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一年的,再次营业。
当一件事情,你一直有规律地在做时,你会觉得理所当然。
当一件事情,一旦你食言一次,又一次之后,会开始发现变得越来越难,难度比低于第一次的开始,例如公号的更新。
今天在飘窗晒太阳,同时补听了范爷的分享,太有意思的一个人了,听完她的分享,如获至宝。
今天的文章也是由听完分享有感而写。
无论你现在是什么状态,一枚萌新、冉冉升起的职场新人、在经历职业倦怠期的职场老鸟、还是面临35+中年危机的中高层,你可曾思考过“职业自由”?
我们先定义职业自由,不为他人打工,为自己打工。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我不附属于任何一个组织/企业,我可以选择我的合作伙伴,我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组织,拿多份报酬。
在说“职业自由”之前,我们先来说“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应该每一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吧,或者至少脑子里有过一念。
那财务自由的定义是什么?是有1千万的存款?还是1个亿的存款?
财经博主、《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李笑来(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财务自由之路》等)都给出过非常清晰的定义:
你的睡后收入(被动收入)>你的支出
托尼·罗宾斯在《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书里提出过一个概念,他把财富一共分成了5个阶段,分别是财务安全、财务活力、财务独立、财务自由、财务绝对自由,有点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越到上面,我们越自由,越接近精神层次的追求,那不是说我们不追求物质了,而是因为物质已经足够满足到就算ta再增长,对我们的影响或者受幸福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每一个阶段对于财富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财务安全可以理解为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需求(对应生理和安全需求);财务活力除了包含生活的基本开支外,另加入了娱乐和小奢的花销(对应社交需求);财务独立在财务活力的基础上,对于精神层面的投入会更多(对应尊重需求);财务自由需求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讨论,例如你会有那么1-2个梦想,每年旅行5-10个国家?有一个费钱的爱好等等?每年用于慈善的花费?财务自由已经非常接近自我实现需求了;财务绝对自由这次就先不论。
我简单把每一项示例如下:
根据每一个不同阶段的需求,计算出每个月的花销,乘以12,就是你一年的花费。假设每年需要达到财务自由,你的花销是30万,每年你的投资复合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0%,那你只需要300万的存款,就可以支撑你的生活了,你不必须要工作,每天葛优躺,就可以达到财务自由的水平啦。
不要听太多外面的噪音,这个告诉你,财务自由需要3000万,那个告诉你需要1个亿,自己静下心来,算一下账就会非常清楚了。
也许你会有各种借口,10%的年化收益率怎么可能?
股神巴菲特从1965到2014,这50年间的年化复合收益率为21%;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20年,可能更低;那作为我们平常人,又如何可以达到10%这个水平?
可笑的是,一类人会觉得10%是一个非常差的收益率,他们企图通过股市,赌博或者其他途径做一夜暴富的梦;
而另一类人,则会觉得,10%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实在太高了;余额宝的收益都来到了2%。
10%有可能达到吗?
有可能,但是有方法。
先给大家纠正一个认知,高回报不一定与高风险划等号。
在《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这本书里,作者试图纠正我们一个普遍的认知偏误,那些投资高手们其实是严重的风险厌恶者,他们非常非常讨厌风险,他们是最好的风险控制者。当他们在做一个别人看来所谓高风险投资的时候,其实在出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风险和收益的预期。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可能会有损失一块钱的风险,但是也有可能会有10块钱的收益。是用非常非常小的风险,获得非常大的回报。
他们不是在赌博,傻瓜才会赌博。是在他们获得足够确定性,并做好风险管理的时候,才做了这样一个ALL IN的投资决定。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方面是投资大师们都有一套符合自己风格的投资体系;另一方面,赚钱的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来自信息不对称。拿前段时间瑞幸22亿作假来说,假如你可以在新闻被披露之前就知道了这个信息,你是不是可以通过做空瑞幸股票来获得巨额的收益呢?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
所以,不是说不可能达到,而是以我们现在的资源和认知,我们只能达到我们认知范围内的投资水平。
关于普通人,如何通过投资来获得稳定的收益,可讨论的部分太多了,留在下次再说。
那我们再来说“职业自由”,从财富角度来说,职业自由意味着,收入的不确定性。
“职业自由”的反面就是职业不自由。我们给一个固定的雇主,打工拿工资。
为什么范爷说,职场,是一个性价比非常低的选择?
