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又一年的生活中___再见假期。

今九点多,酒店办理完退房,从宜兴出发北归。初二至昨下午,都是阴沉多雨天气,终于在今天才在江南遇见了阳光,多年新春南下,净看烟雨江南了,却少见晴好的江南景致。而天青色的水墨润染,已然深深记忆,随时可以铺展在回忆的画卷里。

图片发自App

五年新春假期南行,却三次都去了绍兴,是因为11年开咖啡馆时,偶遇的那个内蒙小老乡“双双”生活安家在这座有着深厚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古城,这个半路认下的妹妹,多年往来,有了平淡朴素却真诚的友情,甚至时时会感觉像远离的家人一样。本打算今年执着安徽探徽式古镇,因双乔迁新居,出发前,就放弃安徽行路线。

初三下午我就到了绍兴,是偷偷的,没敢告诉双,怕她顷家而出陪我多劳累一天,就撒谎说初四下午到。并趁机访访“安昌”古镇。

图片发自App

这座古镇无盛名 。百度却叙述了它不逊色于其它盛名九州的史志……走在幽幽的雨巷中,路遇很多拎着走亲礼物的人,嘀咕着呢哝的吴越软语。很多居于古镇的人家,户门打开,因临近中午,能看见小小厅堂里摆放着一桌桌丰盛的饭菜,香气飘出门外,让我不自觉的就吸溜着鼻子,这是座生活气息浓郁的古镇。邻水的商业街区,虽人流不断,但少见除了吃喝以外的低级垃圾商业,依然是浓浓的生活气,足见开发的脚步还没打乱古镇的生活。

但古镇周边,已经到处因拆迁而泥泞破败,估计,几年后,这里就被塑造成乌镇 、周庄、西塘等一样不伦不类的古镇模样,刺耳的音乐,现代的商业,垃圾一样的廉价旅游商品,全国各地卖一样的小吃,而这样的古镇,去过,就不再想多次往复了。

图片发自App

傍水而临的一家家菜馆,都经营着本土吃食,一提温热的黄酒,就着各式腌腊味及小炒,我和孩子老公,饱餐了一顿。走过那么多江浙一带的古镇,从没见过这么原生态的古民居生活,满街,满屋顶悬挂的都是腌腊物!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而不同于其它古镇的长梭行乌篷船悠悠的在细雨濛濛中荡过,叠瓦屋檐,古桥,老烟雨长廊,湿湿的青石板路,让时光有了那么强烈的倒流感。如果几世前,我依旧是女人,那我一定长衣飘飘,撑着油纸伞,缓行于古桥之上,身后一定是有哪家公子在痴痴的望着我的背影呢……

图片发自App

直至傍晚,见到了双一家人。意外情况是,双的车,在拉着老人孩子赶来相见的路上,被别人追了尾,半截车屁股瘪了,隐隐内疚心,加上没有伤到人的庆幸,倒是一点没影响在渡口码头的老菜馆进食的快乐,双的心意好感动,她知我喜欢在环境优美之地吃饭呢!

转日,来到双的新居,年轻轻的丫头,在没外援支持的情况下,也是生生在异乡拼出了属于自己舒适的温暖窝,董先生老实厚道,一家人稳稳当当的过着小日子,宝贝闺女也聪明伶俐,我呼她为“深林里的小女巫”……知足知足吧,双双!这样的生活,估计引起不少外来人的羡慕呢。

双忙活了一顿丰盛的晚饭,我狠狠的朝青菜下口,这一路,太缺青菜啦!酒酣之后,K歌释放酒精去,发现董先生不仅有一双灵巧的手,还有歌星范呢!知道以后来北京怎么对待他了:先劝他喝上一杯,他就一定会从脸红到脚心 !然后再带他歌厅一亮嗓子,齐活!

