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FanYueJin在2016年暑期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

凝心聚力 奋力拼搏  把青大建设成为一所富有活力的大学

——在2016年暑期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校长FanYueJin

同志们:

根据党委安排部署,我们用两天半的时间召开暑期干部学习研讨班。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查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面临的形势,研讨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十三五”发展规划,部署下半年有关工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

下面,我代表学校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校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发展以创新为本”的办学理念,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科学谋划中长期发展及“十三五”行动计划,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逐步实现了学校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出台了人才工作、资源配置、服务青岛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完成了教学科研单位调整工作,理顺了学科专业关系,优化了布局结构。成立医学部,设置了29个校级直属科研机构。按照“精简高效、科学规范、职责清楚、加强重点、创新发展”的原则,调整优化党政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直属单位设置,机关岗位压缩了20.4%,学院管理岗位增加了37%。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教学工作、教师评价、学术道德等四个专门委员会。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下放办学自主权,赋予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应该说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党委集体领导,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协调运行的、基本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治理框架。

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初步完成阶段性共享设备信息收集工作。完成全校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学校资产家底,规范资产账务管理,做到帐实相符。

理顺后勤管理体制,实现了后勤一体化管理。将各校区后勤管理职能进行合并,调配全校饮食、教室场馆、物业、能源、车辆、邮电通信、商贸等后勤服务和经营性资源,明确后勤服务保障范围。统一管理,初步建立起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分类管理的后勤管理一体化体系。

实现了财务统一管理。实行了新的学院预算拨款模式,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财务工作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安全保卫、图书、档案和医疗卫生等也都实现了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各自封闭、自成一家、不易统筹的局面,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实现了深度融合。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制定实施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意见。着眼于克服过度的行政化倾向、切实淡化“官本位”思想,着眼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对中层干部和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取消了干部身份管理,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完成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度。新提任中层干部51人,新提任科级干部152人,整个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本次干部调整中,我们让业务干部自主选择是否保留行政级别,学校80.6%的中层业务干部主动选择放弃行政级别,处级、副处级干部的概念逐渐淡化,在逐步取消和解决“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过度化行政”方面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干部队伍充实调整后,我们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班、研讨班,邀请邬大光、王卓君、宣勇、别敦荣等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广大干部对高等学校的使命,学校发展的愿景,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等认识越来越深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岗位分类管理,设置教师、教辅、行政、党务、工勤五个系列,教师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岗位,允许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师系列自行设置一类岗位。取消学校对教师直接工作量的要求和考核,下放考核自主权,由学院根据本学院具体情况提出基于分类的工作要求和考核办法。在分配上向学院倾斜,工资和全校平均绩效津贴全部由学校承担。学院完成学校下达的全部任务后,学校足额核拨到学院,同时下放分配自主权,由学院自主分配,学院的创收收入在分配上全部变为了加法。我们大幅度增加了特聘教授的数量,大幅度提高了特聘教授的待遇。新的特聘教授上岗及考核办法,学校委托校学术委员会正在制定过程中。实施这样的办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人才、劳动、学术、贡献等得到充分的尊重。关于职称制度的改革,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也正在顺利推进,我们争取今年十月份,全面启动新一轮的职称聘任工作。

另外,今年上半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我们引进千人计划、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首席教授9人,引进特聘教授20人,青年卓越人才48人,引进青年博士98人。积极组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泰山学者攀登计划、泰山学者青年计划人选申报工作。选派5名同志到地方政府挂职锻炼,5人初步入选青年泰山学者,1人入选第四批齐鲁文化英才。人才队伍的成长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四)学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次公布获得6项,最近又拿到国家社科基金翻译项目2项、艺术类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9项。上半年发表SCI论文813篇,SSCI论文17篇,获得专利授权214项。附属医院与海信集团联合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成功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亮相展出。代谢病研究院李长贵教授等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立项。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验收工作进展顺利。两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顺利通过专家组专项评估。

