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周:《破茧》

3. 《破茧》(施展)17.2W

溜嘶一声,又一周又过去了,很快呀。

第三周是1月15日-21日,终于在第四星期结束前写了本文。

全书十二章,已经整理到第七章,鉴于此书的后半段是一些猜想,可讲可不讲。

本次提供的是读书笔记,不是读书感想,所以下文“黑色”的是书中原文或者信息归纳,“藏青色”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读书笔记的作用是抽取作者的核心思想,让观点更明确、逻辑更清晰、阅读更流畅(作者在此书中用了很多例子和口头表达来方便读者,但会让作品略显臃肿)。

本书的第一、二章内容已经在上一篇推文里介绍过,所以我们直接从第三章开始。


第三章、信任与隔离

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日益分离

过去产品的各个零件和步骤是由单一国家完成,如今是多国协作完成。这种看似经济层面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国界穿透力,深刻地影响到政治层面。


贸易战的因与果

起因:随着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日益分离→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之间出现摩擦→导致全球化在政治层面的某些逆转——贸易战。

结果:并不能实现预期——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分工明确。但会对经济全球化增加额外成本。


看不见但更深远的影响

因为疫情原因,一些国际性的行业展会被取消。看上去对企业而言并无影响——今年不去明年去,明年不去后年去。其实中国企业参加展会,主要目的不是获得国际亮相的机会,而是在展会上把握行业前沿技术和产品走向,为自己的未来布局。→这体现了中国在制备流程上的优势但没有行业的核心技术,缺乏对先进技术路线和产品理念的引领能力。

如果脱离西方技术理念的引领,中国制造业就很容易与世界市场的发展脱轨;如果脱离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效应,西方的技术理念的落实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西方的先进技术、理念也需要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做模拟)


为什么别说“有本事别买我的口罩”

这样的表达给对方的感觉是,中国在用其强大的生产能力进行要挟,对方会觉得自己国家受到了安全威胁,这极大破坏了各国之间的信任。

当各国之间的基本信任关系还在的时候,人们都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可一旦基本信任关系被破坏,人们就会转而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01”与“从1N”的区别

①中国有成本优势(从1到N),西方国家有技术优势(从0到1)。技术优势难以被超越;成本优势只有在不涉及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才不能被超越。

②安全问题的界限取决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信任程度。

③假设西方国家因为”安全问题“重建自己的生产体系(隔离):

短期而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会被压低(因为这是非市场行为),中国的经济影响不太明显(有很大的内需);长期而言,会在国内外形成两套平行的生产体系和对应的技术路线。

由于“安全问题”涉及前沿技术,中国如果被“隔离”,将会与世界前沿技术脱钩;在西方国家完成新一轮技术迭代之后,中国如果无法跟上,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麻烦。


德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但是如何让世界相信中国不把这种能力“政治化”?比如要挟别人“你不买我的,就没人可以卖你”(略似垄断企业)。

二战后德国为了崛起面对的困境:不重建,德国倒闭;重建,邻国不信任。德国做法:去除民族化——做“欧洲人的德国”而不是“德国人的德国”。具体做法是与邻国组建“欧洲煤钢联营”,让这个跨国家的机构来管理德国(或其他国)的煤钢使用量,让数据透明化。

德国通过这种新的、超越民族国家的制度安排,实现自己生产能力的“去政治化”。实现了“在保证自己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同时获得他国的信任。”(虽然看起来有点丧权辱国)


全球化到底走向何方

①近期而言,制造业的各国分工状态的大趋势是不会轻易变的。

②经济层面全球化还会继续,但政治全球化可能会退潮(?)

政治全球化退潮孕育新的经济全球化模式:

退出多边协定,建立更多双边协定——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

③经济全球化会拖着政治全球化往前走:

任何国家的政策都必须落实为一套财政方案,任何财政方案都依托于本国经济;但任何国家的经济又受制于超出本国政治控制的世界市场。市场规模决定了经济效率(?),效率低的小市场迟早会被效率高的大市场击败吸收掉。


第四章、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


小镇与体系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城镇,在某些品类上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中国的经济奇迹,远不是用我们过去常说的人工和土地的要素价格低便能解释的。其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逐渐演化出的一个庞大的支撑系统。如今,跟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力与土地成本上已经不占优势,但在低技术行业却依然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杜拜法案》与美国创新经济的转型

美国1980年以前的科技政策:“谁出钱,谁拥有专利所有权”,一般情况是政府出钱,学校研究。

→导致高校和政府都没有动力推动新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

→专利价格贵,少数公司买得起

→商业化程度低

美国1980年以后的科技政策:政府出钱,专利所有权归学校;但学校要负责该技术的推广和商业转化(可分享收益)。

→高校有转化专利的动力;小公司也可以买得起技术

→小公司可以专注于某个领域发展

→创新活力增加


中国供应链成长的奥秘:

①二战结束后,美国不再需要那么多做军事科研的机构→《杜拜法案》:将科研成果推向商业化→小型公司蓬勃发展→发展的前提:效率和弹性→外包模式的产生

②中国改革开放后,重工业做好了基础设施建设

③1994年中国推动分税改革→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谋利→建立大量的开发区

④中国加入WTO

⑤前四个事件在相近时间发生

外包业务的要求:弹性和效率。弹性和效率是矛盾的,很难在同一个企业内实现。中国通过供应链网络这一形式把效率和弹性分散——中小企业。


全球双循环结构与全球失衡

①对西方国家而言,制造业东南亚的转移会导致他们去工业化(比如美国本土制造业倒闭或到海外发展),但也越发凸显创新产业的优势。

②双循环: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创新产业与制造业循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与原材料产业的循环。

③世界的发动机依然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美元主导全球资本、美国在创新领域领头。

4.只有创新,才能带来经济“质”的增长,否则只有“量”的扩张;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源是有限的,单纯靠量的扩张,迟早会陷入内卷的困境。(?)

5.中国作为两个循环的枢纽,它势必会对全球格局造成深远影响;世界会因此向中国提出一些要求,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处理,会让中国在国际上陷入困境。


好的,先酱紫。第五、第六章这两天发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第3周:《破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