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2018总结:产品经理的道、法、术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阿格喜欢元旦更胜过除夕。除夕太忙碌了,以至于都没有时间真正复盘剖析自己的一年;元旦却有假期和空闲,让人真正的复盘总结年度的得失。今天这篇写的是年度总结中的产品篇,复盘过去3年阿格做产品的经验。

2018年对于我是一个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年我做的产品月营收接近100万(利润50%),这一年因为担心政策性风险自己亲自叫停了自己的产品并膝盖斩了自己的公司。对于做了3年的产品,有成功有失败,有笑容有苦涩,仅以此篇记录下我的产品经验。

产品之道
产品之法
产品之术

产品之道

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在面试的时候会有感觉,这款产品有没有戏。如果这块产品没戏,哪怕这家公司给的工资很高,他也不愿意去。为什么?因为是空中楼阁,做一款注定失败的产品,那种沮丧没有人想体会。产品没戏,就代表着这个项目是没前途的,所谓的高薪拿不了几个月的,比如之前的区块链产品经理。

有没有戏,就是产品之道。

产品的设计是整个商业模型的核心要素之一,所以设计产品就需要用横跨整个商业的模型的眼光来看产品。产品之道就是从产品战略层和团队基因能力范围层,合二为一的综合判断:

1.市场是不是真的需要这项服务(真需求or假需求),产品大方向判断对不对?
2.团队的基因适不适合这个赛道?
3.商业模型能不能跑通(成本核算、行业趋势、核心壁垒等)?

从道的层面判断一个产品方向是否具备可能行,是产品经理的能力之一。我用自己合伙开公司做的产品举例子,我们公司是3个人合伙的,其中2个人在开公司前都做了8信贷金融,我是负责产品和内账的,我们做的是信贷金融行业的中介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的:

(1)这个市场是很多人缺钱并希望贷款,贷款中介一直就在,这里需要的服务是真需求。我们在15年判断这个方向是有矿的,后来证明也是对的。

(2)有2位信贷行业老兵,我们团队基因是适合这个赛道的。(多说一句,我们主动关停之前的项目后,账上还有部分现金流,想过做其他项目。部分朋友建议做房产中介、二房东、物流、餐饮等,我们最后都否决掉了,就是因为和团队基因不合。)

(3)信贷金融的中介行业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超级巨头看不上,行业壁垒构建的不用特别厚。成本核算就是算整个项目的盈亏平衡,我们是做信息咨询的,产品盈利可以跑的通商业模型。

产品之道是算大帐的能力,从商业底层逻辑规划商业的能力,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是:产品本身-所在行业趋势-整体大的环境,逐步跳开产品本身,站在更高层面向下看的能力。类似这种高屋建瓴的方向理论,很务虚,难以系统修炼。

阿格这里有一种修炼方式仅供参考:看历史书/商业案例时把自己代入进去,如果你自己是这个团队的老大,怎么在仅有的信息中拨开前方的迷雾走到正确的方向。如果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事情是很清晰的,但是体味历史场景时,你永远觉得会的东西太少,顾虑的东西太多。我是在开公司中,体会过很多次这种心碎的感觉。

阿格的产品之道,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从起心动念开始,就过一遍我自己的“商业九节鞭”理论,算总纲吧。


产品之法

如果说道是战略方向,那么法就是修炼框架。

在古代有法不轻传的讲究,你要想学我的法,来这里先做3年任意使唤打骂的徒弟,而且你父母还要付钱(也就是束修)。我举一个产品之法的例子:用户旅程地图。

事件背景:阿格最近在一家公司上班,一般都需要自己刷门禁卡进门。我将门禁卡放在书包的大包里,每天早上开门时总要找很久才能开门。而且那时手上一般还有一个热乎乎的早点,找不到门禁卡让我非常不爽。

分析逻辑:早就说过阿格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一般在发现用户情绪有波动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有需求改善点,更何况这个用户还是我本人(笑)。我就拿起心动念想改善这件事,用的方法就是产品经理经常用的用户旅程地图。

