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败的这么些年【一】


最近突然想写一些文章,把这几年的失败都记录下来,算是自己对这些年的一个总结,如果有人看了能有些启发,那更好不过了!

以前我强烈渴求成功,现在我更喜欢经历享受失败。

不论是创业还是做事,很少有极度聪明的人在开局就能把所有事情看明白,想清楚,避开路上的坑坑坎坎直接就做成功的。

我不否认有,但这种聪明不会降临在像我这样资质平平的大多数身上。

更多的成功企业或者个人的背后是不停的失败,试错,从错误中找寻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

这些话乍一看像是讲道理的大废话,就像我小时候听见“失败是成功之母”时一样,那时候我只是听见了这句话,也知道这句话有道理,具体怎么个有道理法我没能领悟。我听过一段话把“知”和“懂”阐述的非常明白。

听到的事情为知,分析出原因为懂;

看到的现象为知,剖析出本质为懂;

学到的知识为知,可注解可分解为懂。

知,为传播,懂,为传道

知而不懂名为“一知半解”。

很多人为什么学了也没用,上了各种课也操作不了,因为只是知,不懂就变不成自己的。

听见和领悟理解是两个层面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看见别人开店挣钱自己也去开一个店就不挣钱的原因,你用你眼睛看见的只是一些面上的东西,没有理解背后的核心逻辑想当然的去做,当然会失败。

(注:这一块我想做个延伸,会有些跑题,但我废话实在太多。很多人看了上面的“知”“懂”什么的,还是会有疑问,到底怎么样才算懂,怎么样才算学会了成自己的了,又怎么样去分析原因,剖析本质,我刚好有一些拙见想分享。我自己常用的一种思维模式,也是我在培养管理层时一直强调的一件事。“抓核心”——这三个字很重要,很多公司领导讲话,讲了几个小时,你仔细一想,要表达的事其实二十分钟就能说明白。我还见过一些大学老师,他的确学问深厚,读的书很多,但是一个课题内容就是能讲的下面人云里雾里听的稀里糊涂。其实原因都在“抓核心”这几个字上。抓核心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在于你文化水平的高低,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特别快,听一道题就能会很多道,就是抓核心的能力强。你让他给你讲这个题,他肯定能逻辑清晰思路分明的讲给你听。有些领导,老师讲的下面人不知所云,就是因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抓核心能力不够,脑袋装的满满的不知道该怎样简单明了提炼表达出来。抓核心这个能力需要自己下意识去训练,在做事说话的时候多一层思考,这个话,这个事的核心在哪?能不能更简单更快速的表达或者解决他?每次遇事换个角度多思考几次,看看到底哪个原因才是核心,时间久了,自己也慢慢具备这种逻辑性了。)

现在我对失败和成功有一些领悟,后面会抽丝剥茧的把他讲清,下面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大道理大废话,当你有深刻体会的时候,你会觉得这话是多么的重要。

我听过马云的很多场公开讲话,他的很多话很有哲理,背后有很丰富的内容,如果你经历过很多次创业失败,你一定会和他的话产生强烈共鸣。我记得他有次演讲中有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们不是最聪明的企业,但我们一定是出现错误,经历失败最多的企业。大多数企业犯过的错我们都犯过。”

以前没懂,现在自己一路走来才知道好的方法正确的道路是无数失败的经验累积出来的。所以我现在如此的喜欢失败,经历失败的时候说明我离正确的答案更近了!

有一次一个公司的总部负责人和我聊天时问我,如果让你去负责一个全新市场的开拓和管理你会做些什么?在我二十岁的时候也听过同样的问题,当时我正在从业务主管竞选另一个城市的城市经理,我做好了准备,回答了很多细节措施,比如去了先熟悉这个城市的路线,便于业务员怎么怎么样,了解这个城市中小老板的普适情况然后这样做那样做。那个时候我没有开公司的经验,只能提出我作为业务员时和业务主管时看到的和知道的事情。在很多年后不同的人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20岁时我还会想当然回答他很多具体事情,但现在我告诉他,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每个公司每个产业甚至每个城市都有太多的不同,我会先借鉴别的城市做的优秀的,如果没有,那就摸着石头过河,我提不出具体措施,我只能说分析,探索,失败,分析,探索,失败,精进,失败,精进,失败,不止步,不放弃。

这里想表达的就是失败对创业公司的重要性。很多人会说废话,我不知道创业会失败吗?我在这里反复强调失败,是想说失败不代表结束,也不是灾难。他是创业中的一部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把创业比作人身体的成长,失败不是得了一场重大疾病,失败只是拉屎,你吃饭了就会拉屎,他很臭很脏,但他必不可少,让身体健康成长。

