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思——匮乏世界里的残缺思维

“要想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一物偿一物。”这些早已在人们的思维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几乎被奉为真理,似乎很少有人向它提出质疑。

    然而我逐渐明白此类观念似是而非,至少绝非完美。佛云:“有漏皆苦”。世人通常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实则不然,佛对凡夫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观想(正解):祂认为(心灵)世界本然是完满圆通的,就如止水一般静定永恒,无忧无愁、无苦无悲。人因不能彻悟真理(无名)而生贪、嗔、痴,进而生出无数烦恼。此诸烦恼果报相因,循环不已,从此这汪净水便不再平静了。


如是我思——匮乏世界里的残缺思维

    由此看来世界远非美满。更可憾者,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竟然从来没有去想像一下理想中的完美世界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正如惯于爬行者以茹毛饮血为天经地义,生活在残缺世界里的我们自然视挣扎为奋斗,以痛苦为磨炼;视你争我夺为欣欣向荣,以迁流无常为生生不息;生老病死,人之常态;悲欢离合,世之长情;何可疑之?何以疑之?此种观想最大的缺陷是限制了人类心灵发展的高度,让我们不曾想到原来我们还可以直起身子走路,原来我们本应当无忧无愁、无苦无悲地生活。

  再比如: 何以有“交换”、“代价”这类概念?究其原因我们的世界还是一个资源匮乏的世界,还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欲求。进而匮乏的世界衍生出残缺的思维,残缺的思维又塑造了这个残缺的世界。问题是当我们遇到这些现象时是认为司空见惯、理所当然,还是以为尚存缺憾、有待改进?回到开始的问题,若我们要想有所获取,则必然要有所付出。此种观念即便是事实,却仍旧会给你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它在强迫你接受这一样种预设条件:即这个世界本来应该不完美,我们终究是要有所失去的。而倘若我们将每一次付出与获得的经历都视为心灵成长的绝佳契机,都视为人生渐趋完满的进阶,则内心便不会有这种被剥夺感。其殷殷切切渴望成长的灵魂便会在满足感中获得滋养和充实,进而逐渐摆脱焦躁和空虚。何不作此观想?

  ——如是我思,非常所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是我思——匮乏世界里的残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