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科普

作者:环境保护网


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即为惊蛰,通常在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惊蛰前后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渐多,气温一般为4C~5C,华北地区平均气温3℃-6℃,江南为8°C以上,而西南、华南已达10°C~15°C。

虽然天气日趋暖和,但此时阴寒未尽,所以天气变化较快,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亦较强,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乍暖还寒。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也就是说惊蛰时节,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正如谚语所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此时,家中的爬虫走蚁也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鼠和霉味。

在广东和香港,民间习俗有祭白虎仪式。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暗算,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你可能感兴趣的:(惊蛰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