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8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33天)

英语学习


Once, there was an old man, who was broke, living in a tiny house and owned a beat-up car.

He was living off of $99 social security checks.

At 65 years of age, he decided that things had to change.

So he thought about what he had to offer. His friends raved about his chicken recipe.

He decided that this was his best shot at making a change.

He left Kentucky and traveled to different states to try to sell his recipe.

He told restaurant owners that he had a mouthwatering chicken recipe.

He offered the recipe to them for free, just asking for a small percentage on the items sold.

Sounds like a good deal, right? Unfortunately, not to most of the restaurants.

He heard NO over 1000 times.

Even after all of those rejections, he didn't give up.

He believed his chicken recipe was something special.

He got rejected 1009 times before he heard his first yes.

从前,有一位老人,他身无分文,住在一所小房子里,拥有一辆破旧的汽车。

他靠99美元的社保支票过活。

65岁的时候,他决定一切都要改变。

所以他想了想他能提供什么。他的朋友们对他的鸡肉食谱赞不绝口。

他认为这是他做出改变的最好机会。

他离开肯塔基州,到不同的州去推销他的食谱。

他告诉餐馆老板,他有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鸡肉食谱。

他免费向他们提供菜谱,只要求在出售的商品中占一小部分。

听起来不错,对吧?不幸的是,大多数餐馆都没有。

他听到不超过1000次。

即使在所有这些拒绝之后,他也没有放弃。

他相信他的鸡肉食谱很特别。

他被拒绝了1009次才第一次听到“是”。


With that one success, Colonel Hartland Sanders changed the way Americans eat chicken.

Kentucky Fried Chicken, popularly known as KFC, was born.

Remember, never give up and always believe in yourself in spite of rejection.

哈特兰·桑德斯上校成功地改变了美国人吃鸡肉的方式。

肯德基,俗称肯德基,诞生了。

记住,永远不要放弃,即使被拒绝也要相信自己。

美文阅读笔记

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传扬千古的诗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王昌龄竟是为人所杀。杀他的是亳州刺史闾丘晓。闾丘晓后来因为贻误军机被宰相张镐处死。相传行刑时闾丘晓曾经为自己求情,“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中尚有老人需要赡养,请求饶命。张镐便反问闾丘晓:“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读到这则史料时,我正坐在牛津某个教堂边的咖啡馆里继续我的艺术史研究。我原本只是想了解王昌龄的诗境三论(物境、情境和意境),却无意中读到这个悲伤的故事。“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心仿佛被刀子扎了一下,眼泪不禁浸湿眼眶……

人心未必装得下上帝,但一定要装得下人。看街上车来车往,人类若想完成自我拯救,首先得有一颗生而为人的同理心。

㈡我进过不少作家的书房,从冰心、孙犁到贾平凹,我相信那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格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的化身。


  20世纪80年代,我经常去孙犁先生家玩。他的屋子里基本没什么装饰品,特别干净、清静,和他的文章一样。


  孙犁先生书房的桌上放了一个天青色的瓷缸子,纤尘不染,装着清水,里面放着十几颗雨花石,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他的桌下永远有一摞纸,别人给他寄杂志的信封,他绝对不会随便撕掉,都是拿裁纸刀裁开,反过来叠起来放在脚边,给人寄书的时候包书用。这种整齐、勤俭、有序,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跟人的精神、气质、文风是一致的。

㈢朋友曦曦失恋了。


  前男友开始对她很好,两个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她以为会一切顺利,可男友的前女友突然从国外归来。那以后,男友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对曦曦越来越冷漠。


  以前无论如何下班都要和曦曦一起回家的他,现在总是想着法儿找理由玩消失。她找男友质问,没想到他对曦曦说,我不可能和你结婚了。曦曦不甘心跑去闹,情绪太过激动,还生了一场大病。


  曦曦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经历这一切。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工作、不出门,每天都在想背叛了自己的男友。


