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新的课程方案正在制定。

课程思想变化,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制定考试大纲,此大纲比教学大纲的影响更大。

改成课程标准后标志着学习重心转到学习上来,此次改变赋予了新的内涵。

课程来源于英文,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跑道,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学习。

知识不是靠老师讲解,而是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领悟的课程会出现增值,或者出现损耗。根据自己的理解,地方资源把国家课程具体化,会增值。动态经验的课程,不等于学生知识,出现惰性知识,动态课程强调体验课程。

课程标准增加了评价标准,强调学生是否学会了,学到了。教学和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我的叔叔于勒》要教给学生什么,每个老师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悲剧,于勒的悲剧,家庭的悲剧,社会的悲剧。这是一个特级教师的设计,有层次,有深度。莫泊桑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学生问题来了,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的社会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

改变:不说悲剧,让学生读课文,说出自己印象最深是(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是谁?人物形象是小说三大要素之一。

学生先说哪一类,就从哪一类开始,那就跳读课文,找于勒形象,再到菲利普夫妇开始。他们有可恶的一面,也有可悲的一面。从人性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结合语言对话来理解。

悲剧的角度是历史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语文教学是从语言的角度来教学。

学生从若德芙开始,老师尴尬的过度到菲利普夫妇开始。学生兴趣索然,课堂气氛一下子下来了。

语文课程性质是实践性和体验性,要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提高能力。通过老师讲是低效的方法。

三要素贴近学科本质,但是太机械。

丰富的语文教学被语文知识肢解了。

从小说视角,更加贴近语文角度。

本来于勒是一则新闻,大家熟视无睹,为啥加工成小说就令人震撼,印象深刻,这就是小说的视角带来的艺术效果。

站在成人的角度菲利普夫妇也无可厚非。家庭,成年人。

小孩从人性血缘关系来看。引起了深刻反思,抹去世俗事物的灰尘,看清本来面目,带来艺术的力量

金钱和人性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

小孩为什么反复念叨那几句话,是什么心理?小说删掉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开头,小若瑟夫长大后碰见一个乞丐,掏给乞丐5珐琅。朋友不理解,结尾小若瑟夫告诉朋友,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会掏出五珐琅。

为啥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者不黑?

小说揭示了人性超过了世俗的东西。人性中美好的本质的东西让作者对生活对未来产生了希望。

评价基于课程标准。

对于课文主题的概括要变成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目标先于教学内容,通过什么学到什么。目标第一点不能定位于小说是悲剧。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怎样知道学生掌握了知识,嵌入到教学里面。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

初中一分钟500字,一节课两三万字,周读十万字。最低标准是初中阶段读四五十万字。

教学研讨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状态结果及来源

预设是暗线,明线是目标,学生的生成,老师提供资助。学生的起点终点和步骤,评价是贯穿始终的。

学生到顶了没有,这是最主要的。怎样到山顶。

过去教学像暗箱,领着一伙学生摸索。

一个字就是文化的结晶。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