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每当成绩不理想时,就被大人灌输:“你只是不够努力,你再加把劲就能上去了。”
于是乎,我们把这句话当做人生的至理名言。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每每被困难击垮时,想起这句话,就会深觉惭愧,我怎么能够放弃,不去努力呢?
继而,我们又继续努力。
这仿佛成为了一个死循环。你不够好你就去努力,这种观念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了。
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我们还是会比不上有些人。
这种差异,就我个人来看,多半来源于智商。
同样一节数学课,别人听懂了,你没听懂,除开外界环境的干扰,以及本身的外在因素,那么分高下的应该就是智商了。
一道题,有人老师讲了两遍三遍才能听懂,有些人,一遍就会,再拿一道难一点的题给他们,还能举一反三。
这种人仿佛获取成功很容易,因为上天就赐予了他们比普通人多一点的天赋。
当你自以为自己很善良很有爱地对着一个不聪明,成绩一般,又很努力的人说:“没事的,你只是不够努力,下次努力一点就好了。”
这句话,现在看来,坏大于好。
别人明明就很努力,你的话无疑不是在否定他的努力,否定他的价值观,说句矫情一点的话,就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什么呢?
这位听了你的话的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自我催眠,我只是不够努力,只要我努力了我也能像某某人一样。
在长时间的思想渗透下,这位朋友并没有很大的提升,反而可能会处于一种深深的绝望和自我焦虑中。
明明是好心,却得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异并不大,所以那句“你只是不够努力”在我们初学阶段是有用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难度的加大,智商高低会表现得愈加明显。
而“你只是不够努力”这句话很难让人超越那些本来就智商很高的人,只是让我们和那些本就智商高的人的差距小一点而已。
智商平平的人是需要努力的,因为我们可能做不到在一个高三才开始拾起所有的知识,经过一年的突击还能考上一所很好的重点大学;
我们也不一定会有那种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最终融会贯通的本领去吸收知识。
而有些聪明的人却没得到相应的输出,其原因主要在于:是真的不够努力。
我们只能长叹一声:唉,又是一个天才的陨落啊。
除去这些陨落的“天才”,假使我们把考上博士、考上重点大学、考上普通本科的人的智商分为ABC三等。
C类智商的人去问B类智商的人一个问题(同一专业),这时,B类智商的人可能只需手算几下就能搞定;
C类智商的人把同样一个问题抛给A类智商的人,这时,A类智商的人估计会说:“妈的,你个智障!”
开个小小的玩笑。
从这个玩笑的背后,我们又不妨把这种差异定义为“小智法则”。
小智法则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努力,更需要认清现实,从而做出最有效的努力。我们不要把眼光局限得太大,和太高的位置或是太厉害的人相比,不要让怯弱和自卑占据你整个心理。
智商差异虽然存在,但是我们只需把“你只是不够努力”改成“你只需继续努力”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不够努力”是对自我的不认同,而“只需继续努力”是对自我的激励。前者表现了一种消极的面对态度,给人一种你不上进,不思进取的感觉;后者表达的很积极,这种态度在面对比我们聪明厉害的人面前会让我们更有底气。
这个法则又可以延伸到除去人类的物种。
排名第一的边境牧羊犬和排名第十五的比利时牧羊犬相比:
边境牧羊犬只需要大部分听到新指令5次,就会了解其涵义并轻易记住,主人下达时,它们遵守的几率高于95%。
此外,即使主人位于远处,它们也会在听到指令后几秒种内就有反应。即使训练它们的人经验不足,它们也可以学习得很好。
而对于比利时牧羊犬似乎要学习5-15次才能学会简单指令,它们遵守第一次指令的几率是85%,对于稍微复杂的指令有时候反应会稍微迟缓一些,但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消除这种延缓状况。
当主人离它们较远时,它们的反应有可能也稍微迟缓一些,不过,即使训练人员经验稍微不足,还是有办法将这些狗调教得很优秀。
同样的物种,因为智商差异,付出的努力,能做到的程度也不同。这种情况不可怕,最可怕那些比你聪明能干又比你努力的人一直在努力。
我们尝尝说自己笨,其实笨并不可耻,最可耻的是那些又笨又不努力的人。
最后,说说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讲述了聪明的兔子和愚笨的乌龟赛跑,因兔子睡觉耽误时间输掉比赛的事情。
我想把这个故事送给你们,愿你们也有这样的小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