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5-02笔记

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劉虞為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

 

王肱:查无考

幽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察郡国十,南有今河北省中部至山东省马颊河,北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西起河北省万全、涿鹿、易县等县,东有辽宁省大部、吉林省一部及朝鲜半岛大部。东汉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小部、辽宁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

刘虞:(?—193)东汉末东海郯人,字伯安。初举孝廉,累迁幽州刺史,以事去官。复拜幽州牧,为政温和,重视农耕,年丰民悦,流民来归者以百万计。灵帝时拜太尉,封容丘侯。董卓秉政,授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后讨公孙瓒,兵败被杀。


二年春,紹、馥遂立虞為帝,虞終不敢當。

夏四月,卓還長安。

秋七月,袁紹脅韓馥,取冀州。

黑山于毒白繞眭固等〔眭,申隨反。〕十餘萬眾略魏郡、東郡,王肱不能禦,太祖引兵入東郡,擊白繞於濮陽,破之。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三年春,太祖軍頓丘,毒等攻東武陽。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毒聞之,棄武陽還。太祖要擊眭固,又擊匈奴於夫羅內黃,皆大破之。


黑山: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

于毒:(?-192)黄巾农民起义军首领。

白绕:(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黑山军首领之一。

眭固:东汉末人,字白兔。张杨部将。杨部将杨醜杀张以应曹操,固杀醜,将其众。欲北投袁绍,为操所袭,战死。

魏郡: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 置,治所在邺县 (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地。

濮阳:秦置濮阳县(治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兖县村),属东郡。两汉为东郡治。

东武阳: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东汉属清河国,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

匈奴:古族名。又称“胡”。殷周鬼方、猃狁之后。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扰边地,三国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为蒙恬所败,失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及王庭头曼城(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北徙。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乘中原楚汉相争之隙,东并东胡,西破月氏,南降楼烦、白羊,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势力渐强,拥兵三十万,控制长城以北广大地区,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国家。立庭于中部,与汉代郡、云中郡相对。在单于下置左右贤王(屠耆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执政务,以24个万骑长掌军。其族以单于之姓挛鞮氏为最尊,呼延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亦为名族,常与单于联姻。汉高祖七年(前200),大败汉军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困高祖于城东北白登山,迫汉结和亲之约。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期,又相继灭月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26族,势益盛,不断扰汉边。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元狩二年(前121)、四年,连续为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失河南地,自是,漠南无单于王庭。宣帝本始三年(前71),又遭丁零、乌桓、乌孙及汉军四面攻击,死伤数万,族众饿毙者达十分之三,畜产失十分之五,势衰。继而统治集团内讧,于五凤元年(前57)出现※呼韩邪、※屠耆、※呼揭、※车犁、※乌藉五单于纷立和混战局面。继而又出现呼韩邪与※郅支单于争战之势。甘露二年(前52),呼韩邪附汉,与汉保持和好关系达60余年。新朝王莽奉行歧视和压制政策,擅改“匈奴”名为“恭奴”,更“单于”为“善于”,欲分其地为15国,分而治之,使和好关系破裂。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2部,南下附汉者称※南匈奴,留居漠北者称※北匈奴。和帝永元元年至三年(公元89—91年),北匈奴屡为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余众10余万落为鲜卑所并。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朝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部众被分为5部,散居于兹氏、祁县、蒲子、新兴、大陵5县,不复为统一势力。

于夫罗:(少数民族名音译,又于扶罗或於夫罗)。匈奴单于。单于羌渠子,右贤王。前赵刘元海之祖。于东汉中平年间带兵来到中原协助东汉政府镇压起义,赶上本国叛乱,其父单于被杀,于是留在中原,与白波军联合,在太原、河东等地劫掠。汉末军阀混战之际,于夫罗先后与袁绍、张杨、袁术等人联合,两次与曹操交战,均被击败。后来,于夫罗去世,其弟呼厨泉继任成为单于,其子刘豹被立为左贤王。

内黄: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北故城村。


夏四月,司徒王允呂布共殺卓。卓將李傕郭汜等殺允攻布,布敗,東出武關。傕等擅朝政。

青州黃巾眾百萬入兗州,殺任城鄭遂,轉入東平。劉岱欲擊之,鮑信諫曰“今賊眾百萬,百姓皆震恐,士卒無鬥誌,不可敵也。觀賊眾群輩相隨,軍無輜重,唯以鈔略為資,今不若畜士眾之力,先為固守。彼欲戰不得,攻又不能,其勢必離散,後選精銳,據其要害,擊之可破也。”岱不從,遂與戰,果為所殺。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信力戰鬥死,僅而破之。購求信喪不得,眾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王允:(137—192)东汉太原祁人,字子师。少习经传驰射。初为郡吏,曾捕杀宦官党羽。灵帝时拜豫州刺史,参与镇压黄巾起事。少帝时,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召允谋事,任从事中郎,转河南尹。献帝即位,拜太仆,迁尚书令、司徒。暗结吕布,刺杀董卓。后为卓将李傕、郭汜所杀。

