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解说员》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平等乡四合头小学的小小解说员,欢迎您跟我一起走进今天的研学之旅,我们一起来探究“二程”文化。

我们面前的这两尊雕像就是程颢程颐两兄弟,程颢只比程颐大一岁,两人都是宋朝有名的理学家,并称“二程”,世人称程颢为明道先生,程颐为伊川先生,他们联手创造了“洛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程文化园是在二程墓园的基础上兴建的理学思想文化大观园。全园面积万余亩,建筑占地360亩,整个园区分为三个部分,西侧为程林祭拜区,中间为程庙纪念区,东部为书院文化区。

今天,我主要为大家介绍程林祭拜区。该区整体区域约74亩。此区域古柏苍翠、石仪肃然、建筑古朴。是二程文化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保护区域。

程林祭拜区主要包括祭坛、神道、享殿、墓祠、祭拜广场和成北斗七星状的程氏家族墓群。

这就是祭坛,同学们,你们知道祭坛的作用来干嘛的吗? 坛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也用于举行会盟、誓师、封禅、拜相、拜帅等的重大仪式。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林中空地的土丘上进行,逐渐发展为用土筑坛。现在演变为砖石包砌。

那,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祭坛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是成为了一种历史文化的见证。

我们面前的这条道路就是神道。 它的意思是通向死者的道路,即为陵墓前的道路,神道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道路两旁布置有用石头雕刻的文物官员和珍奇走兽组成的仪仗队,这些石雕称为石象生。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地位,二是有驱邪、镇墓的作用。

其实,这石柱、石像、石兽的综合布局,不是向来就是这样的,它们出现在不同时期,其中,石人又称 翁仲,它是起源于秦朝时期,据说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他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曾驻守临洮,征服匈奴立下赫赫战功。阮翁仲死后,秦始皇怀念他,特制了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从此,人们便把宫阙或陵墓前的石人称为翁仲。大家会发现这石人特别高大。

而石兽是从汉代霍去病墓开始的。霍去病是两汉时期一位年轻的杰出军事家。他有勇有谋,战功显赫,深得汉武帝赏识。但是却英年早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功绩,特命人在他的墓前凿刻了跃马、卧马、伏虎等生动的石刻雕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暂一生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

这就是享殿了,这是苏轼题写的匾额。享殿里供奉着程颢程颐以及他们的父亲程响的灵位。那,二程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大儒,除了与他们自身的渊博知识分不开外,也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二程出生于名门望族,他们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以及他们的父亲,都是具有很高的官位,比如他们的高祖父官位为礼部尚书。他们的父亲程响为武汉市的一位县长。二程的祖籍是安徽省,而出生在武汉市,随后跟随父亲迁居洛阳伊川。

这是祭拜广场,每年清明节的时候,程氏的后人都会在这里宣读祭文,祭祀祖先。

这就是墓群了,也就是说,程林不仅仅安葬有二程,还有他们的父亲,叔叔,以及他们的子女等,这些墓群的布局是呈北斗七星状的。这中墓多出唐宋大家族。后代不多,因为七墓必是平辈皆都儿女双全,风水学说此墓若成,其家族必出王公将相。

下期节目,我们不见不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小小解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