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类相关的研究生专业-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抛弃专业去做码农呢?...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想回答一下,我就是一个你眼中的研究生毕业抛弃专业来做码农的人。

想结合一下亲身经历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为何要「抛弃」自己的专业

我真的「抛弃」了以前的知识吗

我为何被一些人称为「码农」

我为何要「抛弃」自己的专业

我的本科以及研究生专业是「地质学--油气方向」。之所以选择地质学可能是因为高中时候太过压抑,报考专业时也没有更有经验的人帮忙指导,纯粹出于对野外自由的向往,就报了。选择油气方向则是因为所报考学校的油气方向专业比较好。

大学期间还真的如常所愿去了多次野外,能用稍微专业的视角看待自然风光,其实觉得非常充实。

大三,大四才开始关注就业,才发现周围几乎没有一个同学去了我觉得很理想的单位。

当时的想法也很稚嫩,想着,怎么样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我想做一个知识劳动者,而不是一个体力劳动者,或者重复劳动者,我想让自己的时间更有价值,而不是钻井平台上看着大海发呆。

按照当时的认知,觉得是本科学校不够好,所以来到一所更好的学校的相同专业读研究生。

还记得研一的时候,心里对高考六百多分的,开学一个月就拿到斯伦贝谢奖学金的室友 C 君和 S 君的膜拜,当时还真是觉得好一点的学校学习氛围确实不一样。

研二开始为了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参与到老师的项目,开始频繁的出野外做实验,那一年是改变人生走向的一年。

我遇到了不买两条好烟不让取实验样品的一线工作人员;

我遇到了顿顿饭都希望陪喝酒的一线实验员;

我遇到了公款买野味还要把帽子盖在我们头上的小国企老总;

我遇到了因为我不懂酒桌上的所谓礼仪而指责我的私企老板;

我认识了连续七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的大我几岁和我学历类似的已工作师兄;

我认识了连续在野外待了两个月,每天只能晚上和自己女儿电话沟通几分钟的一线中层领导;

我经历了山城雷雨夜,半夜两点在无信号的野外山上简易岩心棚中做实验,看着头顶上灯泡被各种飞虫围绕,听着雨声趴在实验仪器上睡着;

... />

我依旧每次出野外会看到很多美景,发朋友圈惹得众多评价公费旅游的人的羡慕,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在野外有多么苦,甚至由于野外没有太多干扰,看了好多历史方面的书,觉得特别充实。但是却始终认可自己值多少在于自己创造了多少价值,而我并没有觉得我在野外创造了多少真的价值。

研三下学期,导师愿意推荐我去重庆的部级(页岩气),或者去山西的国家级实验室(煤层气)工作,但是导师不知道的是研三一年我都在准备转行,虽然很迷茫,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很不顺利,不过最终很幸运认识了一群很有意思,也很有能力的人,去了一个创业公司,虽然工资很低,但是觉得每天都有学到新东西。

正如 @马力·在招聘 所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红利期,石油在若干年前火过,之前在很多人心中还是高薪,国企,有保障的代名词,但是无论从目前的就业,工资待遇或者工作环境来看,都不算好(至少对我这种没有关系的人),我觉得很优秀的人也很少在这个领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在经历了找心仪工作的打击后,C 君也转行目前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做咨询,S 君去了北美名校继续深钻专业。

我真的「抛弃」了以前的知识吗

首先我得承认,我专业知识并不算好。但是学到的知识其实是不会被真的「抛弃」掉的。

有两三年没有再去看地质学知识,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去百里峡团建,看到竹叶状灰岩,我会觉得特别熟悉,还能大致记得其成因;依旧可以和同事讲解什么是「群组段层阶」,还可以把火山岩的侵入指给别人看;可以在脑袋里想象所走过的地方曾经经历过什么地质运动。

所学过的东西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我本科的时候喜欢摆弄 PS、Flash, 也许基于这些东西,我转行才走上前端开发的道路,但我从来没觉得前端开发对我来说就是终点。

我以前看各种地理,历史相关的书,后来看摄影相关的书,JS相关的书,现在开始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还有一些通俗讲经济学的书,很多东西都学得很浅,但是却都能让我对一些工作中或者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得更清楚,也能逐步指导我下一步要怎么走,已经学过的东西并不应该成为阻碍自己学习新东西的借口。

所以说抛弃专业并不是抛弃知识,可能还能让你了解很多自己根本不理解的东西。可能也会由于不同领域知识的积累为自己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我为何被一些人称为「码农」

「码农」这个词大多是程序员的自嘲,其他人用来形容程序员就有些嘲讽的感觉了。

有三次影响特别深刻的经历:在毕业的时候,论文要找另外一个系的教授签字,问到工作,我说去创业公司做前端开发,教授呵呵一笑,说「现在确实很多人做这个,确实是高级民工」;

2. 工作一段时间后,遇到读博士的同学问工作状况,问到「程序员是不是培训三个月之后都是重复的工作,也没啥技术含量」,当然后来他的观点变了;

3. 还有就是在前公司,有一个会写一些脚本的设计师利用开源库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遇到问题向我请教一些非常基础的JS问题,我建议他系统的学一下JS的语法,他回复我「可是我真的不想做一个码农啊!」,那种对「码农」这个行业的鄙视眼神,现在还历历在目。

现实中不懂编程的人,对程序员,往往要么高看,觉得是高智商才能做的行业;要么鄙视,觉得就是最底层的坐在电脑旁边的拿时间换工资的体力劳动者。

当然这也和一些公司会直接把程序员当做资源有关,让一些非开发相关的人员产生错觉。

我所认识的「码农」往往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勤奋那类人,他们有看不完的书,学不完的新东西;他们是最愿意分享的那类人,最理解开源的人,这也造就了IT技术发展的迅速(一些别的行业,开源不可想象,可能也导致整个行业进步缓慢)。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迷失,忘记了技术实际上应该用来创造价值,分享让其他人更快的学会是在创造价值,合力做出一款有意义的产品也是在创造价值。

「码农」这个词理应有另外一种解读,像农民伯伯那样辛劳的去获取各种编码的知识的人,不断的积累是为了有能力做出更好的产品。

编码能力只是一种工具,有想法的人肯定都会把这工具用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类相关的研究生专业-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抛弃专业去做码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