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共勉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在家的时间格外长,为了逃避专业课的学习,“不务正业”看的书可能比从前二十多年加起来还多(当然除去教科书)。

依赖智能的推荐系统,发现我看的书关键词逃不出“幸福”、“成功”,并且偏爱方法论更多。

同一类型的书看多了就会发现内容大同小异,甚至某些书是作者看过其他书后,加上自己个人经验,再辅之语言和结构的重组而已。

看过这么多后,似乎也得以窥见关于幸福和成功的一些必要条件,以下几点将会是未来希望自己能够坚持的。


1.早起

并不是早上4、5点才叫早起,“早起”的含义在于固定的生活节奏。

一次性早起简单,但坚持早起是另一回事,其中差别就在于对晨间活动的规划。很多懒于早起的时刻,往往关掉闹钟后想的是,反正起来了也没事情干。

如果能计划好每日的晨间活动,不是匆忙上课或上班,也不是被饥饿支配才去找早饭,而是去运动、冥想等,去做对人生终极目标有益的事,哪怕9点起床,我也称之为早起。


2.冥想

这似乎在上一点里剧透过了。

冥想是最近阅读的书籍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幸福论要我们在冥想中学会感恩和奉献,成功论要我们通过冥想沉淀思绪、迸发灵感。

虽然目前只借助冥想练习助眠过,但我相信这在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倾听心声的活动,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3.反思

反思应该结合目标和计划,毫无目的的反思跟流水账并无区别,不过介绍如何制定目标并实践的书实在过多,便不想再多嘴,只提一句反思就好。

除此之外,我认为反思也是自我激励的一种形式,在反思中不是仅仅发现自己的不足,也需要找到自己的进步和优点。

太多习惯养成的方法缺少反馈机制,而定期的反思无疑是最直接,最易得的反馈。


4.不做认知范围以外的事

“带宽决定传输速率”,信息论的定律其实也是生活的定律:认知决定成就。

不做认知范围以外的事,不是固步不前,而是管理风险,甚至,对自己的认知有良好的认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时随着个人成长,认知可以不断拓展,人生也将随之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与其去冒险,去做不可为、不能为之事,不如专注自己所能做好的,扎根,再向外不断拓展。


关于幸福和成功,各家说法不一但也统一,只是不同的个人目标不同,才对不同习惯的坚持不同。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再向下发展一切目标,制定计划。

如果你幸运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那便只需要根据大目标,不断向下推演出具体计划。

或许生活总有意想不到,但大目标不变,小计划总能实时调整。面对选择前只需回答一个问题:哪一个选择能让自己更接近大目标一点?

如果一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也不用徘徊和迷茫,或去假装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着逆向思考,不断接触新事物,慢慢排除自己不要的东西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