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双十一才刚刚过去不久,双十二又要即将到来,很多电商平台和品牌把重点放在吸引粉丝“流量”上。从明星发布预售链接,到推出明星定制礼盒、联名款产品,再到购物赠送签名海报、线下见面机会等,“粉丝经济”比往年更为抢眼,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以前, 被关注者多为明星、 偶像和行业名人等, 比如, 在音乐产业中的粉丝购买歌星专辑、 演唱会门票, 以及明星所喜欢或代言的商品等。现在, 互联网突破了时间、 空间上的束缚, 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 销售商品、 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 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 粉丝圈, 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 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 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

数据来看中国偶像市场到2020年将达140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粉丝消费与明星有关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存在崇拜明星文化。Z世代尽力讨好明星和偶像,甚至为他们做疯狂的事。专家说,尽管目前还年轻,但90后很快会在接下来的5至10年扮演关键角色,不仅在职场和社会,在消费方面亦是如此。

中国的粉丝文化是一种群体行为。中国的集体主义意味着粉丝在购物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多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在购买决定中就越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因此若征服了“死忠粉”的心,就有可能征服整个粉丝群体。

“粉丝经济”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跟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和搜索的成本,多种方便的APP在技术上提供了粉丝社群的最佳工具,品牌方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粉丝”群体。同时,通过筛选出的“忠粉”,使得受让大众变为小众,这部分的群体更加具备集体凝聚力。

以今年“双11”前的电商营销为例,某化妆品牌请明星代言1小时,销售额就突破4000万元;某日常用品请明星代言预售3万件产品,3分钟即告售罄;某明星代言的一款电动牙刷,3天预售额近2000万元……明星“带货”能力的背后,是粉丝们的强大消费能力。粉丝们从情感出发进行消费,通过商品购买、社群聚集、交流互动等环节,满足了自身的需求。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粉丝经济”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愈发多元,新对象、新领域、新场景不断涌现。

那么如何做好粉丝经济呢

吸粉聚粉

在网络经济中,经济规则的核心是增进联系。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围绕产品与服务的核心价值,构建粉丝产业生态平台。发展“粉丝经济”,关键在于做好网络平台,因为在网络经济中,中介至关重要。

活粉(留存)

为了避免脱粉,在延长粉丝生命周期,也就是所谓的活粉,这就需要对内容进行升级,是内容工具化、社交化、有机化。简单来说,就是让内容更实用,互动性更强,更有深度。

粉丝转消费者

把粉丝养熟之后,就是粉丝转换为消费者的时候。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商品消费已经从纯粹的功能消费转化为内心需要和精神体。因此,除了促销等传统营销手段之外,品牌IP化也应当重视。

品牌IP的打造,是注意力稀缺时代,商业模式打造的必然选择,是用户需求的自然表达。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商品功能层面的需求不再是第一位,商品消费已经从纯粹的功能消费转化为内心需要和精神体验,打造自有品牌IP,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必将成为时代趋势。

粉丝经济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量时代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