第一步:路径阶段划分

路径阶段划分.png

第二步:具体行为描述


具体行为描述.png

第三步:接触点确认

图片3.png


第四步:用户目标参考


用户目标参考.png

第五步:情绪波动点(问题点)查找


情绪波动点(问题点)查找.png

第六步:情绪地图绘制


情绪地图绘制.png

最后一步:针对问题优化


针对问题优化.png

优化结果:我将门禁卡放在书包外面的一个小包里,这里专门放门禁卡,拿放非常方便。妈妈再也不用担心阿格,因为找门禁卡把早点弄冷了。

小时候每隔几年总是有小年轻找我爸爸拜师学木匠活,他们为什么拜师学木匠活?因为想系统学木匠的框架之法呀。没有我爸爸教他们,他们自己买工具自学行不行?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东西做错了他们就不会知道具体是哪一步出错了,做同样一件事木匠师傅1个小时就能做好,自学要3天。

产品之法,就是系统的学习做产品的方法框架。有了这些方法框架,你做产品就能有的放失。比没学这些框架的人,更快更好的做出这款产品,在用户反馈问题的时候,通过系统的脉络查找和优化产品。

产品之法有很多,比如用户体验层次框架构建、产品流程规划、需求收集分析、市场竞品分析、版本迭代计划、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地图、服务蓝图设计、数据分析埋点、用例拆解表格、UML建模、原型设计、流程图结构等等。

如果是简单的产品问题,你用产品之法感觉就是脱裤子放屁。但是面对的用户越来越复杂做的事越来越多,产品之法带来的效果就能显示出来,因为你是系统化结构化做产品的,任何一条线反馈任何情况,你都能很快的倒推并针对性解决。

顺带说一句,产品绝对不会只是找个竞品抄原型,那只占产品经理实际工作的1/5不到。


产品之术

如果是法是框架套路,那么术就是实战感觉。

在经典小说《天龙八部》中一个经典的章节:聚贤庄一战。乔峰乔巨侠为救阿朱,来到聚贤庄,里面是人激将乔巨侠是用从汉人少林寺和丐帮学来的绝世武功屠戮汉人。乔巨侠说说:我厉害并不是因为,我用的是绝世武功。我即使用的人人都会的太祖长拳,也能把你们打的屁股尿流。然后就用一套人人都会的太祖长拳杀掉了好多炮灰配角,顺便让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游坦之C位出道,一路露脸到大结局。

同样的法之框架“太祖长拳”,乔巨侠用出来就是英雄无敌,我们用出来就是炮灰扑街。这就是实战感觉的问题,有过丰富实战的人和只学套路或者实战不认真的人,在具体的某一招某一式的使用时机判断上差别非常大。比如在沙地上怎么用,在水边怎么打,怎么加入一点微小的变化会有更好的效果等等。

回到我们产品上来,就是大家都学同样的套路,但是每个人对具体用户情绪的细微感受差别很大。在产品之术中,用户的情绪可能发生波动,就下面这3组: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追求希望,逃避恐惧;
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每一组都是一根杠杆,怎么运用好杠杆的力量,都必须是长期用心体会才能合理运用的。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就会出现一种情况:纸上谈兵。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做起来动作全部变形不能落地。

术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养道,我放在总结里说。


尾部总结

道、法、术就是阿格3年产品经验的总结。

产品之道是方向战略,这个产品能不能做,有没有戏。

产品之法是框架方法,j结构化系统化的工具套路。

产品之术是实战感觉,落地微操的实战判断。

要是用“用户体验框架模型”来解释产品道、法、术,战略层和范围层是产品之道,结构层和框架层是产品之法,表现层是产品之术。

道、法、术三者是紧密相连的。

道生法:定好战略,就派生出改用什么法;

法生术:纸上得法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术);

术养道:在一个行业不断的面对实战,复盘总结,调整优化。后面就会养成判断行业大势的直觉和做这类产品的基因。

这个就是阿格这3年多做产品的经验和感悟,大致有了拙劣的框架,但是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比如产品之道的判断。产品既是我工作养家的一门手艺,也是我合伙开公司的价值体现,仍然需要不断的打磨修炼。

人生也是如此,用道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判断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社会有没有真实的提供价值;用法来积累解决事情的方法套路;在实战中养成术的微操感悟,将事情给落地;最后用术养道,扩充眼界。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祝愿阿格自己能在产品生涯中,做出一款对社会有意义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格2018总结:产品经理的道、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