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0

《为什么焦虑总是如影随形?》

焦虑应该是这两年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新词,也是频繁出现的一个词。

一项美国的调查显示,尤其在投行、咨询、IT、律师等高薪领域中,94%的人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超过半数的人每周工作65小时以上,而且,这还不包括他们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时间。

有趣的是,当大家都以为不停加班都只是因为工作压力、被逼无奈时,《纽约客》的专栏作家Surowiecki(2014)却指出,大部分人的持续忙碌,其实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而在这种自主选择的忙碌背后,可能是一种深深的焦虑感,一旦停止忙碌,人们就会身陷其中。

那么我们为什么焦虑?又在焦虑什么呢?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比如:比尔盖茨31岁成为世界首富;扎克伯格28岁为慈善事业捐赠了4.988亿美元的Facebook的股票;澳门赌王的儿子何猷君,不仅长的帅,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最近在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风光无限的人很多,反观我们实在是普普通通,怎能不精神紧张、惴惴不安?于是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唯有拥有一种“快”感,不停歇往前冲,我们的人生才有希望。

但疲于奔命的仍是大多数,反而越忙碌越迷失,越迷失越焦虑,继而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央视《开讲了》做分享时谈及焦虑的原因:

一是不确定性。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以后去往什么地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二是比较。人与人之间一旦比较,自然会出现心理不平衡,这种心理不平衡,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更加强烈。一个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会嫉妒一个比他乞讨更多钱的乞丐。

三是选择。人生当中有很多岔路,每次岔路都面临选择,有选择必然会纠结,有纠结就可能产生心理的焦虑。

越急功近利,越躁动,越焦虑。

在这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信息充斥着大脑,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都变成了短视者:比如三十岁前要买房、买车,还要拥有事业和家庭,仿佛这才是人生赢家的模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每个人因为各种原因,拥有的东西都是不同的。当你看到身边的同龄人如今事业小成,家庭幸福。再看看自己,物质聊以生存,感情毫无着落。现实的压力,让很多人自然而然陷入了焦虑当中。

很多家长还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面就提到投射焦虑。我们把子在生活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帮自己完成。用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来控制孩子的未来。为了分数,为了名次,为了上好的学校,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却压制了他们天性和兴趣的自由发展。孩子深感其累,你也焦虑不堪。

当焦虑变成我们生活的常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思考一下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焦虑的根源在于你的能力无法匹配你内心想要的东西,物质上想要价值不菲的房子,车子,有品质的生活;精神上想要完美的感情。

所以焦虑的根源是你的欲望太大,远远超过了你的能力。

如果你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的时候,你还会焦虑吗?

复旦大学教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直至自己的身体给生命下了病危通知书,才发出“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的感叹。

所以以前就听过:要想得到内心的平衡和减少内心的痛苦,可以经常去医院看看,看看那些失去健康,可能还会失去生命的人,这样我们反而会觉得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健康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他的课很受欢迎,名字就叫幸福是什么。很多学生去听了以后,纷纷表示,这门哲学课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有多少人是活得很不明白,“要浪漫,先浪费”,是不是所有的人生的幸福和快乐,都要“先浪费”呢?房子、车子、金钱、权力、名利等等,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还有“结婚要婚房的丈母娘”,这些人真得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为了追逐一切浮华的东西,忘了自己的生存之本,忘了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忘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许,人应该懂得幸福的真正意义,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焦虑,得到真正快乐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