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开金庸,看他写作的三个层次

剖开金庸,看他写作的三个层次

文|狼藉天涯

古龙的小说善于写情,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所以古龙的小说酒大多都是悲伤之酒、寂寞之酒,孤灯残月相伴;金庸的小说善于写义,对朋友、亲人、江湖、国家,所以金庸的酒也大都是征战前的烈酒、论剑时的豪情酒、凯旋时的庆功酒。

前几天无聊,把《射雕英雄传》给细细拆分了一下,感觉颇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

1  一柱擎天

大学舍友闲谈提到,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很大的区别在于人物的设定。古龙走的是精英模式,大英雄一出场就练成本领,毕竟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李飞刀是怎么练成的,不知道为什么西门吹雪的剑那么锋利。金庸则是成长模式,主角从弱小如何一步步完成屌丝逆袭的过程。

《射雕英雄传》很明显是采用了这个模式,如果单纯从主线来看的话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本书了:一个智商低于正常水平的孩子如何走上事业巅峰(练就武林奇功)迎娶白富美的励志过程。主角郭靖的人生阶段大概分了以下几个:出生前的家庭悲剧、童年修习武学、长大南下报仇、跟随蒙古大军征战最终擒杀完颜洪烈、华山论剑与找回挚爱、守卫襄阳。这些也是郭靖一生的目标,全书所有的情节、人物都围绕这条主线来完成。

这种打怪升级的修仙模式当然不是金庸的水平。

2 独木成林

在我的理解里,写小说最大的难度在于情节细节的把控。在郭靖的人生主线设定好的情况下,如何添加情节来让人物更加立体并且突出小说的武侠主旨,这是我认为的金庸出彩的地方。

拿“童年修习武学”来举例子。

修习武学需要很多的外在条件,需要好的老师、好的武林秘籍、机缘巧合等等,金庸通过以上情节巧妙的设定从时空上贯穿整部小说,表现出游刃有余的气度。

郭靖的武学启蒙老师是“江南七怪”。其实“江南七怪”的本事并不如何出色,七个人打丘处机一个人才勉勉强强打个平手。但是可以说“江南七怪”对于郭靖的影响却是极大的,他们从三个方面塑造了郭靖的人生:第一,武侠精神,包括义不偷生、轻财重义、快意恩仇;第二,民族气节,作为一个汉族人的民族热情;第三,立身的基本能力,也就是所谓三脚猫的功夫。

然而,单纯江南七怪来教育郭靖是明显不够的。郭靖是个低智商儿童,而江南七怪的性子又那么火爆,搞的双方都是焦头烂额,教了这么多年连杨康的小师弟尹志平都打不过。这个时候需要人来送内功心法,于是全真教丘处机的大师兄马钰来了。经过马钰的教育之后,郭靖的内功迅速提高,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像火箭一样攀升。

下一步就需要一个仪式性的东西,江南七怪才会允许郭靖出外历练。金庸精心的安排历史、时间、空间、人物,给郭靖打造了一个表现的舞台,而对手就是沙通天的徒弟“黄河四鬼”。札木合要请铁木真赴鸿门宴,郭靖赶去报信,铁木真被札木合等人率兵包围。黄河四鬼前来捉铁木真被郭靖拦住,以武林功夫争斗。这场争斗之后,铁木真打败札木合等在蒙古得到威望,郭靖开始南下历练。

经过以上加工处理,郭靖开始自己闯荡江湖。

金庸把所有的关于武侠的情感渗透到细节里面,就仿佛是餐桌上多了一壶酒,让人读着读着不禁醺醺然。有人说金庸的小说见面就要打架,但是我觉得他的打架并不是因为热血上头,而是因为这就是江湖豪情。打架可以是以武会友、也可以是恩怨情仇。打架只是一种形式,渗透在细节中的动机、情感、信仰才是武侠的真谛。

3 刀山剑树

古龙善于写意,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可以把人写的泪眼朦胧、甚至身心俱碎。如果单纯讲到细节的话,金庸的武侠地位是明显比不上古龙的,金庸的小说之好我觉得更是在情节之间的互动上。在层次二中所提到的细节,金庸可以用自己的精巧设计完全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条关于人物的生命线与一条条恩怨情仇的因缘线。

金庸善于写情节。金庸武侠中主线之外有各种各样的暗线,暗线与主线的穿插浑然天成,并且每一条线都显得清晰明了、有始有终,单纯看每一条线的话貌似很无聊,然而所有的线穿插在一起的时候,情节起伏让人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并沉醉其中,让人叹为观止。

以《射雕英雄传》中的杨铁心举例。

杨铁心是郭靖父亲郭啸天的结拜弟弟。也是反面角色杨康的父亲。杨铁心在故事中的戏份是极少的,却通过寥寥数笔把他的一生描述的一丝不漏。

在郭杨两家遭难的时候,杨铁心坠崖淡出舞台。

郭靖第一次来到金国大都的时候,见到杨康与穆念慈的比武招亲,杨铁心再次回到舞台,并且通过几句旁白把杨铁心这几年的历程描述出来。杨铁心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对结义情的关爱照顾、对女儿终身大事的关怀跃然纸上。

杨铁心的死亡是武侠式的死亡。他见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见到了兄长的儿子,看穿了亲生儿子贪图富贵的本性,然后与自己的妻子一起死在抗争的路上。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郭杨两家遭难的时候不把杨铁心直接写死呢?当然绝对不能,杨铁心一定要有一个武侠式的死亡才完美,并且只有他这样的死亡才能给妻子一个完整的结局。这就是金庸小说的魅力。

当然,我一直认为《天龙八部》在情节安排上的功底要更加强于《射雕英雄传》。

写于2016年5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剖开金庸,看他写作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