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校园霸凌

初一三班的学生陈琪琪从综合教学楼跳楼身亡已有三个月,陈琪琪跳楼坠亡后,身上的笔迹、所留遗书、夹在作业本的字条以及课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都把死因指向了校园欺凌。有人问我,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暴力?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校园暴力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

在有大量个体聚集的团体中,比如学校、军队,很容易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与天性中的攻击性,而产生霸凌的行为。

施暴的一方或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孤立、言语或肢体暴力等方式,对受害者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巨大伤害。

有些受害者因为霸凌而产生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生活,甚至出现像陈琪琪这样因此自杀的极端现象。

谁都有可能成为霸凌的受害者。

因为霸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个/一群人不满另一个/一群与他们不相似、不相容的人,从而采用各种手段打击异己。

所以,只要是与旁人不同,就有可能成为被霸凌的对象。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霸凌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在群体中表现得没有底线,软弱可欺。

人与人之间相处时会无形中产生一种动力场,人会在其中散发出我们所谓的“气场”。如果气场太弱,显得自己无力无能,非常软弱,就很有可能激发对方天性中阴暗的那一面。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道德、有原则地禀持对他人的尊重。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他人的善良,我们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坚强。

其次,在遇到霸凌行为后,要积极采取措施,而不要一味忍让,让事态固化。

霸凌行为一开始都带着试探性,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刚出现时就去积极应对,那么就不容易固化而形成习惯。

要知道,一旦形成习惯,不仅主动的施害者容易变本加厉,不相干的旁观者也有可能渐渐熟视无睹,这就使得被害者更加孤立无援。

第三,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人为介入与离开暴力环境两种方式。

校园霸凌中,如果能找到老师、家长对此进行干预,或者找到对施暴者有影响力的同学介入调和,都能够对受害者有所帮助。

如果人为介入不起作用,那么转班、转校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怕影响而让孩子去忍耐。

要知道,这点麻烦和影响与孩子所受的身体、心灵创伤相比,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愿老师和家长们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坚实后盾。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摆脱校园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