吕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人。善乘骑射箭,号为飞将。初为并州刺史丁原部将,后杀原归董卓,不久又刺死卓。为避免李傕等凉州军报复,出逃山东,相继投奔袁术、袁绍、曹操,占据徐州一带,是东汉末年一支重要割据势力。建安三年被曹操击败,投降后被杀。

李傕:(?-197)字稚然,北地(治今宁夏吴忠)人。董卓部将。历官校尉、车骑将军等。汉末卓擅政时,驻军陈留、颍川一带。卓被杀,他与郭汜等人率部攻陷长安,挟制献帝,专擅朝政,大杀百官和百姓,焚毁长安宫殿。后与郭汜之间或攻杀或联合,献帝乘机脱逃。最后为曹操军队所杀。

郭汜:(?—197)东汉张掖人,一名多。为董卓所部校尉。卓死,与李傕共陷长安,纵兵杀掠,杀司徒王允,自为后将军,美阳侯。又与傕相攻,死者以万数。长安城为之一空,人复相食,二三年关中无人迹。献帝东归弘农,汜欲胁帝幸郿。后为其将伍习所杀。

青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东,马颊河以南,济南、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市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县地。东汉治所在临菑县 (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

任城:东汉元和元年(84)分东平国置,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治所在任城县(今山东微山县西北)。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

郑遂:查无考。

东平:西汉甘露二年(前52)改大河郡置,治所在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以《禹贡》“东原底平”之义取名。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及汶上、东平等县地。西汉在此有铁官。东汉属兖州。

万潜:查无考

寿张:东汉改寿良县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


袁術與紹有隙,術求援於公孫瓚,瓚使劉備高唐單經平原陶謙發干,以逼紹。太祖與紹會擊,皆破之。

四年春,軍鄄城荊州劉表斷術糧道,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黑山餘賊及於夫羅等佐之。術使將劉詳匡亭。太祖擊詳,術救之,與戰,大破之。術退保封丘,遂圍之,未合,術走襄邑,追到太壽,決渠水灌城。走寧陵,又追之,走九江。夏,太祖還軍定陶

下邳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與共舉兵,取泰山華,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謙,下十餘城,謙守城不敢出。

是歲,孫策受袁術使渡江,數年間遂有江東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瑯邪,為陶謙所害,故太祖誌在復讎東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復征陶謙,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還過,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


公孙瓒:(?-199)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初为郡吏,曾从卢植读经。后以孝廉为郎,除辽东属国长史。在幽州多年,与辽东乌丸丘力居互有攻伐。董卓乱后,一面与袁术相结托,一面击败幽州牧刘虞,形成割据幽州的局面。因屡为袁绍及刘虞部将所率胡汉军队所败,退守易京,企图凭借积谷三百万斛长期坚守,被绍以地道攻破城防,自杀而死。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三国蜀皇帝,亦称先主,涿郡涿县人,字玄德。东汉远支皇族,少孤,贩履织席为生。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军。先后依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大破曹操,据荆州。旋取益州、汉中。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自立为汉中王。曹丕代汉之次年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章武初,率师伐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卒于白帝城。在位三年。谥昭烈。

高唐: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西晋废。

单经:查无考

平原: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市县地。东汉永宁元年(120)改为平原国。建安十一年(206)复为郡。

陶谦:(132-194)字恭祖,丹扬(治今江苏南京)人。初举茂才,任卢县令,迁幽州刺史。曾在徐州刺史任内镇压黄巾军。董卓乱后,以按时贡献功授徐州牧。割据徐州期间,任非其人,刑政渐乱。初平四年(193)、兴平元年(194)受曹操连续进攻,州境被占大部。退守郯城后病卒。

发干: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南。武帝封卫青子登为侯邑。后为县。

鄄城: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汉属济阴郡。

荆州: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二省及河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部分地。东汉治所在汉寿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初平元年 (190) 刘表徙治襄阳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岸襄阳城)。

刘表:(?—208)东汉末山阳高平人,字景升。皇族远支。献帝初平元年为荆州刺史,得当地豪族支持,据今湖北、湖南地方。李傕、郭汜入长安,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不参与混战,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及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求助于表,表许而不至,亦不援曹操,欲观时变。操败绍后征表,未至,表病卒。子刘琮降曹。

封丘: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封丘县。     

刘详:查无考

匡亭: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襄邑: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河南睢县。西汉属陈留郡。

