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贵,我还买不起

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是成长环境,最公平的是时间——无论是谁,都只有一生。不快不慢,不缓不急。无法倒退,无法重来。

时间沙漏

寒假回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飞机、动车、火车。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经济成本截然不同。以这次行程为例:从福建省到贵州省。

先来看时间成本:如果选择飞机,加上转车时间,五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如果选择动车,加上转车时间,十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如果选择火车,加上转车时间,三十五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

时间成本的比值约等于1:2:7。

再来看经济成本:选择飞机,五折经济舱+燃油机建+转车费,约900元;选择动车,七折硬座学生票+转车费,约450元;选择火车,七折卧铺学生票+转车费,约270元。

经济成本的比值约等于10:5:3。

可以粗略地认为:在火车和动车之间,花1.7倍的经济成本可以节约1.5倍的时间;在动车和飞机之间,花2倍的经济成本可以节约1倍的时间;在火车和飞机之间,花3.3倍的经济成本可以节约6倍的时间。

显然:在经济条件足够优越的前提下,飞机是上策,动车是中策,火车是下策;在经济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动车是上策,飞机是中策,火车是下策。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火车是上策,动车是中策,飞机是下策。

当然,也有例外。哪怕经济条件不好,如果赚钱能力很强,比如说时薪可以上百元,自然飞机是上策,动车是中策,火车是下策。

作为一个家庭条件一般,赚钱能力差的学生,火车自然是首选。火车票也有站票、硬座和硬卧之分。站票和硬座的价格是一样的,五折学生票和转车费,约130元。同一次火车,硬座和硬卧的差异主要在于舒适度,选择硬卧可以睡得更好,代价是两倍于硬座的价格。

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硬座是首选。有一次寒假回家,我没抢到坐票,又舍不得坐动车,索性就买了站票,近三十个小时的车程,一站到底

如果把时间看作商品的话,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时间太贵,我还买不起

这个结论让我不寒而栗!不过——

如果时间就是金钱,年轻的我们又是何等富裕!

当一个人走在生命的边缘,就算他富可敌国,也不可能为自己买回青春年华,最多可以通过一流的医疗技术来延缓生命的衰亡。


陶渊明《饮酒》

从古到今,时间总是在流逝。

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在《杂诗》中写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句简要地概括了岁月流逝的客观事实,警醒人们把握盛年,勤勉向上。陶渊明也把握住了历史长河中属于他的时间,用心打磨出了一篇篇流芳百世的名篇。

关于时间的流逝,春秋时期孔老先生的比喻甚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它总是在历史的洋流中稳步前行,不急不缓,不声不响。它不会为任何人飞驰,也不会为任何人驻足,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也不论你是什么地位

你勤学,它要流;你发呆,它也要流。

你高歌,它要流;你忧愁,它也要流。

你年少,它要流;你年老,它也要流。

五千年过去了,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时间的步伐从未停歇。一代代风流人物,登场了又下台;一场场历史佳剧,开场了又谢幕。

转眼间,新中国成立也早已超过了半个世纪。老一辈革命家,或为解放中国而战死沙场,或为推动中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而留学苏联,或为酝酿中国科学技术而穷其一生。他们轰轰烈烈地过了一生,也早已尽数老去。

纵观历史,无论任何朝代,都能读出四个字:时不我待。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成长,也终将在历史长河中消亡。


TIME

相对于花钱买时间,境界更高的是珍惜时间。

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只能珍惜时间。怎样做才算珍惜时间呢?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不妨通过逆向思考来排除错误选项:

珍惜时间,逆向思考就是不浪费时间。

怎样确定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事情呢?有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记录时间。如同可以通过记账来明确金钱花到什么地方,我们也可以通过记录来明确时间用到了什么地方。

我已经习惯了用时间安排本来计划和记录时间。后来总结出了浪费时间排名前三的事情:玩游戏、刷手机、睡懒觉。不浪费时间,第一步就是避免把时间浪费在这三件事上。

首先,戒除网络游戏。

以前我特别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来出于对优质生活的向往,就下定决心彻底戒掉网络游戏。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不玩网络游戏。

刚开始的几天比较难熬,但熬过了那几天,心理需求就逐渐被弱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接触到相关刺激,突然产生强烈的想要玩游戏的冲动,但只要继续保持克制自己,挺过那几分钟。就又回到理性状态了。长此以往,就能进入一种无视网络游戏的境界。

到现在,我的生活中已经完全没有网络游戏了。最直接的好处是:有了更多时间来思考人生、泡在图书馆翻阅书籍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另外,还在无形中培养了一种能力,一种可以果断拒绝一切新生的、流行的网络游戏的免疫力,甚至是一种主动抵制不良诱惑的定力

时下流行的王者农药、绝地求生、跳一跳等游戏,我一次都没有玩过,也完全没有玩的欲望。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游戏,而且看得见摸得着,有情感有味道,何必把大好青春浪费在网络游戏里呢?

其次,戒除刷手机。

刷手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包括刷娱乐类、社交类和科普类软件,甚至是求知类和教学类软件。娱乐类软件一律卸载,社交类软件一律极简,科普类和求知类软件选择性保留,教学类软件只留精品

例如:企鹅只用轻聊版,并且保证绝对不进空间,后来腾讯出TIM版之后,就只用TIM版,简洁高效。手机和电脑都如此。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提升。不会继续到虚拟社交平台中去发牢骚。取而代之的是培养了深度思考、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和写文章等好习惯。

目前,我还在不断尝试培养五点起床的习惯。

但尝试了很多次,可惜意志力不坚定,经受不起环境变化的冲击,最近三次都在持续了三个星期左右就以失败而告终。但我还会不断尝试、不断优化,直到养成习惯。


凿壁偷光

避免浪费时间只是珍惜时间的基础,珍惜时间的最佳方式是勤学苦练

西晋时期,有一个人叫匡衡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不已。家贫,买不起书。农忙时,匡衡就去有钱人家打短工,但又不要工钱,只求尽读人家的书

匡衡长大后,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时才有空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立刻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了一把小刀,把墙缝大了一些,透过来的光亮面积也大了,他就着透进来的灯光,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后来成了西汉的经学家,官至丞相。

东晋时期,有一个人叫祖逖

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长大后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就主动广泛阅读书籍,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祖逖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刘琨,他们常在一起谈论时局,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义愤填膺。

当时国家衰败,他们都有复兴国家的壮志。有一天凌晨,祖逖听到了鸡鸣,就用脚把刘琨踢醒,并建议以后一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刘琨欣然同意。

此后,他们凌晨一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的历史故事说明了:勤学苦练是的珍惜时间的主观表现,也是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品质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是成长环境,最公平的是时间——无论是谁,都只有一生。从出生就开始倒计时,不快不慢,不缓不急。无法倒退,无法重来。

杨绛的《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给了我很多感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人到老年,实在是力不从心。琐碎事多,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反应力也下降。所以,想做什么,趁着年轻,赶紧去做吧!当然,前提是积极向上的。

相对于煎熬在寒冬的老年,如春似夏的青春无疑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惜,青春稍纵即逝,却又少有人懂得珍惜。身边有一些大学生,把时间浪费在了长期兼职里。甚至有很多大学生,把时间浪费在了游戏里。看得多了难免让人心痛不已,但又无能为力。

知进退,明取舍,识时务,做实事

人生如白驹过隙,不要以廉价劳动力的方式出卖青春,更不要以颓废不堪的方式浪费时间。时间无价,我买不起,你也买不起!珍惜青春,勤学苦练,总结历史,品味人生。

最后,用北宋名将岳飞《满江红》里的一句词来结束这篇文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太贵,我还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