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至此我校已有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完成学位点自主调整工作,一级学科博士点由6个增加到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35个增加到4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由20种增加到21种,学位点的布局更加科学。启动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学校与31个学院(学部)院长(主任)签订学科评估责任状,各个学院都在认真进行学科建设的论证,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五)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新提高。招生工作顺利,今年一、二批共招收9090名本科生。招收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2212人。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仿真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2项。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各类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36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达到了160篇。成立正奇学院,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取得新成绩。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服务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融合,健全完善“三全六结合”育人机制。实施公寓园区“1+X”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党团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公寓社区阵地转变。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形成以课程建设、实践指导、孵化服务、队伍建设、赛事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完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强化就业市场平台建设,增建6个就业工作站和100个就业合作基地,推进末端就业向全端培养转变,实现就业指导贯穿育人全过程。

大学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组织开展“书香校园、学在青大”等主题教育活动,凝练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着力培育大学精神和师生共同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建设工程,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理想的好大学”征文等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200余项。

(六)加快基本建设和基础施设改造步伐,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医学教育综合楼主体已封顶,科技研发中心完成二层主体工程。完成了浮山校区与金家岭校区总体规划、文化艺术综合楼、浮山校区东院教学实验楼和金家岭校区西院教学实验楼三座楼宇概念性设计。完成了浩园综合楼规划选址工作,方案正在审批中。图书馆改造方案正在设计深化。金家岭校区东院规划设计工作正在与崂山区政府积极沟通。信息化及智慧校园建设进展顺利,投资近6000万的硬件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另外,我们投入近6000万元,对部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水电暖基础设施等进行维修改造,基建、后勤、学工、国资等部门通力合作,整个假期都在加班加点得干,开学后这些楼宇会以崭新的容颜呈现给师生。

(七)服务青岛工作扎实开展,省市共建工作为学校“十三五”发展注入了强大能量。服务青岛办公室正式成立,青岛市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已经进驻青岛金家岭金融财富区管委会,其他以服务地方为主要任务的青岛市标准化战略研究院、青岛市法治智库、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山东研究基地等研究院也已挂牌启动。二期省市共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十三五”省市共建青岛大学总体方案,共建经费10个亿。学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与软控集团共建的青大科技有限公司已全面启动。出台《关于加强服务青岛工作的意见》《服务青岛行动计划》,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市直各部门、各区市和广大市民的广泛支持。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扎实推进,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跨上了新台阶。今年上半年我们获批设立乌拉圭孔子学院,使孔子学院的数量达到3所。我们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顺利推进,双方的合作备忘录已经签订,下个月于永明校长访问蒙大,正式合作协议有望签订。我六月份率团访问了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卡罗林斯卡学院、以色列理工大学、海法大学等知名高校,我们将在科研和医疗方面推动实质性合作。另外,上半年我们招收留学生488人,派出学生53人次赴海外学习交流,学生国际视野得到提升。

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审计,切实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对19个单位21名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八十余个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安保处的同志加大重点区域安防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安全稳定大检查,排查隐患,强化整改。建立校警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加强与公安部门联系,优化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演练,安全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制定《关于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作用的意见》和《老教授协会科研基金暂行规则》,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了合唱、舞蹈、书法、摄影等10 个协会,丰富了离退休工作的载体,提升老干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校友工作深入拓展。基本完成广州、浙江、福建三地校友会准备工作。在2016届毕业生中成立年级校友会,为进一步做好校友工作储备了力量。建立立体式宣传架构,畅通母校与校友间的信息渠道。建立完善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相关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和筹资措施,社会捐赠额度稳步增长。

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13所台湾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人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人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九)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签订《2016年青岛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健全完善责任体系。组织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党员干部德廉和党风党纪知识学习测试。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完善基层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调整设置和党支部书记调整选任工作,共调整选任党支部书记380名。“两优一先”成绩突出,5人、2个基层党组织荣获省级荣誉称号。

宣传思想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改版学校中英文网站,提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的影响力,牢牢占据网络宣传主阵地。

坚持依法治校,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师生诉求表达渠道,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同志们,回顾上半年的工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在座各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心血和付出,借此机会,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

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理体系还不完善,治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一是在下放办学自主权条件下,职能部门定位还不准,有些部门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二是有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还是不够明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不够健全,还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三是个别部门的干部担当意识不强,遇到问题不是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而是能躲则躲,不敢担当。四是个别干部精气神不振,在其位不谋其政,存在混日子的思想,自己不干,但分管的工作却不让别人插手。五是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刚刚成立,自身建设急需加强,委员履职担责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六是学院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理事会等相关体制机制正在建设完善中,有些学院还没有形成决策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协调运行的工作状态。七是有些学院存在既想要权、又不会或不敢用权的问题,个别院长大局意识不强、眼界不宽、在决策中不会与人沟通,把握不住自己应该把握的权力边界,对如何发挥师生在政策制定、教学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民主参与作用还没有研究透。八是有些职能部门和学院都存在积极开拓意识不强,获取资源的能力弱,存在被动等靠思想。

