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不是为孩子,其实是为自己

不要为打孩子找借口,其实都是自己想发泄

图片发自App


在一次聚会中,大家突然聊到了“打孩子”这个话题,在场的父母竟然超过一半都打过孩子,这让我挺吃惊的。


打过孩子的家长对打孩子这件事存在着分歧。一部分人的观点是,“孩子越打越皮实,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我们从小谁没挨过打,现在不是也成才了吗?”


是啊,我小时候也挨过打,虽然被打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每一次被打的经历都历历在目,心里的裂痕至今也无法抚平。在我上高中时,有个周末睡懒觉,我妈叫我起床,几次过后我都没有起,于是我妈掀开我的被子,大声喊我起来。虽然很冷,可我依然倔强地不肯起床,我妈看这样没效果,于是重重地拍打我的背好几下,我心里委屈极了,“平常早起睡不够,好不容易到周末了,睡个懒觉怎么了,竟然打我,甭提多委屈了。”早已没有了睡意,可我赌气地在床上赖着,就是不肯起床。我妈看这样也叫不起来,就去阳台拿着晾衣杆朝我身上重重地打下去。这一棍子打下来,我终于忍不住,一边哭着一边喊:“我睡个懒觉怎么了!”


可能因为这次睡懒觉被打的经历让我对于睡懒觉这件事一直感到很羞愧。刚结婚的时候老公周末都在睡懒觉,我会觉得这是不对的,于是不停地烦他,叫他起床,总是闹得不欢而散。我变成了我妈的翻版。


生孩子之后,我住在娘家,晚上带孩子睡不好,早上总想补个觉,可是只要我妈起床了,我总会提心吊胆,睡不安稳。也许有人会说,我妈让我养成了不睡懒觉的好习惯啊,但养成这个习惯付出的代价是心中的裂痕,内在小孩一直没有被疗愈。


除了认为打孩子理所当然的父母,另一部分父母明知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可是孩子稍微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思,就会忍不住打孩子,打完就后悔,对孩子很愧疚,于是又补偿孩子。就是俗话说得“打一巴掌给两颗枣。”这部分家长总是说,“我也不想打孩子,可是他做的那些事让我不得不打他,我为了他好,实在是没办法了。”


打孩子真的是为了他好吗?


绝对不是。其实是被情绪控制了,打孩子是因为需要通过打孩子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并且让孩子屈服。


我们有个误区是“受怒气的支配而大发雷霆,所以打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是“为了打孩子,发泄情绪,而制造出怒气”。


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存心打孩子呢!孩子的行为并非弥天大错,如果是讲道理,孩子也能感受到愧疚而道歉,甚至为自己的错误补救。尽管我们知道有很多方式都能让孩子承认错误,而我们却选择打孩子,其实是觉得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要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弱小的孩子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所以采用了“愤怒”这种情感。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那试想一下,当你正在气头上要打孩子时,电话响了,打电话的是公司人事,通知你从下个月开始升职加薪,心情无比激动的你挂了电话还会继续打孩子吗?这是不是说明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收可放的一种“手段”而已。


我们打孩子就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力量,是权威,可以震慑住孩子,我们在用这样的方式控制孩子,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极有可能是没有思想、随波逐流的劳苦大众一枚。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孩子不是为孩子,其实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