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生活贫穷,民风淳朴,孩子们常在一起玩耍。

那时,农村的住房是土坯砖瓦房,门窗都不大,加上没通电,晚上照明靠的是煤油灯,所以,即使大白天屋里也不是很亮堂。

农村人家的摆设很凌乱,瓶瓶罐罐随意放是常态。连小便用的尿桶也放在卧室里,且每每间卧室门后放一个尿桶,方便夜里起来拉尿。所以,那时的农家卧室,一走进去就可以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尿骚味。

现代住宅设计科学,卧室与厕所分离,对那样的情况简直难以想象。但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是那样摆设,极少例外。

但就是这个我习以为常的常识,却让我闯了个小祸。

有一次在一个邻居家,我与另外一些小孩子玩捉迷藏,玩了很久,玩得十分尽兴,以至于身上憋了很久的小便都没有去释放。后来由于实在憋不住了,就暂停捉迷藏,赶紧走到一间卧室前,推门进去,直接往门后撒尿。正常情况下,小便撒入尿桶里时,会传来“咚咚”回声,可是,这一次尿水撒入其中传来的却是“吱吱”响声。凭经验我知道,门后绝对不是尿桶,于是大声问道,“婶婶,门后放的是啥?”,婶婶回应道,“是米缸,怎啦?”,一边说,一边探头望向我。我很窘迫,抱歉地说,“我以为那是尿桶,撒进去了一些尿。”。婶婶一听,气得对我斗脚骂人。我连声道歉,说了好几句对不起。

怎么处理那缸米呢?我问道。“洗干净吃了呗”她说道,于是,她走到门后,把米缸移到亮光处,用饭碗把沾有尿迹的米舀出来,装在脸盆里,再以清水洗了两遍,当晚做晚饭吃了。

我虽然惭愧,却也没有太遗憾,因为缸里的米没有浪费。

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婶婶的处理方法完全合理。放在今天,对于撒了尿的大米,大概率会全部抛弃。现代人卫生要紧,身体要紧,一缸米不算啥。

现在,我早已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衣食无忧。但每次想起婶婶把撒了尿的米,洗来做饭吃时,我心里依然很难过。我感谢邓公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庆幸当下好时代,因为我们生活富裕起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