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日)

如师在侧,如友在临

人本主义学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有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阿德勒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常常为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常年在18度左右。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年龄相仿,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如果一味的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它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你朋友所感到的不安和恐惧,是真实的,有时他可能还会被剧烈的头痛所折磨,或者被猛烈的腹痛所困扰,但是这些症状也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标制造出来了。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的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样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也会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第二她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第三,没有人会重视他,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比如有一个故事,有一天母亲和女儿正在大声争吵,这个时候电话响了,拿起话筒的母亲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怨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用客气的语气交谈大约五分钟之后挂电话,接着又勃然失色,开始训斥女儿。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是自己找出来的。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含义,在希腊语中。


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阿德勒的目的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自卑感人人都有。

自卑情节,以此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优越情节就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如果真正的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这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

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权力之争,比如孩子有时候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但很多情况下目的是为了吸引的大人的注意,他们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如果大人真正生气的时候,孩子依然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为什么要斗争?因为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假设你压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的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因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方很快就会转入下一阶段,也就是“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利之争。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他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他”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陀斯妥耶夫斯基: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决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如果您的孩子闭居在家,会怎么办呢?第一会断定这是“孩子的课题”,对孩子的闭居状态,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第二,告诉孩子,在她困惑的时候,随时准备给予帮助。


有些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孩子是独立的个人。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

阿德勒所命名的个体心理学,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做 “individual psychology”而这里的“个人”在词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就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把人看做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做“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不批评也不表扬,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出的评价”有种俯视般的语感。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人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

虽不同,但平等。

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人在听到感谢致辞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给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要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关于共同体感觉的问题: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要分清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的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给予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告。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的加以实践。


工作忙,无暇顾及家庭,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所有的问题行为,例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