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城》:寻找清末民初的成都记忆

现任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的王笛出生于四川,他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对自己老家的历史格外感兴趣,尤其关注底层社会大众的生活。在《袍哥》中,王笛从微观历史的角度讲述活跃在民间的袍哥组织,在《消失的古城》中,他又去寻找清末民初的成都记忆。

这本《消失的古城》,是王笛从2016年起陆续在“腾讯·大家”上发表的文章合集,主要讲述成都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描摹出一幅百年前成都的市井生活画卷。百年前的成都,正处于清末民初的变革时代,传统的生活秩序正在被城市改革的进程打破,西方文明也给成都民众的生活带来新风气。


古代成都形成了独特的街头商业文化。那时成都的早晨,是从街头巷尾和走街窜巷的小商贩们有特色的吆喝声中苏醒的。很多小商贩就把交易摊点搭在熟悉的街头,流动商贩也常常沿街叫卖或者上门推销,他们给成都带来了生气和活力。街头就是居民赖以生活的交易市场,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商贩们非常自由,直接融入到社区生活中。一月一次的街头月市,也演变成大型的商业和娱乐活动。

改良派把现代文明引入到成都,建立起“劝业会”或者“商业劝工会”等新兴商业中心,还建立起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这些新兴场所成为居民新的集体活动中心,也带来许多新鲜事物。比如劝业会刚刚引进电灯的时候,许多居民、孩童会提前聚集到那里,等待观看电灯打开的一瞬间。


改良派推动城市改革,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成都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电灯、电话、自来水、留声机等逐渐进入到成都市民的生活中,西式服装也成为流行时尚。城市卫生问题也得到改善。改良派花费许多功夫,专门治理随便倒垃圾、随地大小便、寺庙长期停尸等问题。改良派还曾经试图禁止打麻将、赌博等不良行为,但欲速则不达,并没能达到他们的期望。

民众日常娱乐活动也日新月异。新式学堂带来了公共演出和体育运动,电影、魔术、乐队演奏、跳舞等成为大家喜爱的新鲜娱乐项目,当时分别被称作“地球”和“盘球”的保龄球、桌球等运动,也被引入茶馆。传统的木偶戏、皮影戏反而因毫无新意受到冷落。传统戏曲则逐渐被改良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内容,旨在帮助改良社会风气。


与此同时,女性也逐渐被允许走进公共场所。但为了避免引起骚乱和麻烦,通常会把男士和女士的座位、通道分隔开来。管理在公共场合对女性的骚扰事件,也成为警察的新职责。

提起现代成都女性,会想到她们泼辣要强的个性。然而,在清末民初的成都,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很顽固,女性还没有争取到公平的地位,出入公众场合还是受到很大限制。那些率先接受西方思想洗礼、一身新式装扮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女性,往往受到男性群体的排斥甚至讽刺,其中包括主张新思想的改良派男性精英。

从这里也能看到改良派男性自身思想的矛盾。对于现代文明的其他方面,他们极力主张学习西方,甚至采取激进手段急功冒进,比如规定打麻将是犯罪。然而,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他们又变成传统保守思想的捍卫者,对女性加以限制。


所有这些改革措施,让成都逐渐转变为现代城市。然而,古代成都的气质,也渐渐褪去。尤其是上个世纪末的城市改建过程,更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充满成都特色的古董建筑。

现代成都已经失去了古老成都的味道,所以,王笛从文字和图片材料中去寻找古成都的味道,并把这本书命名为《消失的古城》。这一切努力都是因为他对古老成都的热爱和惋惜。

在书末,王笛提到了对古城的保护理念。他说,“从和尚街到崇德里的距离很近,但是从和尚街的彻底消失,到崇德里的及时保护,则走过了曲折而漫长的里程”。这种在保护中改造和修复的理念,在今天已经得到主流的肯定和官方的支持。在未来,希望人们都可以去体味留存下来的真正的古城,而不是从文字和图片中去怀想。

2019.02.28雾凇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失的古城》:寻找清末民初的成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