(二)教学改革还不深入,“学在青大”还只是一种理想。去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出台了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统一了思想认识。但对于如何切实处理好成人与成才、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教改与学改、教学情景设计与学生学习评价的关系,还是停留在概念上,还缺乏系统设计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总体来看,口号高于行动,形式大于内容。对“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理解不深不透,通识教育到底怎么开展?多元、实践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研究院、历史与哲学学院、正奇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如何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综合发挥作用?这些学院和各个专业学院如何分工合作、协调运行?这些学院当前还没有系统的设计和行动。如何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完善学分制改革?如何一门一门的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把对学生开的每一门课程都建设为优质课程,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和课堂的育人主体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学院、系室和教师个人各是什么样的责任主体?各承担什么样的任务?等等。都还需要深入研究并切实加一解决。如果这次不进行系统的实质性改革,我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难以很好的完成,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也很难激发出来,这样下去,不可能形成“学在青大”的品牌。

(三)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学术氛围不浓,学术方面与对标的苏州大学差距还很大。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115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858人;附属医院现有专任医师1747人,高级职称人员82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566人。目前,我校有院士2人,国家杰青5人、千人计划7人、长江学者3人、中科院百人3人。从这些数字看,我们的队伍已经是一只数量和质量都很过硬的队伍了。

从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角度来看,我们获批104项,排在第84位;获得经费3618万,排在94位。苏州大学286项,排在第20位;获得经费1.37亿元,排23位。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在省内,山东大学403项,排名11位;中国海洋大学114项,排名74位; 31所高校进入亿元俱乐部,48所高校进入5000万俱乐部。医学部值得表扬,为学校贡献了65%。但不能骄傲,我们与一些医学院校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排名前100名高校中,资助率低于20%的高校只有8所,我们今年一共申报了625项,资助率是16.64%,与我们并列的江南大学是21.8%。前100名中,资助率比我们低的只有两所高校(郑州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排名89位,项目总数比我们少4项,资助率是30.49%。我们如果达到20%的资助率,就是125项,前进到60名左右。如果能够达到30%,就是187项,会排到40名左右。说明我们的学术潜力还是很大的。

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看,首次公布山师大24项,曲师大16项,济大15项,青大6项。这与青岛大学的学术声誉是极不相称的。

这个不能怪我们的老师。问题肯定是出在我们这些人身上。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出在我们领导大学、领导学院发展的机制体制上、方式方法上、政策激励上或者管理服务上?应该查找深层次的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四)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还没有形成,人文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等有待提高。所谓文化,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大学文化本质上是大学的习惯、大学的风气,是一套较为固化了的大学的行为规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诉求、行事风格和行为习惯。青岛大学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又如何培育这种文化?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意志品格、学术追求、社会责任与社会良知等是青岛大学必备的文化元素。我们距离这一系列品质显然还有很大距离。我们甚至于缺少对事业起码的热情、激情,缺少精气神!

我说过:“标准一降低,满眼是成绩;标准一提高,到处是问题。”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解决不了。我们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问题本身不是否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才能发展。这就是事物的基本发展规律。

三、凝心聚力,将青大建成一所充满活力的大学

学校政研室在微信圈里正在开展“理想的好大学”讨论,我在这个圈里潜水,偶尔也发声点个赞,但我是个忠实的读者,我向大家学习了不少东西。我想,建设一所“理想的好大学”需要许多条件,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能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青大人不懈的奋斗!我们当前这一代人能够做到的,应该首先把我们青岛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充满活力的大学!充满活力的大学、成熟的大学、理想的好大学是否就是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轨迹?一所大学如果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没有奋斗精神,没有精气神,恐怕是什么样的理想也实现不了。

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获奥运冠军,在她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的就是一种不服输、不服气、不放弃的精气神!青岛大学要实现战略目标,实现神圣使命,也必须有一股精气神!

