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将你的能力产品化:人生远不止有一条路

当下年轻人的职业规划是越来越难了。

早先职业划分非常清晰,比如农民,工人,商人,老师等等。

当下的工种日新月异。比如脱口秀演员,网红主播,用户增长,数据标注员,共享单车还有专门的地面运营岗。

很多你在学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的岗位,你说怎么规划,预测未来嘛?

现在有风声,说国家会力推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真假未知,但背后的逻辑是有道理的。

想想看,现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模式,是冲着科研去的。

但大多数的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多与科研无关。

客观讲,如果单就软件工程师而言,高中生开始培养即可,设计师,测试,运维等岗位,教职业技能就好,并不需要特别的数理化教育,客观讲,本科那些课程,大部分也是过时之作。——但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统计学我认为是通识教育,这个很有必要。

数学、历史、心理学这样的通识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为重要。

看过一份高考志愿报告,结论是00后现在的高考志愿,金融、保险、投资这类传统热门学科变得冷门,而历史、心理、考古这类冷类专业变得热门,社会的价值导向已然发生变化,不唯金钱主义论英雄。

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多可以“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

就像这么多年了,高校里从来也没有一个学科叫产品经理,但产品经理已然是互联网公司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但并不影响用人单位招人。

科研型人才,是往纵深处去的。研究领域要越来越窄,专注在其中很长时间,方有走向前沿,做出突破。这很重要,人类文明就指着这些人往前推动呢。——可是,科学研究是要坐冷板凳的。本身科研做出成绩的周期就长,到市场转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而且科学家又不擅长此道。所以,科学家收益较之明星,网红差太远,是有其背后的市场逻辑的。

求学期间,我问我们数学系的统计学教授神经网络相关的东西,她的答复是:“不了解”。我当时非常诧异,后来我想明白了,显然她并不是没听说或者真的不了解,她说的不了解,是不在研究领域,并不精通,所以不随意给出答案罢了。

一个岗位做到资深,从运营到高级运营;从产品到高级产品,或者技术做到架构师,也是往纵深处走。这需求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而且还得正好在对的风口上,转型并不容易。比如你是一名推荐算法的工程师,很可能在学校里就是学数学或者机器学习相关,那在这个信息流时代会比较吃香,薪水会比同类岗位高很多。

往纵深去,一份时间如果只销售一次,那么单价不会太高。

把自己独有的技能产品化、服务化。——比如开发一个软件,一个平台,或者生产出一份教程,经营一个社群等。这项技能对别人越有用,就有越多人为此买单。

你的技能需要有可以产品化。

在公司里做产品或服务,之所以有公司,就是借助团队甚至公司之力,才能把一个产品推出来,而且推广、运营、商务一个都不能少。

有一些个人可以提供的产品类型。

知识产品是一种。

爬虫工程师写爬虫教程,推荐系统工程师,教人如何从零打造出一个工业级的推荐系统。主要看你的技能受众有多广,决定你这个产品的价值。通用技能更容易出爆款,比如——用得着的商学课,大多数人学着都没有门槛,所以受众很广,容易出爆款。前段时间,有人把python小课做成爆款,着实是个中高手。

专栏、课程,形式可以是视频、音频、图文。

出版书籍——现在相对少了,因为比较麻烦。不属于边际成本为0的渠道。一般是课程火爆之后,出版社反向找过来。

知识社群也是一条路。知识产品需要有持续的获客成本,而知识社群可以持续经营,还可以有老带新的活动,不失为一种更加灵活的机制。

怎么做?

产品化你喜欢且擅长的技能,可能与你的工作本身还相关,一鱼多吃,输出本身也是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就是你身上有什么技能值得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让大家有所收获的——如果没有,那你应该沉下心来学习、积累。

——知识、技能、经验,这还是实用主义的维度。

在物质需要求被满足之后,人们普遍会有精神上的更多诉求,此时“内含价值”——个人的感受、生命的意义等等,粉丝的情绪、好感等。

脱口秀有什么实用价值,博你一乐,足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将你的能力产品化:人生远不止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