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是婆婆的儿子,跟妻子没有关系

高中的时候,与同桌都喜欢三毛,搜集了三毛的书,两个人互相借着看讨论。对她写的山山水水人生感悟的不太感兴趣,反而对她描写的跟荷西的爱情情节记忆深刻。她与荷西相处的日常感觉,被我们当做找另一半的范本。

那时候,我们对爱情懵懵懂懂,憧憧憬憬。看了三毛写的与荷西的日常,很羡慕三毛与荷西那般“终得一心人”的爱情,羡慕荷西苦苦等待苦苦追寻三毛的痴情,羡慕三毛在荷西眼里始终最美最好的宠溺。也一直认为,在爱情下结合的婚姻生活,应该就是如此这般温暖浪漫自由,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这种家庭生活》,才发现浪漫平和下面还有这样一种涟漪。当时我们两个人交流看法时,只是感慨了一句”为什么荷西在他妈妈来了后,感觉他不爱三毛了?”这篇文章看完后翻看下一篇,还是与荷西恩恩爱爱妙趣横生的夫妻日常,就又把这个突兀的涟漪丢到脑后了。

直到自己结婚生子与婆婆姑姐共处一室后,与身边的已婚难友们互问对方有没有后悔药时,再看到这篇文章,才发现读后感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什么荷西在他妈妈来了后,感觉他不爱三毛了?”这一句感慨啊!

这篇文章,应该是广大结婚女性与婆婆共住的类似写照。是不是大多数的婆婆与文中婆婆一样,我不敢说,但是大多数丈夫与文中的荷西一样,大多数的妻子与文中的三毛一样,这点应该还是可以说得通的。对于怎样与婆婆们和平共处,互相甜蜜微笑,文中三毛已经将血和泪的经验无私奉献给我们了,虽然已经进入新时代了,但因为荷西们在家庭关系处理方面进化得比较慢,如果要以家庭和谐为目的,文中还是有很多可以给我们借鉴和举一反三的。

也许真如书中所说的,或许一个太太能给的家庭温暖实在太少了,得知能与自己的老妈(也许加上兄姐弟妹们)住在一起,荷西们应该都会觉得很幸福,会像孩子一样面露天真无邪的笑容。在这种时候,三毛们万万不可提出“假如我跟你妈有分歧了,你帮谁?”这样的问题,一定要与荷西一样,站在“都相互理解一下忍忍就过去了”的和平战线上。不然你就会是“还没开始住一起就想着干仗的”的和谐破坏份子。

如果是招待临时降临的婆婆(也许加上兄姐弟妹们),一定只能露出“我要好好好招待,快去买菜做饭,吃完饭招待去哪个景点游玩一下“的热情脸,万万不可露出“上了一周的班,我只想好好睡一觉”的疲惫脸,以免被诘问“你的意思是,老妈来自己儿子的家,还得挑你高兴的时候?”。

住在一起,三毛们万不可多愁善感,遇事一定要秉着“往事一切随风,今日只说今朝事“的原则不变更。抽了旧事一根丝,荷西们又会认为今朝之事肯定又是三毛们在旧事上不服气,又无事生非了。“为什么旧事重提?你什么事都健忘,为什么这件事记得这么牢?”;要时刻记得,荷西们在家是招待客人,或者是关注国家大事的人,像洗碗收拾桌子这类的家务小事,是万万不可当着婆婆的面差遣荷西们去做的。在家里,任何事,大到什么时候怎么买房,小到情人节出门看电影,都要切记要从集体主义出发,要以大局为重,不可搞小家庭主义,不然会被诘问:“何必这个样子,这才几个人,不过都是家里的人。”;如果大家要一起出门,切记要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孩子该带的奶粉汗巾,替换衣裤,再准备一家人在外面需要用的物品,及时塞在袋子里给荷西拿出去,自己也不可在最后一个收拾完毕,不然会被楼下的喇叭按:“大家都在等你,不知道你一天在干什么!”,在这种时候万万不可辩解“我一直都在忙啊”!以免发现是自己在家里自作多情:“是你要做嘛,没有人叫你做!”

自己情绪消化不了的话,注意只能在黑暗中,让丝丝的泪缓缓地流进耳朵里,万万不可直接对荷西们说“我失去了自己,只要在你家人面前,我就不是我了,不是我,我觉得很苦”这类的话,不然会被荷西们说“没有人打你,没有人骂你,你还不满意?要大家都看你的脸色过日子?”婆婆大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她不必出现,只要碰到她的边缘,夫妻之间自然南北对峙,局势分明了。

荷西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给婆婆们买东西都不可妄自评论,切记不可提出”我认为这不是必需品,是娱乐品“的妄论,以免被教育“不要小气!”;有些事情荷西们与婆婆他们商量好了,没有告诉你,也不要多问,到时候了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了。如果问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回答,那就听着那几个字的回答就可以了,切记不可发挥女性的特异功能,由这几个字联想到他们商谈内容的冰山。





上面是一些最基本的经验,终极经验如下:

”伟大的女性,都是没有自己的。“

“我偏不伟大,我要做自己,你听见没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丈夫是婆婆的儿子,跟妻子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