(一)完善治理体系,深化机制改革,使每一个部门、单位和学院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学在权力的纵向配置上,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模式:一就是科层制直线型模式。这种模式下,职能部门主导学校发展一切事务,学院基本上就是一个执行单位。二是事业部制类型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职能部门和学院共同治理,职能部门着重于宏观层面,学院有一定自主权。三是牛津、剑桥式的独立联邦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学院办大学,学院有充分的自主权。

这三种模式,科层制结构效率高,基本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对一个相对简单的组织来说效率高。我们过去绝大多数高校就是采用了这种模式。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科层制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性。现在多数高校都在进行内部改革,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主要是从直线型向扁平型模式转变,力图构建一套新的治理体系。也有个别学校在尝试第三种模式。进行这项改革,目的是重建院校关系,重建治理体系,下放办学自主权,让学院有更大的权力去配置院内资源,从而激发学院及学校的办学活力。

从我们学校的情况分析,我们过去的管理模式基本上也是科层模式,管理重心很高,学院基本是执行机构,较大点的支出都要学校批准,几千块钱的开支都要校长签字,全校统一280的教学工作量,统一的绩点积分办法评价和分配,学院等、靠、要,没有活力,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学校党委下决心要推进校院办学体制的改革,下放自主权,我们在争求意见稿上列了25项下放的权力,目的就是要使学院逐步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主体。

下放自主权,激发学院活力,我看可以借助政府的改革思维,试行责任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行政管理就是效率至上。保障行政高效运行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机构设置、职责设定、协同机制。因此,要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职责,执行权力清单制度,划清部门权力边界、强化部门责任担当。职能部门权力和责任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研究制定政策、宏观调控、监控考核、对外联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要避免权力冲动。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不能不用权力,不能滥用权力,不能随意干预学院。学院的活力能否激发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说,职能部门很关键。对学院是否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开出负面清单,明确学院哪些是不能做的,除此之外学院都可以做。

对学院来讲,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用好了,肯定能激发教职工的奋斗激情,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实现学院的又好又快发展,权力用不好,可能不但不能促进发展,可能会形成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甚至会贻误学院的发展。如何利用好办学自主权,激发内部的办学活力,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是每一个学院班子,特别是院长书记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假期中单独分别举办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培训研讨班要解决的问题。

制度再完美,也要靠人执行。学院搞好搞不好,最关键的还是人,主要是院长书记。我希望各位院长书记要精诚团结,密切配合,要坦诚相见,密切沟通,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要学会发扬民主,在行使权力时要认真倾听教职工的意见,真正把权力用好,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奋发有为、蓬勃向上、充满朝气的学术组织。

(二)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历史使命,使每位干部都成长为优秀的管理者和教育家

我们提出立足“三个着眼于”,打造“五型”干部队伍。能不能建立这样一支队伍,是我们能否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关键。

要围绕提升“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的能力、抢抓机遇的能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的能力、对外沟通协调的能力”四种能力,组织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要加快组织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海外培训计划、实践锻炼计划、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等,促进干部队伍加快成长。要通过培训,使干部拓展国际视野,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学术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能够正确地分析判断形势,善于抓住改革发展重大机遇,善于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分管的部门放在国家大局、学校全局中去谋划,善于多渠道获取办学资源,为本学院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开放空间,为师生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我们已经赋予中层干部很大的管理自主权,让大家尽情展现管理风采,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保障,从而促成办学目标的实现。我想,校领导要少插手中层干部应该干的事,多做顶层设计;中层干部要少干预科级以下干部的事,多去争取资源;科级以下干部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决做好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出格的事,养成独立处理事务的习惯,不是例外情况,不要事事汇报请示,没必要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职责范围内、制度允许、不违反原则的事完全可以自主决定。一定要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一定要为那些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工作有魄力、有热情、有干劲,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干部脱颖而出创造环境。

同时要健全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干部成长起来,不容易,正是因为不容易,更要监督好,这是对干部及其家庭最大的保护。因此,要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一个领导干部如果长期缺乏管理和监督,就难免出现问题。要通过集中谈话、个别谈话、警示教育等形式,对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这才是我们的干部队伍焕发活力、健康成长的制度保障。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充满激情地工作是事业成功之道,也是长寿秘籍。我总结张嗣瀛院士、潘懋元先生等人的人生经历,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地投入所从事的事业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造就是他们的长寿秘诀。美国戴维·霍金斯博士也提出一个观点:“意念影响健康”。他研究发现,人的意念振动是有频率的,从0到1000不等,如果振动频率在200以上就不生病。长期用大脑思考的人不易生病,同样,如果面对工作,喜欢抱怨、指责,不断指责别人过程当中就消减自己很大的能量,这些人容易消极而得病。

