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我自己—95相信努力是有益的,进入良性循环

十一月份还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心理咨询师,结果进入了十二月份就开始不怀疑自己了,这种感觉真美妙,这大约就是我之前跟代老师探讨的从0到0.1状态的改变吧。今天读温尼科特《人类本性》时,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在没有学习心理学之前,我是安静不下来的,或者说我喜欢那种分裂般的安静——喜欢在重要节日或者重大狂欢活动之后戛然而止的安静,喜欢那种分裂感,喜欢那种从这个极端切换到另一个极端的刺激感。读了温尼科特之后,我才明白这是没有完成安静和兴奋状态的逐渐整合。

所有这些让我们划分出两种状态,即安静和兴奋。儿童把母亲当作一个既关心“我”,同时也是一个提供她的一部分来喂养“我”的人,这逐渐取代了对客体残忍的本能“攻击”。关系中安静和兴奋逐渐整合。我们开始认识到一个现实,即:这两种状态构成了与母亲一人之间的全部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发展中的抑郁位态”。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包含了婴儿内疚的感觉,以及由于他们自身本能的或兴奋地元素而产生的对关系的关注。——温尼科特

通俗的结论就是:安静+兴奋+内疚+对关系的关注=抑郁位态。

在安静和兴奋之间整合,不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而是有着灵活适应性的体验;因为小婴儿在母亲喂养的不及时会让小婴儿产生攻击性,所以这时候小婴儿内心是有着内疚感的,然后在关系的关注中达成健康状态,即抑郁位态

我自己觉察自己的童年成长,抑郁位态还算是健康,但是因为过于关注与母亲之间的二元关系,这攻击本能有些固化,释放不出去,所以在安静和兴奋地两级之间摇摆。

可能很明显的是,人类的婴儿难以承受内疚的压力和恐惧,这些内疚来源于对这样一个事实的认知:自己原始的、残忍的,本能的爱里的攻击性观念是直接指向其所依赖的(有情感依赖的)母亲的。此外。孩子还没有能力来利用父亲进行干预,父亲的干预可以让本能的想法安全些。这一阶段中生命所固有的克服困难的方法来自于婴儿发展处修复的能力。如果母亲掌握着情境,并且每天如此,那么婴儿就有时间区分出本能体验中的丰富的想象产物,并且拯救一些感觉“好”的、支持性的、接纳性的以及没有伤害的东西,通过这些来想象修复了对母亲的损害。在日常的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中,这样的“伤害-修复-完善”总在发生,并且逐渐开始相信努力是有益的,并且能够承受内疚,因此也可以自由地、本能地去爱

由此得出公式:

伤害+修复+完善=相信努力是有益的

相信努力是有益的+承受内疚=自由地、本能地去爱

是啊,小婴儿在原始的本能里释放的攻击性对母亲是有伤害的,但在母亲持续的个人关怀之下,婴儿克服困难发展出修复的能力,并不断完善这种能力,他由此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益的。并且在跟母亲亲密的互动中,虽然发出攻击让母亲受到损害,但也能修复,并不断完善,这中间也是包含着一些内疚,当然这是健康的,于是发展处自由地、本能的爱的能力。

我深有体会到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我跟母亲的互动还算是比较健康,发展出了这种相信努力是有益的,但是却有着自己无法承受的内疚——因为母亲不断的向我表达:我欠她的,永远也换不清的情债,因为换不清,所以我干脆不想还了。母亲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你够好的了!

成功的修复行为和想法的结果是,婴儿变得更大胆,允许有新的本能体验;压抑有所缓解,也让本能体验变得更丰富。因此,在接下来的消化和冥想阶段有一个更大的任务,然而如果婴儿能幸运的持续拥有母亲的关爱,修复的能力就会变得更强大,本能体验也会迎来更大的自由度。事实上一个良性循环建立起来了,形成了婴儿生活中一个重要时期的基础。

概括的说就是:大胆+新的本能体验+更大的自由度=良性循环

必须说心理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在代老师的支持下,变得勇敢的探索,先从学习上进行探索,然后理论学习了那么多之后,代老师说你不能光学理论,还要进行咨询实践。于是从一对一咨询师练习开始,从一开始接不住来访的攻击,每次咨询前两三天都睡不着觉,调动全部的知识储备来应对来访的攻击,然后一个案例一个案例的接受督导,慢慢地变得形成结构化的咨询思路。

而有了这些体验积累之后,我开始变得更大胆,越来越不怀疑自己的咨询能力,允许自己无力,允许自己慢一些,允许有新的本能体验;然后也带着更大的自由度,始于觉察,终于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我相信,我可以从0.1完成到1的转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为我自己—95相信努力是有益的,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