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活动读后感

                                  阜欣小学      商福霞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教学活动设计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创设教学活动的现实依据

2.如何安排活动内容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达    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活动任务的安排

3.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更好的实施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理解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代表人物库堤指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理论框架”包括:

1.一个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

(实际上所有人类活动都是处在由人和物组成的社会大系统之中)

2.一个社会历史分析的模式

(实际上所有人类活动都是在与时俱进分布在个人及人们的文化之中)

可以看出:活动理论是理解人类工作和实践的一种框架,以活动为导向的情境学习是一种自然的、有意义的学习。

恩格斯托姆区分了三代活动理论的发展:

第一代:“活动理论”把人类行为视为指向目标对象的行为,提示人类行为首先是以工具和语言、符号和技术之类的“人工制品”的创造与使用为中介。

第二代:“活动理论”始于列昂捷夫的《活动·意识·人格》,他从“共同体”方面分析了活动,阐明了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的关键不同,引进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等三个社会要素,把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凸现出来。

第三代:“活动理论”针对“第二代活动理论”对文化多样性缺乏敏感性的弊端,超越单一活动系统和学校封闭的学习状态的局限,提出了“学习者集体”和“高级学习网络”的概念。

图片发自App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当前两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活动观念:

(一)客观主义教学观

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从“实在的性质来看”

“实在”是客观的,是外在于人的心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心灵、意识、思维是主观的,是被“客观实在”所决定的。

(2)从知识的认识来看

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知识的正确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的符合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

(3)从人际互动的特点来看

真理是由少数科学家、专家学者经过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而获得的,知识是由少数专家进行传播的。

客观主义教学观总结:教师的工作就是把确定性和普遍性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装进头脑中,获得相同的理解,并记忆下来,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再提取出来使用。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就“实在”的性质而言

人的心理特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

(2)就知识的认识而言

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世界之中。

(3)就人际互动特点而言

人们共享“意义”是在合作和协商中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作产生的。

建构主义教学观总结:教师是学习团队中的一员,其任务是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具体的情境中,以自己过去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通过阅读我知道: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建议

(一)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活动要体现合作学习

(三)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总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理念、内容安排、组织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强调了合作的学习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设教学活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