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杂感(023)

                  推动你起飞的风向何在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这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一段精辟的论述。其大意是:大鹏鸟要飞的时候,非要有风不可如果风力不够,鸟的两个翅膀都没有办法展开,就飞不起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以上,大气层都在它下面。鸟要起飞,下面要靠风力,风力越大,起飞的时候越容易,翅膀快速一拍,就起飞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我们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们凤翔师范学校的校训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母校——凤翔师范学校培养的目标特别集中突出,就是为宝鸡地区培养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小学教师,母校因此被誉为“西府人师的摇篮”。当时的学校有很多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比如晨读、午写、晚讲的集中训练;再比如,三笔字在三个年级有侧重的训练:一年级钢笔字、二年级毛笔字、三年级粉笔字;我们的管弦乐队、“青青草”文学社、舞蹈队、书法社、绳操队、花样跳绳队、篮球队、足球队、手工制作社、泥塑雕像社、国画社、合唱团等等30余种课外集中训练社团,那时候不叫校本课程,叫课外兴趣特长小组,听名字似乎缺少前沿的科学理念,可是每个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扎实深刻,现在依旧记得,周末排队挤在琴楼买钢琴票练钢琴的情形……我们那个时候培养出的学生一专多能,深受各地区教育部门的欢迎信赖,现在也正是活跃在西府乃至三秦大地上的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育工作者。有的甚至在高校干到教授,有的在政府部门从政在重要岗位做出卓越的成绩。

        后来国家教育体质改革,对于中师、中专类学校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周边的师范学校比如乾县师范、凤翔师范、彬县师范、武功师范等学校也都撤消而不复存在,师范学校、中师生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学中与教育相关的分门别类的专业,如此以来,我们的队伍入口之时素质得以整体提高,学历亦更高、想必是专业性也更强吧。

      可实际情况呢,我们队伍的整体素质真的就提高了吗?专业素养更强了吗?高分低能、责任心、专业化、师德师风、三笔字……我们很多时候感觉不可思议。网上爆料,所谓的硕士研究生,给学生量体温时,竟然有将温度计夹反的,有的甚至不会读温度计的;电子化办公,手机电脑高频使用,办公无纸化,所以我们全社会的书写能力退化降低,大学毕业生除过书法美术专业的学生外,其余能写毛笔字者能有几个,粉笔字、钢笔字还能做到钢劲有力,线条流畅,美观大气?……当然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再后来能进入为人师者的队伍,毋庸置疑,本人确实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将学习之时的高分究竟如何转为实际工作中的力能,这恐怕仍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反思、积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在思考,这是我们的教育成功还是失败。余映潮老师在《致语文教师》一书中,语重心长地提出,为人师者要苦练好四项基本功:第一是研读教材的基本功,第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第三是练好作文指导的基本功,第四是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这些不能不成为推动我们起飞的风。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平时工作忙碌,所以成功的机会只能在八小时之外,善于利用好我们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思考、学习,这便是助推我们起飞的风

    故为人师者,无论何时何地,修炼好一颗本真的善心,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热心,培养扎实系统素养的专心,具有一颗持之以恒的恒心,让这些都成为推动我们起飞的风之所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琐记杂感(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