  “是我的问题,才爱上了这个男人。”“一定是我不够好,才没能把他挽留下来。”“我真是没用,面对另一个女人毫无竞争力。”她边想边哭,几乎崩溃。


  对于曦曦的遭遇我深感同情,但我很想告诉她,这真的不完全是她的错。向内攻击自己,是导致抑郁最大的原因。


  当我们失恋、离婚,或者遭遇事业上的失败,我们都会去反思自己。这原本是一件好事,让我们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可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怪在自己身上,我们不但不能从中获得益处,反而会变得更加痛苦焦虑。


  除了疯狂的自我攻击,让我们心累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度的自我加压。


  从我们记事开始,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家人的期待。你是否对下面的话无比熟悉:“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然爸爸妈妈会很伤心的。”“你这样做,怎么对得起我们?”“我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


  我们所爱之人不断向我们倾诉他们对我们的付出,我们也不自觉地把别人的要求加在了自己身上。后来,不仅仅是对父母,对于其他人我们也变得不会拒绝。


  你不断对自己说,“我必须要做这件事,我一定要做好。”“如果我做不好,对不起老板,对不起父母,耽误了孩子。”“我不想让他们伤心,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当你所做的事没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时候,过度自我加压的你,可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爱你的人,的确为你付出过,但我们回报他们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真的不用对得起所有人,但要对得起自己。你不用害怕辜负谁,但别辜负自己。


  人,总是会被我们经常接触的事物限制,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可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会遇到那么多悲剧。


  人生总有坎坷,但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极端的失败和极端的成功一样,只有极少数人才可能遇到。


  很多时候不是生活累,而是你自己让自己心累。不是生活在逼你,而是你自己在逼自己。


  无论生活多辛苦,记得别让自己“心苦”。

㈣165块赊账


  2018年11月末的一天,给一摞书扫完码,卿松说:“都打6折,一共165块钱。”


  中年男人掏出手机,发现没电关机了。他翻找衣兜,身上的现金不够。卿松看看书,又看看男人,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男人想了个办法,他先把书拿回去,回家给手机充上电,再转账到书店的微信上。卿松痛快地答应了。他给那6本关于法国艺术史的专著捆上绳,目送男人抱着这摞书出了门。


  直到半小时后,被太太邓雨虹抱怨前,37岁的卿松都没意识到这一单有什么问题。豆瓣书店每天销售两三千块钱,毛利率约20%,还要扣除房租、水电费、店员工资各项成本。如果165块不到账,小半天就白干了。


  “他说打钱,就肯定会打的嘛。”卿松嘟囔着。他性格温暾,有张圆圆的娃娃脸,小个子,是个好脾气的中年人。卿松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好像从不会为什么事发怒起急。“放心吧,会到账的。”


  豆瓣书店已经开了14年了,小店一直开在北大东门1公里外的一处小屋中,主营人文社科类打折书。这一度是个赚钱的生意。在2009年年底,卿松抢到一大批上海出版集团的清仓库存——《洛丽塔》《屠格涅夫文集》《论摄影》……这些市面上稀缺的书,大批量出现在书店里,还打5折。


  在那几个月,每天傍晚上新书时,北大、清华的学生都跑到书店里,守着两张桌子拼成的新书台,一包书传过来,大家争抢着拆开牛皮纸,好第一时间抢占自己想要的那一本。


  在行情最好的时期,豆瓣书店每天能卖6000多块钱,这让卿松凑够一笔首付,夫妻俩买了一个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


  转折点是2010年,京东“6·18”特价活动那天,连豆瓣书店的店员都守在电脑前抢一套半价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实体店的衰亡自此开始。五道口附近一度赫赫有名的品牌书店都消失了,留下的几家,也都生存在倒闭的阴影下。


库存书中寻宝


  2003年,22岁的卿松刚到风入松书店打工时,看起来怯懦、内向。他出身农村,家里很穷,上小学时在城里亲戚家寄宿,却一直被当校长的姨父家暴。在学校、在家,姨父毫无来由的打骂,让他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放学后,卿松孤立无援,一个人藏在安静的学校厕所里,挨到饭点才回家。读书时,卿松总拿着一本盗版的路遥的《人生》来回翻:“举着一本书,别人就不来打扰你了,实际上什么内容我都没看进去。”


