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今年大三,嘴上一直挂念着要跨考考研,本科土木工程,想跨考心理学。迟迟没见他行动,昨天跟他一起吃饭,我问他:你不是要准备考研吗?你选好学校买好参考书了吗?
他说,还没。
身为姐姐,我又开始跟他唠叨了一番,"马上就五月份了,很多人已经选好学校,我专业的学妹,英语单词都背了几遍了,参考书也看完了一遍了,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
不说每年报考人数几十万的上涨,即使国家号召扩招的形势下,也只是部分理工科医学专业人数扩招,其余学科国家线都在上涨。况且国家线只是一个参考,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复试分数线,单纯的过了国家线,很可能无缘复试。
我问他:你选好学校了吗?既然想跨考心理学,选好去哪个省,去什么水平的学校了吗?
他的回答让我很无语:“我想去一线城市发展,以后收入更高,会考虑广州的学校吧,找个不怎么难就能考上的,有没有这种?”
换言之,就是有没有那种不怎么需要努力就能考上的学校?
我傻眼了,2020年的大环境下,有这种想法属实有点天真。
不怎么努力,连国家线的过不了。
哪里会有不怎么努力就能考上的学校呢?
分析下他的基本情况和考研意向,双非本科,工科跨考,六级没过,想去一线城市,跨考文科类学科。
众所周知,因为一线城市的地域优势,即便是非985非211院校,各专业每年也是神仙打架。再者跨考,要重新接触一个学科,远没有本专业同学的优势大,作为高中理科生,学政治也会比较吃力。
考研,大部分人考虑的是报录比以及录取分数线,会选择一所相对而言,难度不会太离谱,且有机会录取的院校。很少有人会先定义,要考一所不怎么难不怎么需要努力的院校。
虽是亲姐,但当他说出这种想法后,我还是想劝退,直接就业或考公可能更适合他。
1.考研的风险大,一旦选择,就是一场博弈,没有谁敢保证百分百赢。
2.考研的时间成本高,大部分备考时间都持续半年以上,可能会错过暑假的实习机会,应届生校招机会等。
3.考研的身心成本,大部分人的备考,仿佛回到了高三,晚睡早起是常态,精神高度紧张,学习任务重,竞争压力大。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学生,普通家庭,普通本科,没有高智商高学历,不吃苦想躺赢的人生是不存在的。考研自习室那么多人埋头苦干,很多人脱产背负压力二战,哪有人得到的毫不费力,往往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如果没有明确考研的初心,不想吃考研的苦,只是想打打酱油尝试尝试,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的同学往往坚持不到最后,不是准备放弃,就是在准备放弃的路上。
况且,读研也并不是想象中美好,论文不易,发表更难,延迟毕业也有可能,也有人毕业就失业,高不成低不愿就也会迷茫难过。作为一个已经入坑的人,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我很担心能不能正常毕业。
如若毕业后直接就业,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打拼事业两三年,并非就会比读研差。
不管你是否选择考研,记得权衡利弊,莫忘初心。如果你一旦决定入坑,就不要再彷徨害怕,考研就像一场战役,纵使前路刀光剑影,也要迎难而上,坚持到底!
作者:旷野,一个争取不当废柴的废柴老学姐,记录日常,分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