绍兴访友为主,风景没当成重头戏。临行,车厢的角角落落被塞的满满当当,双的姐姐也没饶过我,买来土特产,只好心意都受领,无法拒绝!孩爸两年的绍酒都喝不完(此丫头托人专找无勾兑的原浆酒,博物馆展览品也给你搞到,还说为了喝光之后,坛子能让我插花,知我爱用拙朴的酒坛子插干草花)。我想,明年不敢再来绍兴啦。

图片发自App

初六离开绍兴,转路宜兴。这座世界唯一号称“陶都”的地方,去年就计划要住两天,因临时有事,没成行。关于宜兴的“茶”史,“陶都”地位,太湖风光,竹海风光,历史上留下的丰富人文典故,及当代“院士”倍出的文化地位,都深深吸引我。而此行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也只够我略略感受,重点放在对不够通透的“紫砂”文化的追崇上。

图片发自App

五个小时的逐店走访探寻,发现整个蜀镇,就是紫砂店铺布成的迷宫 ,绕来绕去,绕不过的都是不同招牌的紫砂或跟紫砂壶艺文化有关的店铺,名家的,非名家的工作室,也遍布其中。

在陶瓷艺术博览中心,浏览了二十多家店铺,有眼缘的店主就跟其聊聊,很多店主大多是美术员或助理工艺师,发现他们除了经营自己作品外,也经营一些高工名家作品,平日储存的一点常识,逐一得到验证或重新建立。比如“机工壶”一说,这就是个伪概念,行业内根本不存在。同时,在这五个多小时的寻访中,我也发现,一点紫砂意识没有的买主,想在这里买全手货不易!即便半手货也不易啊!这里的水很深,很深。没法子啊,店主们要糊口啊,没成名成家的奋斗路上,做点违心的买卖,也不是有太大畏罪感的。当然,也遇到诚实的踏踏实实的年轻艺人在追求艺术信仰。

图片发自App

我最终停留在“沈洪伟”先生的工作室前,详细悦读了关于他的版面介绍,不大的门店里,一个朴素的人在当中。我信步走进,一把比较沉着的壶出现在我眼前,直觉感是把手工的壶,于是攀谈起来。

聊天询问中得知,这把“擎天一柱”的壶,是“徐悲鸿”设计赛事中沈先生的获奖作品,青段泥……壶与人的相遇,也是缘份,无论其身价如何,都是一种缘。我没有任何犹豫的买下这把壶,也没有按之前朋友指导的,按几折砍价标准来强杀,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又是面对制作作品的本人来交易,心中也便有了基础判断和信任。这其中的心理活动,一点不复杂,就是本能使然,即便上当,也是命。我在意的是,这把壶,它抓住了我的心。而沈先生的名号,真的不重要了,只感觉出了他是用手艺吃饭的朴素之人。

离开沈先生的店,我又大街上继续这家进,那家出。头晚的闲溜达,看见了有着高工研究员职称的“吴淑英”女士的工作室。其人我早有耳闻,但因晚上,没敢冒然而进。于是刻意的又溜达到工作室的位置,走了进去。迎面还真撞见吴老师,匆匆聊了一小会,她便有事而去。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是和她的先生周老师相聊,收获很丰!

周先生是本地成人技术培训学校的校长,参与各个级别的艺师考级升级,称号评审工作……从聊天中我知道,紫砂界职称的评审机制早已改革,并于2017年取缔了一些名称,百度上的一些查询结果,现在不是很准确,甚至对消费有误导作用。周先生热情,耐心细心的告知很多行业知识,并把最权威的职场查询链接给了我。好像他并不在意我是否买吴老师的作品,温和,善谈,毫无违和感。

大师壶,有着不一样的韵,吴淑英老师坚持光器,素器,信仰传统,我一边欣赏,一边听周先生讲授。临走,周先生又给我自带的杯子里泡上老树茶,好感动。我此行与他结缘 ,仅仅走时,买走了吴老师带徒弟手作的一些杯子,紫砂挂创新的釉水,雅,也美。心想,我有缘会再来打扰,讨壶一把!于是互留了微信。

尽管有些匆忙,但宜兴短暂的停留,收获还是颇丰的。于缘份,于知识的增长都有!这个艺术之都,一定会再来细细品读!

图片发自App

车轮子飞快的轱辘在北归路上,又一次碾过了长江,碾过了黄河。

今晚停留住宿在北方唯一的水乡古镇:台儿庄,看看这北方的唯一,有何韵味。明天归京。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新春的假期即将结束。每年新春出游其实很累很累,却又不想因累而错过一年之中少有的举家出游的机会。

在外千日好,也不及在家踏实。尽管又要回到生活的常规秩序中,那就在常规中,学会寻找生活的亮点,来点缀其中,使其不乏味,不枯燥吧,动用点小智慧,便可达到,就看你是否有热情啦。

路上的都是风景,家中的,便是生活。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到又一年的生活中___再见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