(三)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调整政策,激发动力,使每位老师都成长为优秀的学者

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院,有很多影响因素,但我看关键点就四条,“思路、人才、资源、氛围”。就我们学校人才队伍来看,要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既要靠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更要靠我们现有人才队伍的成长,后面这一点,更带有根本性。我们现在有2200多人的教师队伍,其中2000多名是中青年教师(56岁至60岁的只有160余位),只要这些人人人都成为优秀人才,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教师,一流教师需要不断的培训培养。教师的培训培养既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过去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只注重了干部的培训培养,而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师培训培养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培养,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有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绝不使任何一位教师掉队,要使所有的教师都成长为优秀的学者。

教师培训培养要制定长远规划。要真正研究教师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不仅要重视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培养,更要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训培养,注重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品格气度的培训培养。要使青岛大学的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德艺双馨的学者。教师培训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层面,要建立学校培训、学院培训、学科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

要坚持本校培训与离岗培训并举。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提升学历学位,参加国内知名高校访学或海外进修培训。坚持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相结合。要紧紧瞄准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坚持瞄准一流,追求卓越。附属医院在今年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过程中,邀请“中国最美女医师”张默道教授及她的学生、学生的学生,老中青5位医护人员,讲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讲个人体会、个人经历,受到热烈的反响。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要关心和爱护青年教师,要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各学院、各学科要安排特岗教授、老教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传授教学科研经验,帮助其制定教学科研计划,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尤其要要发挥离退休老教授的作用,鼓励引导他们培育后学。要设计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如教学大纲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引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加入科研团队,培养团队意识,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自由探索,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

各学院、各学科要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体现人文关怀,尊重教师选择,多一些贴心的服务,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术、专注于教学、专注于研发。我们实行教师分类,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三类,各学院要对不同类型的老师,规定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要求,就是要让老师根据自身特点统筹安排、自由选择,切实发挥每位老师的优势和特长,擅长教学的,多承担一些教学任务,擅长科研的,让他安心搞科研,在学院层面,就是要提倡团结协作,发挥集体作用。职称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都要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教师自身的成长,促使广大教师自由发展,成为优秀人才。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国梦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成为学校最具活力的群体,为青岛大学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还体现了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立德树人”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在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塑造和品格的养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就是要在人的心里撒下智慧和德行的种子,使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们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洒向学生心中的种子”。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大学教育从小处看,决定了这所大学的基本价值、基本道德;往大处看,决定着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价值、基本道德。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我们才刚开了一个头,后面还需要很细致的工作、很扎实的举措。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拿出实实在在的学分制、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学生评教等方面的改革举措,扎扎实实落实好“三全六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要组织教师大胆开展教学改革试验,鼓励和引导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赋予教师搞教改实验的自主权。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将选专业、选课程、选教材等权力还给学生,逐步实现学生学业的“私人订制”,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自我激发内在动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我们要通过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环境,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把学生的心灵唤醒,价值感唤醒。要经常性地开展工作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拓宽工作平台和工作领域,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学生组织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和带动学生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好学生会、社团、班委、团支部等平台,努力营造和树立“学习第一”的氛围、“学在青大”的氛围。

(五)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让各级党组织充满活力

今年上半年,省委巡视组对30余所高校进行了专项巡视,发现高校普遍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建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对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深入思考,在新形势下,怎样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如何将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党委常委会在暑期放假前专题研究了党建工作,部署开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见》《加强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作用的意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成才的意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意见》《加强中层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意见》《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9项党建制度的制定工作。各承担单位要加快制定完善。要通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充满活力的青岛大学提供切实的政治保证!

同志们,只要我们做好以上工作,让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追求卓越,让干部、教师、学生的活力充分激发,让所有资源的活力得到有效发挥,青岛大学一定会活力四射,一定会勇往直前,一定会无往不胜。面对神圣的大学使命和社会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尽快把青大建设成为一所富有活力的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 | FanYueJin在2016年暑期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