太寿:查无考

宁陵: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东汉属梁国。

九江:秦置,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二省淮河以南、湖北省黄冈市以东和江西全省。以九江在境内得名。秦末、楚汉之际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汉文帝时改置淮南国,元狩元年(前122年)复为九江郡。次年分郡西北境置六安国。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东汉复移治阴陵县(今安徽定远县西北)。

定陶: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西汉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后为济阴郡治。

下邳:东汉永平十五年(72)改临淮郡置,属徐州。治所在下邳县(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市、沭阳县以南,涟水县和淮安市以西,盱眙县和安徽明光市以北,江苏睢宁和安徽泗县以北地。建安十一年(206)改为郡。

阙宣:查无考

徐州: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东东南部和江苏长江以北地区。东汉时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

泰山: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 (今泰安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莱芜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东汉以后辖境缩小。

华: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东汉并入费县。

费: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东汉属泰山郡,改为侯国,后复为县。

孙策:(175—200)东汉末吴郡富春人,字伯符。孙坚子。少居寿春,广交江淮士族。坚死,就其舅丹阳太守吴景。汉献帝兴平初,依袁术,得坚残部千余人,乞率军助吴景。术表为折冲校尉,渡江转斗,击破刘繇。又渡浙江,击破严白虎等,自领会稽太守。后又夺庐江郡,在江东地区建立孙氏政权。曹操表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后遇刺卒。弟孙权称帝,追谥长沙桓王。

江东:一名江左。本指今芜湖市、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江东之称始于汉初。《史记·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指此。三国时孙吴建都建邺(今江苏南京市),故时人又称其统治的全部地区为江东。

荀彧:(163—212)东汉颍川颍阴人,字文若,荀淑孙。少有才名。中平六年举孝廉,迁亢父令。旋依袁绍,继归曹操,为重要谋士,任奋武司马、镇东司马。劝操迎献帝都许,任侍中,守尚书令,参与军国之事。官渡之战,操粮尽欲还,彧说操坚壁持之,以奇兵破绍,封万岁亭侯。为侍中,持节参丞相军事。后董昭等欲进操爵为魏公,彧不从,为操所忌,饮药而卒。追谥敬侯。

陈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人。初曾镇压本县农民起义,曹魏时期历为寿张令、尚书、济阴太守、振威将军、奋武将军、卫尉等。为人勇而有谋,随曹操出征,多出奇策,曾谏止操送家属于袁绍。中原局势稳定之后,自动交出兵权,闭门不交宾客。卒后谥肃侯。

东海:秦置,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楚、汉之际为郯郡,西汉仍为东海郡。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市和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属徐州,缩小。

郯:秦置,为东海郡治。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

曹豹:查无考

襄贲: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南四十二里长城镇。


會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郡縣皆應。荀彧、程昱保鄄城,東阿二縣固守,太祖乃引軍還。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陽。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遂進軍攻之。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司馬樓異扶太祖上馬,遂引去。未至營止,諸將未與太祖相見,皆怖。太祖乃自力勞軍,令軍中促為攻具,進復攻之,與布相守百餘日。蝗蟲起,百姓大餓,布糧食亦盡,各引去。


陈宫:(?-198)字公台,东郡(治今河南濮阳)人。初为曹操部将,后乘操出征陶谦,后方空虚之机,策动张邈等起兵反操,迎立吕布为兖州牧,几乎全占操原有区域。为吕布出谋画策,多不采用。吕布兵败,被操俘斩。

范: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范城。一说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张庄乡旧城村。东汉末属东平国。

东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

亢父: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四十余里喻屯乡东南八里。《史记·项羽本纪》:秦二世二年(前208),项梁“引兵攻亢父”。即此。西汉属东平国。东汉属任城国。

司马:官名,掌军事

楼异:查无考

 

秋九月,太祖還鄄城。布到乘氏,為其縣人李進所破,東屯山陽。於是紹使人說太祖,欲連和。太祖新失兗州,軍食盡,將許之。程昱止太祖,太祖從之。冬十月,太祖至東阿。

是歲榖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乃罷吏兵新募者。陶謙死,劉備代之。

二年春,襲定陶。濟陰太守吳資保南城,未拔。會呂布至,又擊破之。夏,布將薛蘭李封鉅野,太祖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布復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復攻,拔定陶,分兵平諸縣。布東奔劉備,張邈從布,使其弟將家屬保雍丘。秋八月,圍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十二月,雍丘潰,超自殺。夷邈三族。邈詣袁術請救,為其眾所殺,兗州平,遂東略地。


乘氏: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五十里。景帝封梁孝王少子买为侯邑。东汉和帝封梁商为乘氏侯。

