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被“误读最深”的4字成语,99%的人错而不自知

楚汉之争,韩信率兵攻赵。


彼时,韩信手中只有3万余兵马,而赵国号称有20万精锐大军。


双方在井陉对峙。


最后,韩信出兵,以少胜多,大败赵军,并且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极具“欺骗性”的成语——背水一战。


《史记》中记载,韩信获胜之后,手下人心中疑惑,就问他:兵法上说,排兵布阵要“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一定不能背水列阵,结果将军这么干了,而且还大获全胜,这是个什么道理?


韩信听后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只说了一句:兵法上不是还说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嘛。


于是,后世就很容易把“背水一战”当成“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真相并不是如此,在韩信“以少胜多”背后,另有玄机,而这个“玄机”,就是《孙子兵法》中被误读最深的一句话。


一、哪有什么“以少胜多”?不过是看透了“人性的弱点”


我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背水一战”,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故事:韩信在水边列阵,如果不想被敌军冲杀到水中,士兵们只好奋勇杀敌,于是获胜。


而真实的“背水一战”,确实步步为营,一步一步预判着对方的预判。


当时,韩信灭魏王豹,顺手收拾了复国不久的代国,一路向赵国奔杀而来。


赵王歇很着急,主帅陈余对此却并不放在心上,毕竟韩信只有3万兵马,自己这边却有20万大军。


不过,战争向来重来不确定性,从来不是简单的比较双方人数多寡,更多的时候,统军将领的智勇谋略更加重要。


彼时,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给主帅陈余献计:


韩信气势汹汹而来,锋芒锐不可挡,但他也有缺陷,就是长途奔袭,粮草供给跟不上。


井陉道路狭窄,你给我3万兵马,我绕到韩信军后方,切断他的粮草,你只要闭门不出,如此,不出两天,就可将韩信人头献上。


现在来看,李左车的计谋确实切中要害,毕竟,李左车本人也是一个很善于作战的将领,据说中国象棋中的“车”指的就是李左车。


无奈的是,作为儒生的陈余并不听信李左车的计谋,而是说了一句迂腐的“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韩信派间谍打听到陈余不听李左车的计谋,这才开始安排出兵。


接下来的“背水一战”,其实可以拆分成3步来看:


第一步:在出兵前一晚,韩信悄悄派出一支2000人的轻骑,让他们带着红色的汉军旗帜,绕到赵国都城背后,听令行事。


第二步:天亮之后,韩信率军渡河,预留2万人在河边列阵,韩信亲自率不到1万人上前叫阵作战。


赵军一见韩信的做法,忍不住生出轻视之心,兵法说了,切记沿河布阵,毕竟后无退路,被敌人一冲,就会被赶进河里。


赵军派了几万人出来,韩信不敌,且战且退。


退回到河边之后,韩信所有兵士合兵一处,继续向赵军冲击,赵军毕竟人多,眼看韩信就要落败,辎重散落一地,甚至帅旗都被砍倒——古代作战,主帅稳坐中军帐,不能轻出,如果帅旗被砍倒,就意味着兵败如山倒。


看到韩信即将兵败,守在城中的赵军也忍不住杀将出来,毕竟这到了争抢军功的时刻。


第三步:赵军守城将领都冲了出来,这时候,前一晚派出的2000人队伍悄悄攻入城中,将汉军的旗帜插上,立刻大喊:赵王歇被擒,赵国败了。


正在冲锋的赵国士兵听到呼喊,回头一看,登时大惊,城头插满了汉军旗帜,他们匆忙就想回身去夺回都城。


赵军心神涣散,韩信军在背后追杀,如此一战,韩信大胜。


韩信取胜之后,有人将广武君李左车绑着押了上来,韩信亲自为他解绑,并客气了一句:多亏陈余没听你的意见,不然现在被绑在这里的,就是我了。


韩信的这个做法,就有一些“表演”的成分了,毕竟当初如果陈余听从李左车的建议,他就不会出兵,或者干脆退兵。


这就是《孙子兵法》一开始就教人的“计篇”:计算双方各项实力对比,能取胜再打,打不过就不打。


不过李左车也是聪明人,他知道韩信是想收纳自己,以显示自己的大度,于是他也乐意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二、《孙子兵法》中被当成“口头禅”的4个字,其实读错了


韩信将自己取胜的原因,说成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他掩藏了真正的原因,就是他对人性的揣测:无论是兵败,还是散落辎重财宝,就是要引得城中的赵军都出城。


毕竟,“逐利”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的弱点”。


而韩信没有说出获胜的另一个原因,其实是《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以正合,以奇胜”。


这句话后来被凝练成一个4字成语:出奇制胜。


这4个字,后来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但其实,或许99%的人,都读错了,而且错而不自知。


因为现在大家在说出“出奇制胜”的时候,心里想到的,一定是想一个“奇谋”或是“奇招”,一招制敌。


如果基本面都已经确定了,我们必输无疑,这时候,无论用什么奇谋巧计都是没有用的,因为——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计谋是最无用的东西。


《孙子兵法》中说的“出奇制胜”,太容易被误解了。在这里,“奇”,不是“奇谋巧计”的奇(qi),而是读“奇(ji)”,奇数的奇。


“正奇(ji)”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阴阳”一样,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所以《孙子兵法》中,说的是: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而曹操在注解《孙子兵法》时,解释地非常清楚: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也。


根据曹操的解释,“正奇”其实是一个先后或是明暗的概念,明面上的就是“正”,背地里的就是“奇”。


双方作战,都是明面上打得火热,最后,就看谁手中还有“奇兵”,出奇制胜。


这样再来看韩信的“背水一战”,就能看出韩信的用兵如神和“奇正转化”。


刚开始,派出去的2000人轻骑是“奇”,剩下的兵将是“正”。


渡河之后,韩信又分兵作战,留在河边的2万人和昨晚派出去的2000人是“奇”,韩信亲自率领出去作战的士兵是“正”。


等到韩信败退回河边,所有士兵合兵一处,这时候韩信手下正面作战的士兵都成了“正”,只有绕到敌后的2000人是“奇”。


对赵军而言,派出城作战的士兵都是“正”,留在城中守护的士兵是“奇”。


韩信要做的,就是把赵军的“奇兵”引出来。


等到赵军全部出城,进攻韩信,这时候,赵国手上已经没有“奇兵”,而韩信还藏了一支2000人的“奇兵”——这才是取胜的关键。


所以,这才是“出奇(ji)制胜”。


三、结语

贪求“奇谋巧计”,也是人性的弱点。

所以,才有了“出奇(qi)制胜”的说法。


回归到《孙子兵法》本身,“奇正”的说法,其实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永远要留“奇兵”在手上。


读懂了这一点,或许,人生就会多一些从容。


遗憾的是,在作战中,韩信精通兵法,知道“出奇制胜”,但到了最后,在面对刘邦时,他却是进退失据,最终被杀死在未央宫中。


成为“淮阴侯”的韩信,为何就忘记了,永远要在手上留一支“奇兵”的智慧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子兵法》中被“误读最深”的4字成语,99%的人错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