其不被认可。

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媒介层次固化。智能手机技术促使用户下沉三四线,为短视频提供技术基础,让“草根阶层”的诉求浮上水面,快手、抖音等平台快速蹿红。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年度大报告》显示,用户下沉程度的确比以往更明显,下沉市场在三四五线的比例高达54.5%,在此之前三四线用户鲜少参与主流媒体创作,突如其来的流量红利帮助他们获得话语权,但他们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主流审美会产生“稀释”冲击。

所以, 2018年作为“土味营销”元年,是有大众基础的。

再纵观 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

下沉市场已经被盖章定论为2019年最主要的战场。并且泛娱乐行业在下沉市场中优先获得红利,其中短视频最为突出,同比增长量过亿。这也是为什么“土味营销”中,短视频领域或相关领域,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而且与非下沉市场的用户对比来看,有钱有闲的下沉市场更喜欢取悦自我,为生活找点乐子成为他们的生活追求和态度。“土味营销”正契合他们的心里诉求:轻松娱乐一笑而过。

目前,循规蹈矩的传统广告营销固化,自然无法刺激大众G点,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不得不遵守下沉市场审美诉求,以新鲜感刺激消费。所以,传统品牌或者明星 “求生则变”,在打造品牌和“人设”时逐渐倾斜。

上层受众的固化与饱和,让各类品牌和平台不得不寻求下沉受众,主流意识群体也会主动通过“土味营销”向下沉群体妥协示好。

比如以迪奥为首的奢侈品牌选择“赵丽颖”、“杨颖”等流量小花作为代言人,以“淘宝499包邮的视频风格”推销其限量手袋。

2.80、90、00后新消费主体,挑战权威、挑战严肃主流文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0、90后在人口结构中占比31.97%,属实力派消费人群,具备自主消费能力,属新生消费群体。

庞大的基数和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使80、90模式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而且比他们更具“个性”的00后正在崛起,基数和消费能力一样超群,他们的喜好也正影响消费市场的选择。

以往流行的精致审美文化正悄然发生倾斜,各个圈层的大众以“个性”作为标榜。80、90、00后的主流消费群体自身即是破圈的第一代,不会像父代一辈那样循规蹈矩,挑战权威是生来就有的时代印记。当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必然要打破权威束缚,更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加上过度精致的追求越来越被“自然”本性所取代。

随着80、90、00后逐渐获得话语权,其意识形态对主流媒介影响冲击更大。况且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网络内容生态逐渐多元化。

从一二线到三四线用户下沉后,审美主体随之发生变化,大众媒介更多的发挥主导,主流媒介无法再形成统一的审美权威,跨界合作和跨次元破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对“土味营销”的津津乐道,正是“叛逆一代”的反抗体现,“我们不一样”才是内心的真呼声。

3.“土味营销” 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大盛其道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五层需求”的设想,他认为人的诉求是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且次序不完全固定可能会发生异变。

同时,他还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关。

当我们的受众群体下沉,我们国家的整体需求层次也会随之下沉。下沉群体的文化必然成为“平均数”。因为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尚未突破生存局限,还处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一层。

所以,受众和输出者都是理解门槛低、接地气、能调动情绪、产生共鸣的人群,其产品要求也不会符合高需求层的“高大上”。

既然大众是上帝,市场让利给上帝,那么, “土味营销”亦未尝不可。

03

土味营销应该怎么玩

虽说土味文化这么火,土味营销也屡屡刷屏,但我们自己玩这种营销的时候却不能掉以轻心。18年Dior就因为一支土味广告遭到网友的群嘲,网友一边倒的差评以删除相关微博告终。“土味”是把双刃剑,如果不掌握角度和力度,很有可能伤着自己。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适合用“土味”的内容来宣传,像迪奥这样的奢侈品就是如此。这些品牌都是存在溢价的,而这些溢价多半都是营销打造出来的。他们传播产品的过程,就是让消费者认可品牌象征的价值观、品味与地位的过程。土味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难免有些自降身价的嫌疑,自然也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要找准契合点。虽然都是土味营销,但那些案例与土味的契合点却是完全不同的。老乡鸡的发布会占了天时地利,在疫情宅在老家的时间,用大家对乡下生活的共鸣撬动口碑。三枪的复古视频则是靠着自身的父母级影响力,才能让土味释放出更大的效能。999的迎合点与品牌传达的态度十分契合,在与年轻人相融合的同时也传达了不变的“暖暖的,很贴心”这句口号。

最后,要保持新鲜感。土味是一时的潮流,不是永远的潮流。当下爆红的土味营销案例也有其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即便是同样的例子,换一个时候未必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很多时候,土味的传播走红胜在出奇制胜、胜在新鲜感和反差感、胜在与众不同。如果失去了这些特性,就很难从同质化的内容中脱颖而出。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或是营销方式,走红的背后一定有值得学习的趋势和道理。时时关注市场,才能紧握当下的消费群体,立于不败之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泥石流”般的土味营销,为何总能征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