李进:查无考

济阴:西汉建平二年 (前5) 改定陶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东汉属兖州。

吴资:查无考

薛兰:查无考

李封:查无考

钜野: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

东缗: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山东金乡县。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建武十三年(37)封冯异长子彰为东缗侯。

超:(?—195)东汉东平人。灵帝中平末为广陵太守。与兄张邈等起义兵讨董卓,未成。献帝初平元年,袁绍起兵,超起兵应之。后为曹操所杀。

雍丘: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汉属陈留郡。

陈:东汉章和二年(88)改淮阳国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市及淮阳、商水、西华、太康、柘城、鹿邑等县。献帝建安初国除为陈郡。


是歲,長安亂,天子東遷,敗於曹陽,渡河幸安邑。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軍臨武平,袁術所置陳相袁嗣降。

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乃遣曹洪將兵西迎,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

汝南、潁川黃巾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眾各數萬,初應袁術,又附孫堅。二月,太祖進軍討破之,斬辟、邵等,儀及其眾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將軍,夏六月,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太祖遂至洛陽,衛京都,暹遁走。天子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


长安:古都

曹阳:俗名七里涧。又名曹阳墟、曹阳坑、曹阳亭。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二年 (前208),陈胜起义,遣周章击秦,秦章邯“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正义引《括地志》云:曹阳“即章邯杀周文处”。又《后汉书·董卓列传》:献帝东归,张济合李傕、郭汜与杨奉、董承战,奉、承军败,“天子遂露次曹阳”。

安邑:属河东郡。

武平:东汉置,属陈国。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元年 (196),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

袁嗣:查无考

曹洪:(?—232)沛国谯人,字子廉。曹操从弟。初从曹操起兵讨董卓,操为卓将徐荣所败,失马,洪以马与操,遂得脱。数从征伐,以军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后从征刘表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魏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明帝立,拜後将军,更封乐城侯,复拜骠骑将军。卒谥恭。

卫将军:官名。西汉初为将军名号之一,统兵征战,事讫即罢。文帝即位,拜宋昌为之,总领南、北军,始成为重要武职,其后屡典京城、皇宫禁卫军队。东汉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秩万石,位亚三公。开府置官属。

董承:(?—200)东汉人。献帝舅。为车骑将军。与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称受密诏以谋诛曹操,事泄被杀。

苌奴:查无考

汝南: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

何仪:查无考

刘辟:查无考

黄邵:查无考

何曼:查无考

孙坚:(155—191)东汉末吴郡富春人,字文台。少为县吏,曾镇压许生(一作许昌)起事。灵帝中平元年,从朱镇压黄巾军,拜别部司马。寻迁长沙太守,又镇压区星等起义,封乌程侯。后与袁术合兵讨董卓,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讨卓得胜,入洛阳,后至鲁阳,拥有大量部曲。献帝初平二年,攻荆州刘表,被表将黄祖部下射死。次子孙权称帝后,追谥武烈皇帝。

建德将军: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汉献帝封曹操为建德将军。

镇东将军:官名。东汉献帝时置,张济、曹操、刘备皆曾任之。三国魏时与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二品。位在征东将军下,一般不与征东将军并置。蜀、吴亦置。

杨奉:(?—197)东汉人。献帝时为兴义将军,与董承侍帝东归,郭氾遣将逼胁,奉与战,破之。为车骑将军,出屯梁。曹操徙帝都许,奉奔袁术,后为刘备所杀。

韩暹:(?—198)东汉人。献帝初山西农民军白波军将领。受杨奉、董承诱引,进攻李傕、郭氾,援救献帝,败还并州,途中为人所杀。

假节钺:东汉末、三国时期帝王特赐给权位极重的大臣的一种待遇。受此号者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节即符节,钺是专用于帝王仪仗的斧状兵器,两者都是象征帝王权威的信符。东汉献帝时曹操亦受此号,得以总统内外诸军。三国时、魏蜀皆有此号。

录尚书事:初为职衔名,始于东汉。当时政令、政务总于尚书台,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加此名义始得总知国事,综理政务,成为真宰相。魏晋南北朝多以公卿权重者居之,总领尚书省政务,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曹授用,位在三公上。或以二人以上并录,参录,又有录尚书六条、关尚书七条事等名义。

董昭:(156—236)济阴定陶人,字公仁。汉末举孝廉,除瘿陶长、柏人令。袁绍以为参军事。后归曹操,汉献帝建安三年,任河南尹、冀州牧。累迁谏议大夫、司空,军祭酒。为曹操谋画,使受魏公、魏王之号。曹丕称帝,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徙侍中。明帝时,进爵乐平侯,官至司徒。卒谥定。

: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由洛阳徙都于此。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为许昌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志》5-02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