  来到北京,他在北大朗润园里租了一个大杂院的单间,一边泡图书馆,一边在北大南门外的风入松书店打工。


  当时风入松的经理是卢德金,对店里各种图书如数家珍,拿起一本书,从译者、出版社、责任编辑到版本区别都能讲上半天。


  有一天,卢德金路过“科普”书架,随意地从角落里抽出一本《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怎么放这儿了?”卢德金问。没有人回答,书放在这儿一年多了,从没人买。现在卿松知道,这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经典著作,分析科学研究中的范式演变,应该放在“科学哲学”,至少放在“哲学”架子上。“摆出去看一下。”卢德金随手把书交给卿松,让他放在新书台上。《科学革命的结构》此后一直被留在推荐位,一年卖出了五六十本。


  在书台上,卢德金摆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红学研究”等主题图书,把库房里积压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拿出来,重磅推出,一周卖出上百本。


  跟着“卢大师”,卿松第一次发现,书店其实是一个有强烈价值判断的行当。“真正的高手就是在大家都不了解的时候,我说这书不错,而且能得到(顾客的)认可。”


  22岁的卿松开始展露出一种沉默的执拗,他整日泡在风入松,试着读加缪、卡夫卡。书中很多细节如今都已淡忘了,他只记得《罪与罚》的主人公也是个贫苦青年,这个悲剧故事让他“精神都要崩溃了,整个人极其恍惚”,这种激烈的阅读体验让他至今钟爱陀思妥耶夫斯基。


  卿松记得住每一本书的位置,文学区店员邓雨虹托他找一本艺术书,他连着三天忙忘了,等到大家跟店里借书时,卿松看到小邓借了一本《驼背小人》。“天啊,她喜欢读本雅明!”卿松终于把这个女孩记得牢牢的。


  在书店,卿松体会到被器重的滋味。老卢让他编内刊,推举他做店长,等到2004年卿松离职时,老卢把自己在北大周末书市的地摊也转给了他和他的女朋友邓雨虹。


  摊位只是一米宽、两米长的木板,两个人用自行车驮书,一人弓背往前推,一人低头捡掉下来的书。等送到地方,从脚尖到头发丝都在往外喷汗,内衣已经湿透了。有时赶上天气不好,先去的人就发短信:风大,速送鹅卵石过来。


  书摊卖的是出版社积压的库存书,卿松反复证明,一些库存书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读者。第一笔生意,是卖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这套书从《周易》《楚辞》,到契诃夫、萧伯纳,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社科经典,在市面上并不多见,拿到北大校园打5折出售,很多人一捆一捆地抢购,一个周末就卖了两千多块。


  书摊渐渐变成北大东门外的小门市店,卿松也渐渐掌握了卢德金点石成金的本事。在新书里挑宝贝太容易了,榜单那么多,推荐语比书做得还漂亮;从旧书中选宝贝才考验知识量。从书堆里找到一本多年前的好书,卿松会立刻心跳加速,一种强烈的快感迅速袭来,一直延续到这本书上架为止。等到有懂行的顾客发现宝贝,惊叫“这本书你们都有?!”——期待的反馈出现了,那种战栗的快感再次降临。


老熟人与偷书贼


  在11月末的那个夜晚,165块钱迟迟没有到账。卿松回忆中年男人的脸,记不清这是不是一个老顾客了。


  豆瓣书店有很多常客,包括一些出版社的编辑,卿松给近十家出版社设计过新书封面和内页。编辑们常常跑到书店的小仓库,一下午又一下午地跟他对着屏幕调整版式。


  另一位熟客,是清华的曾老师,他年过八旬,四五年前,每天都来店里转一圈。有一年冬天,他开始每天带一份饭菜,逛完书店,再去给住院的老伴送饭。第二年开春,曾老师还天天出现在书店里,但那份饭菜已经不见了。


  邓雨虹眼看着曾老师越来越瘦,人渐渐枯干下去,记忆力也明显减退,总把买重的书拿回来退。老人来店里的频率越来越混乱,直到最后不再出现。两年后,邓雨虹终于忍不住跟常来的清华老师打听,得知曾老师早已不在了。


