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考入中科大,26岁破解世界难题,这位天才少年的背后,有着极其硬核的家庭教育

「 这是熊莹家庭学院原创好文」

近日,数学界爆出了重磅消息:一个世界级数学难题被一名中国年轻人攻克了。

随后,中科大发布微博:这位年轻人,已经归国,目前是中科大特任教授。

特任教授名叫陈杲(gǎo),年方26,年纪虽轻,履历却牛到让众网友惊叹。

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8岁赴美攻读博士

24岁任职美国博士生导师

26岁就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

更何况,陈杲在拿到海外名校教职后,毅然选择回国到母校任教,加盟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担任其特任教授。

而更令大家啧啧称道的是,这样一位天才少年,还有个双胞胎姐姐,叫陈杳,也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大学霸!她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3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面对学霸两姐弟的辉煌战绩,相信很多家长要问:这样的娃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是有啥特殊的教育方法?还是两个娃娃天赋异禀?

其实,两姐弟的爸爸妈妈不过做对了下面12个字: 兴趣打底,时间为框,榜样力量。

以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自主

陈杲曾表示,引导自己成才,走上科研之路,都离不开自己的父亲。事实上,陈杲的父亲陈钱林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确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

他相信,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很重要。可关键是,怎样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陈父的做法是:从探究和拓展学习开始。

从幼儿时期,陈父就带着姐弟俩探究学习,不过这时候要求稍低,更多地带有游戏的色彩。而到了小学,两个孩子就开始拓展学习。怎么学呢?围绕一个主题,或到书店找书、杂志,或上网浏览,或请教老师,来解答自己的好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例如,语文方面,重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陈父就引导孩子自由阅读、看报纸,不时听取孩子的“汇报”,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识字量、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陈父在日常生活中,还非常注重呵护孩子的创新能力。“就像画画,以前俩孩子喜欢画画,正面画满了翻背面,背面画满了再翻正面。孩子很兴奋地说,原来一张纸背面的背面,就是正面。尽管这是一件不起眼的事,但是我也会鼓励孩子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希望你们发现更多的规律。”

陈父回忆,后来孩子就将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放到了宇宙轨迹变化探讨中,知识面更加拓展了。

可是,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疑惑:这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什么关系?其实,这就是陈父的高明之处。

因为,只有孩子接触的知识多了,他才可以开启下一步:发掘出孩子的兴趣,并把兴趣引向学习。

一次,陈杲关上门躲在房间里,静听闹钟发出的滴答声,结果很快学会了看分针和时针。还有一次,陈杲跟着父亲去看望一位老师,在寻找门牌号的过程中,发现了单双号的门牌规律......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细节,陈父敏锐地发现儿子对数字非常敏感,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陈杲对数学的兴趣。

陈父设计了一种叫做“狼与羊”的游戏:父子各手持玩具狼与玩具羊赛跑,“羊”被“狼”抓住了,“狼”说“如果你们谁能解决我的难题,我就放了羊”。当陈杲输了后,陈父就让他数数,做运算。

而除了强化孩子的数学兴趣外,在教育过程中,陈父也深知取舍的重要性。

他说到:“如果什么都想学得拔尖,看似得到很多,实际上可能失去更要紧的东西。”

所以,在得知陈杲对数学有特别的兴趣后,陈父支持儿子放弃了一些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学习项目,比如绘画学习和老师普遍要求的书写训练。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杲能走进数学研究的世界最前沿领域,主要是兴趣使然。

学院君觉得,如果陈父发现儿子幼儿时具有数学兴趣后而漠视,或者跟风让他参加杂七杂八的培训班,也许会是家庭教育的重大失误。

所以,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有持久的兴趣,家长们不能轻易放过,可以看看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教育契机。如果真的发现了他的兴趣所在,请先抱以尊重。

以时间管理建立孩子的自律

提到自律,陈父非常赞同中科大少年班原院长陈卿教授的一个观点:决定孩子能否成大材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管理能力,二是计划能力。

可是,这两个能力如何培养呢?陈父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觉得,引导孩子制订并实施作息时间表,既能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而制订时间表的过程,本身又能培养计划能力,简直是一举两得。

所以,在陈杲小时候,陈父便和儿子口头约定时间。上学后,陈父就引导儿子制定作息时间表。至于时间表到底怎么样,陈父只是参谋,最终由孩子自己定。如果不好执行,随时都可以改。

但是,时间表必须有,这是硬性要求。同时,时间表制定了,就要严格执行。在陈家,学习时间玩游戏是犯错误,玩游戏时间在学习也是犯错误。

因为陈父认为,家庭教育,贵在“法治”。

他说,有家长喜欢时时、事事管着孩子,这是“人治”,看起来好像能管住孩子,但靠大人讲一句孩子做一点,孩子容易形成被动的性格。而“法治”就不同。家长管着规则,规则管着孩子,孩子知晓规则,也容易主动遵守,从而从他律变成自律。

而自律也是陈杲日后走上自主学习道路的重要保障。在中科大少年班读书期间,陈杲在中科大的成绩GPA排数学系最拔尖,就与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关。他几乎每天都能做到晚上10:00就寝,早上7:00前起床。

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陈父的“作息时间表法”非常值得借鉴。不过,在制定的过程中,要记住两点:一是让孩子自己制定,减弱他的反抗心理;二是用规则管孩子,放下家长的权威,奖惩分明。

以名人效应激发孩子的志向

在家庭教育中,与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同样重要的,还有引导孩子立志。

在陈父看来,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金钥匙——志向会产生引力,自学会产生推力,如果具备了这两种力量,普通的孩子都有可能成大材。

所以,在立志方面,陈父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他相信,让孩子接触名人,是立志的好办法。于是,从农村搬家到瑞安市区时,陈父特意选择在瑞安底蕴最深的虹桥路安家。

之后,他便经常带着孩子到家门口“寻找名人的足迹”,如考察晚清大儒孙诒让的故居玉海楼,浙江省最早的医科学堂——利济堂,还多次去湖滨公园看天文学家孙义燧院士的题词石刻。

而且,陈父还积极地孩子们争取在生活中近距离接触名人的机会。

有一次,中国工程院钟山院士前来,陈父争取到了机会,带着孩子到酒店跟院士有了一个小时的谈论。这次的碰面,至今回忆起来,陈父还清楚地的记得:孩子的眼睛都冒出光了。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圆梦。

那么,普通家庭的父母该如何为孩子树立榜样呢?

可以学习陈父的另一个方法:引导孩子阅读名人传记,给孩子讲名人的奋斗故事。当时,牛顿、马可尼、弗莱明、爱因斯坦等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事迹,曾让姐弟俩一度痴迷。

总之,在陈父的引导下,陈杲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这让他们有了目标感和源动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而再次回顾“天才”陈杲的成长经历,我们能发现,陈父所坚持的“自学、自律、立志”培养,真的为孩子插上了翅膀。

可以说,陈杲之所以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别人家的爸爸”。

所以,如果期待自家的孩子也能优秀出众,就要像陈父一样,发挥出优秀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的榜样力量。

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

教导知识是学校的使命,但自学、自律、立志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

请大家明白,家庭,永远是教育的主战场;父母,永远是最重要的好榜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14岁考入中科大,26岁破解世界难题,这位天才少年的背后,有着极其硬核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