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学

用教材教,是教学常识。那么,实际教学当中,情况又怎么样呢?

一、教学在教材之前

下图是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一道复习题。

题目要求先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再竖着看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横着看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实际教学当中调整了顺序。教学过程如下:

师出示空白表格,指着8+3下面的空格,问:这里该填哪道算式?

生:是填8+4。

师:为什么要填8+4呢?

生:因为老师您看,第一列是9加2,9加3,9加4……一直写到9加9。都是9加几,而且从上往下看,加的数越来越大。所以,第2列都是8加几,写完8加3,就是8加4。

师:她的方法是什么?谁听讲好,再来说一遍?

生:她说,先看第1列,中间有规律,再填第2列。

师:先看第1列,也就是怎样看?

生:竖着看。

师:竖着看,找规律。再按照规律,填算式,好办法!

师带领学生从上往下填完第2列。指着第3列第1个空格,问学生:这里应该填什么?

生:填7+4。

师:为什么要填7+4呢?

生:因为这一行前面有2个算式,9+4和8+4,那么横着看,这里就该填7+4。

师:她说怎样看?

生:横着看,这一行都是加4,写完9+4,再有8+4,最后就是7+4。

师:看来,要想知道填什么,我们可以竖着看找规律,还可以怎样看,找规律?

生:可以竖着看找规律,也可以横着看找规律。

在知道找规律的方法之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空格中算式的填写。

师:表格都填完,回头看一看。刚才,我们是怎样填表格的?

生:可以竖着看,也可以横着看,找到规律再填算式。

生:老师,我们还可以斜着看。9+2,8+3,7+4,前面一个数多1,后面一个数少1。

师:所以,斜着看,如果算式在一行,还会有什么关系?

生:得数都一样。

师:比如最外面一斜行,都是等于几?

生:都是等于11。

师:所以,如果算式斜着看在一行,只要知道一道算式等于几,其他算式用不用再计算?

生:不用算!

以上教学,改变教材中预设的练习顺序为根据规律去填算式,用问题解决驱动规律探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效果较好。

二、教学在教材之后

鉴于教学水平有限,在实际教学当中,也常常存在对教材编排意图后知后觉的情况。

还是,这一课时。

在以上题目之后,是第3题:要求把得数是11、12、13……18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再到第4题,如下图所示。

第4题正是对第2题,从表格中斜着看发现规律的进一步应用。

只是第3题,可以交换加数,一组一组写,第4题,按照一个加数变小,另一个加数变大,或者一个加数变大,另一加数变小的顺序一一列举。如果第2题,在这一点上有所发现,有所体会,那么,到了第3题,再到第4题,则就可以由学生依照已有发现自主完成,再集体交流,予以表达,并通过表达实现认知强化。

周日,听吴玉国校长讲一年级数学,称一年级数学都是高等数学。因为每一节课都隐藏数学思想与方法,直接关乎后续学生数学的体验以及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与情感。联系书中例题,再到习题,又有更深的体会。

用教材教,现状是有时能够灵活应用与整合,此种我称为教学在教材之前;有时又只有在课堂生成之后,才体会到教材编排的良苦用意,相对而言,此即为教学走在教材之后。希望前者越来越多,后者越来越少,提醒自己当抱持“每一题都是例题,每一课都是新课”的态度,并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