  时间在豆瓣书店是静止的。卿松指着墙上几年前的一张旧照让我看,我实在看不出区别,他笑了一下:“当时整洁一些。”


  少有的变化是,书店新安装了监控——邓雨虹很反感监视读者,直到5年前的一天,刚摆到书台上的书,不到一小时,就被偷走两本。发现时书台还很平整——偷书贼从旁边书架抽了两本书,偷偷垫在书堆里,然后把最值钱的两本摄影集拿走了,一本是森山大道的《犬的记忆》,一本是荒木经惟的《东京日和》。


  两本书都是铜版纸印刷的,定价126元,豆瓣书店的进价是75.6元。邓雨虹愤怒地在网上写日记计算:“昨日我们的流水1585.7元,毛利是475.7元,一天的店面房租是372元,不算库房租金、不算水电费、不算车费、不算电话宽带费,所有员工不吃不喝白干,净利润是103.7元。谢谢您,我们还剩了28.1元。”


  这个其貌不扬的书店,吸引的是同一个段位的读书人,连偷书贼都是斯文的相貌,各有独特的品位,偷古籍研究,偷研究宋元明器物的扬之水专著,也偷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兔子三部曲”。


  “我无法理解,之前不算朋友,也算熟人,能没事儿过来聊聊天什么的。”比丢书更让邓雨虹生气的是,“就为了偷这么一本书,你可能失去一个书店,没办法再来了,不觉得这个损失有点儿大吗?他觉得值吗?”


侥幸的避难所


  卿松从来没想过离开北京大学、五道口、蓝旗营。他的青春全都留在了这里。2003年,他想考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在租住的大杂院,卿松第一次感受到了平等的氛围。同院男孩自称要做导演,因为“当演员有什么意思?演员又表达不了自己的想法”;广东女孩家境殷实,去过西藏,会画画,狂热地旁听北大的课程,天天开个烂吉普车在校园里乱跑;院子里还有正宗的北大学生,一个四川的小姑娘,瘦瘦小小的,因为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报了地球物理学系,自己搬到大杂院里住,天天写诗;更多的人是来考研考博的,有人几年都考不上,潦倒地“漂”在校园里,每天晚上聚在一起谈论文学和哲学。


  最窘迫的时候,卿松兜里只剩7块钱,靠几包挂面过了一周。为了赚伙食费,卿松去风入松书店找了份兼职,在那里,他遇到了卢德金,认识了邓雨虹,无意识地给未来的人生抛下了两根锚。


  13年过去了,风入松倒闭了,北大开始严格限制入校外来者数量,那批自由的年轻人早已四散,剩下卿松和邓雨虹两个人。


  书店以后怎么办?“等开不下去了再说。”夫妇俩埋首在各自的日常工作中,邓雨虹已经把店里一整个书架的日本推理小说读完了;卿松躲在小仓库里画画,他梦想以后有一天能好好画一下“真正美好的东西”:在去城里寄宿之前,他也有过无忧无虑的农村童年生活,水塘、农田,那些记忆都是彩色的,没有被恐惧玷污过。


  小仓库一年比一年拥挤,卿松攒了许多没有再版的旧书。这些书常常是放在书店里,突然有一天,被顾客四五本连着抱走,再一查,才发现这些书已经被炒成了高价。卿松囤积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库存,它们印刻着不同时代的阅读偏好,那是被他记录的一个小世界。


  最近店员小钟要离职了,她从银行辞职后来做店员,收入减半,但能睡到自然醒。工作马上满两年,她打算重新回到大公司找份工作。邓雨虹招过很多类似的店员,他们是前插画师、民谣歌手、律师事务所助理。其中一个人形容,豆瓣书店有点儿像大海里可供中途歇脚的小岛,是一个城市里的避难所。


  在2018年年末的这个夜晚,周五9点,小岛要休息了。卿松顺着脖子掏出一张公交卡,他打算一会儿到家继续看《镜花缘》,那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唐代幻想世界,他期待能给这本书画一本连环画。


  这一夜豆瓣书店暂且是安全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卿松看了眼手机,语气欣喜地说,“165块钱到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2-28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