还有我喜欢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太早成功了就没什么意思了,就像游戏通关一样,开头就出现了大BOSS打完就通关,这游戏也就废了。一次一次的失败就像是过山车,把我的心理和生活弄的跌宕起伏,一上一下,这样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得到不是一种快乐,想得而得不到不停去追寻的过程才是一种快乐。

接着我分享我很多次失败的经历,你就知道失败为何如此的重要。

我先讲我第一次开公司的经历吧。

当时刚出社会没几年,去给公司上过班,也自己做过小生意,但是正经去经营一个公司还从没有过,当时没有了解过关于经营公司的任何东西,就是脑袋一热就这样做了。

开公司的起因是在上海工作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个产品,我分析之后觉得这个产品很新颖一定会有市场,就这样凭着自己的自觉我开始了创业之路。

现在想起来真是愚蠢的不能再愚蠢,那年我二十岁,犯了年轻人都爱犯的错误,想当然和冲动。

在一个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我竟然没有去网上搜索了解一下,就这样想当然去做这个产品。唯一动用了一点小聪明是没从上海的那个老板那里拿货加盟,自认为聪明的绕开了他联系到了总公司去拿下了老家市区的代理权。

当时代理需要五万元,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代理局(这种代理局很多,以前社会多,现在也多,有一场会议精心布置,鼓动大家去加盟的,比如净水器等等,也有各种宣传鼓动加盟的,比如奶茶店。)

上述并不是说只要奶茶店或者加盟什么的就一定是骗局,这个东西只能相对来说,有人加盟做的好,有人做的坏,只是大多数人是没什么经验,一听不错脑袋一热就给钱加盟了,对他们来讲他们是亏钱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该你活该,谁让你自身能力不行。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加盟或者奶茶的好坏对错,我只分享我的经历。

当时的我出社会没多久,却很自信的认定自己的眼光,觉得这个产品一定没错,肯定可以挣钱,也没考察也没调研,更没去从小处尝试,就简单和朋友讨论了一个下午就决定回到老家去代理加盟开公司。

二十岁的我,没有存款,那时候五万的加盟费对我是个很大的数字,只能想办法借钱,第一个电话拨通了我妈的手机号。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多么的不可思议,因为当时的我刚出社会,没有什么经验,完全是个小白。我妈也没细问,也没质疑我,就是相信我的决定,给我转了钱。就这样我得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

得到资金后我和朋友都很激动,决定马上从上海回到家乡来创业。回到了家乡,我觉得创业需要有自己的办公地点,我就去找了一个能办公能住宿的房子,租了下来。房子装修非常老旧和简陋,当时的整体环境更像是一个住宿的地方,不像一个公司。

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你的地点场景会有很大的影响,从员工到客户,后面细讲。

最初有一个好项目时,我给关系不错的朋友打了电话,刚好手上没事,感兴趣想一起做的人就凑在了一起。

我和几个合伙人都住在这个新租的房子里,大家开始都非常激动,热情高涨,都是从各个地方坐火车聚集到这里。

那时候我们都是没有经验的小白,我提出的创业理念是,“代理费这些钱我一个人出,卖出设备了挣到的利润大家平分。”

多么简单明了,又愚蠢的创业口号。

大家聚了几次餐,叙了几次旧,大吃大喝了一通,在欢声笑语中,创业正式开始了。

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头绪,没人创业过,也没人知道这种新产品该怎么在当地打开市场去销售,一群小白坐在这里开始了讨论。

我们分别用了各种方式,我印了海报,印了名片去推广,收效甚微,我的朋友也用他的方式去推广,在饭桌牌桌上去社交去推广,他觉得这样的方式更有效,最后也是收效甚微。

当时我压力很大,拿着家里的钱,心里觉得责任很重,很想快点盈利。

我们开会讨论,我说你这样的方式不好,我提出了一个方法说去尝试,他说不行,行不通。我又提出了一个方法想去尝试,他说不行,绝对行不通。

我有些生气,问他,你说几个行得通的,我们去做。

他说,不知道,反正我知道你说的这些方式绝对行不通,试都不用去试。

当时我第一次认识到了消极的力量。另一名合伙人是没有太多主见的,听了我的话会觉得可以一试,听了他的话又觉得都做不成。

那时我挺迷茫的,因为我拿着我妈给的钱,我拿着家里给的信任,而且那时候我我觉得这个钱很多,责任很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失败的这么些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