假设你在一家大厂,你出色地完成了你的KPI,帮助公司完成了5倍流量的获取、帮公司实现了年营业额翻番、公众号获客净50万粉丝,那又如何?你的收入和你所付出的成正比吗?你的薪资结构合理吗?也许加班越多,算自己时薪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廉价?很多时候,你的付出,与你的所得,是远远不等价的。我达到了200%的结果,但可能得到的才是120%。
假设你在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创业公司,你最大的收益可能来自期权,你最大的财富就是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但期权最终是变现?还是变纸?取决于你吗?刚开始的发展阶段,在于跑的多快,一群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可以带公司去到那里,那等到公司发展越来越快,到达某一个阶段之后呢?你会发现,公司是否能最终成功?好像我们左右的影响越来越弱了,一个人的发展也许适用于优势理论,一个公司中后期的发展大部分时候适用于水桶理论,长板再长,蓄了再多的水,最短的板,也会把你所有的优势都漏掉,最终祸害你的人,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猪队友。如果一件事,我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了,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们是把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了?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把个人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类:
1、第一种:出卖自己的时间,一份时间售卖一次,按时收费例如各种顾问、咨询师、培训师等,为别人打工等;
2、第二种:同样是出卖自己的时间,但是一份时间同时可以售卖很多次,例如,出书、做直播、卖课程、运营知识星球、做自媒体等;
3、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花钱买别人的服务,节省的时间,因为你的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你所购买的时间,这也是第三产业如此迅猛发展的必然,有了洗碗机,你还会讨厌洗碗吗?有了家政,你还会讨厌家务吗?购买他们的时间,大大释放了我们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投入更有创造力的事情上,所产生的价值也更大。
个人的商业模式最大可能性的是做自己的老板,像我们现在市场上看到的那些独立顾问、自媒体工作者、网红、各类博主、个体老板、创业者等,在选择all in任一自由职业之前,或租可以先选择副业试试?
那发展副业最安全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主业做的足够好,或者至少在某一方面足够好,然后有余力再去发展副业。
如果我副业失败了,那我至少还有主业的收入,对不对?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选择自由职业的自媒体博主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他们主业还不错,同时副业,当副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辞职,把副业当成主业来做。
那是不是要等到我们足够好的时候,再去选择“职业自由”呢?
范爷在分享中有一句话,非常打动我。
当别人找你请教的时候,可能你就是ta当时认知和资源里能找到的,对于ta的困难最好的解答者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并不需要服务所有人,你只要有能力服务一部分被你需要的人就可以了。一开始可以以免费的形式或者非常少的酬劳开始,等你的影响力和经验越来越大后,薪酬的增加是理所当然的。
范爷在分享中多次提到了法布施。
法布施是智慧、聪明、才艺的修因,它包括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它通常被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佛法与世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能,就热心的去教导他,这都是法布施。
很多人在在行上咨询范爷,都会问如何获得财务自由?范爷紧接着的问题是,获得了财务自由后,你想干什么?大部分的回答是,想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价值?范爷继续追问,那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财务自由呢?你现在不能做吗?
职业自由最难的一点是什么?其实不是获客,而是你是否愿意踏出第一步?很多时候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成功了70%(忘记这句鸡汤看自哪里了)。
而对于获客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分享。
不管你能力如何,你愿意分享吗?分享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增加你影响力的方式。可以是公开演讲、可以是做直播、可以是像我这样码字、可以是朋友圈的每日感悟、也可以只是非常简单的,当别人微信向你请教时,你的举手之劳。影响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辞职哦,尤其是在整个大环境不好的现在。而是希望可以给大家多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有选择,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每一次的尝试,一定伴随着恐惧、不确定性、失败的可能性,那我们可以做的,一是如何处理好情绪,先放一边?还是被ta直接打败?二是尽可能地减小失败的可能性。
2020年也许是最糟糕的一年,也有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与自我对话最久的一年。
如想获得范爷的这次分享视频,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xiaohuathink),后台回复“自由”获得哦。
欢迎交流,可加个人微信号(fenny_6),备注:职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