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VS可爱的两岁

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第四章有感

      两岁绝对是一个传奇的年纪。

        两岁左右的宝贝,大脑飞速发育,小脑瓜里的神经突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两岁左右的宝贝,开始发现了自我的存在,才发现原来这个好玩的世界并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两岁左右的宝贝,是天生的戏精,拥有着永远让人难以捉摸的史诗般的情绪。

        两岁左右的宝贝,开始爆发出巨大的威力,试图挑战老母亲的权威,看看你究竟是老虎还是Hello Kitty~

        两岁左右的宝贝,集小天使与小恶魔于一身,乖得让人欣慰,淘得让人炸毛。

        可是,孩子两岁左右的母亲通常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初为人母的激情逐渐褪去,

        迷失许久的自我破土萌芽。

        母上大人的权威受到挑衅,

        开始逐渐卸掉温柔的面纱。

        孩子不字当头挂的反抗声,

        足以逼你现出虎妈的原型,

        于是上演了“可怕的两岁”。

        两岁的乖宝宝,三岁的淘宝宝,有的育儿书上说:养育孩子最难的一年大概就是孩子从两岁到三岁的那年。孩子经历人生第一个小叛逆期,而这也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

        它难在哪里呢?我觉得它难就难在亲子互动中又伴随着各自的自我成长,宝宝在变,妈妈也在变。乖宝宝也许会突然变得叛逆而倔强,妈妈也慢慢变得温柔不再。这就像是钟表的两组齿轮,想要平稳有序良性循环,它需要配套的适合节奏的运转方法来指引。而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节奏的育儿理念呢?直到今天读到这本书之前,我是真的有迷茫的。

        两岁之前我接受的是孙瑞雪儿童敏感期的理念,崇尚的是爱与自由。但是直到他长到有力量去触碰你的底线,你不得不一次次喊停的时候,发现它似乎与你的理念发生了点摩擦。他给你带来的一次次冲击,“规则”“权威”这些词全部被撞击出来。而这正好符合老一辈的观念“你们需要有人唱黑脸,让他有害怕的人才能约束住。”并屡屡受到恐吓说“再这样下去他会无法无天,到时你们谁也管不了了。”于是新手爸爸妈妈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树立权威,尤其爸爸被激发出父亲的无限责任感。遇到不听话哭闹的时候,几次把他抱起来吓唬说要扔到门外。妈妈为了所谓的管教一致和权威角色,主动让位,退到兼职母亲的角色,揪心地抗拒地迷茫地看着宝贝受到让他感到恐惧和沮丧的教育方式。直到后来他当了哥哥,由于妈妈精力有限,大部分时间交给爷爷奶奶来照顾,对于他的教育就更混乱了。由此我也感受到了宝贝的变化,好多的灵性受到了创伤。

        直到此刻学习了情感引导方法,我才得以从两个极端中找到平衡。书中讲到情感引导和设定限度是教育孩子的两个关键的环节——一个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一个是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这不正是架在爱和自由,树立权威之上的一座桥梁吗?

        当孩子抵抗、耍脾气和任性的时候,正是运用情感引导,增进亲子感情的绝佳时机。无需使用暴力,打屁股、奖励惩罚等无用的手段。通常需要做的就是:

        第一,尊重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心情。重要的是要先觉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撇清自己的情绪再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二,聆听他的想法,引导思考,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关键的是蹲下来与孩子保持水平,要有充分的眼神交流,真诚地去聆听和启发引导。

        第三,让孩子学会寻找帮助,找到解决办法。要让孩子学会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找爸爸妈妈帮忙,或者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带着鼓励上路

        永远记得提醒自己,一定记得不要带着自己的情绪去教育孩子。就像文章开头所述:最好的教育源自内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孩子的每一次激动、悲伤、愤怒或者害怕,你都要陪伴他们度过。为人父母其实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约翰.戈特曼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怕的两岁VS可爱的两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