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彭昱畅也有今天

彭昱畅最近的出场频率挺高:国庆档的电影,他参演了《夺冠》 《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B站也上线了他主演的网剧,口碑都还不错。

他好像一夜长大,从那个想拍吻戏上热搜的沙雕少年,变成被许多人认可的演技派。

银幕前热热闹闹,彭昱畅总是乐呵呵地鞠躬、微笑,遇到别人夸奖,他最常回复的除了“谢谢”,就是“运气好运气好……”

章子怡曾经评价彭昱畅像“某种动物”,“一旦抓住了机会,就不撒手。”

在遇到猎物之前,他长期的潜伏、训练自己的速度和力量。

等到机会来了,用精准的眼光锁定目标,然后“一扑一个准”。

明星《谈心社》专访彭昱畅,了解“风犬少年”的另一面人生。



彭昱畅:做好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_今日必吃的瓜_腾讯视频

1

蛰伏

作家李敬泽曾提过一套底层叙事的常见逻辑:人的命运早已写定,那个作者我们过去叫天意,现在可能叫历史或社会,这个超级文本从一开始就对人做出分类,然后分配人的命运。

大部分明星在进入娱乐圈之前,已经被资本的筛子筛了一轮又一轮。

美貌、天赋、背景,总要占一样。

彭昱畅并不完全符合这样的设定。

家境普通,没有背景。

身高一般,外表不算精致。

他也没有演戏天赋,第一次拍戏,NG了N次,找不到镜头,几乎崩溃。

小时候的彭昱畅酷爱香港电影,后来他听了考艺术的同学讲述,就义无反顾地跑去试课。

但想搞艺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和导演系每年都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要上岸,很难。

这时一个机会摆在了彭昱畅面前,那就是“曲线救国”,去木偶表演系。

这个专业有多冷门?——全国只有上戏一所家学校设立这个专业,2018年,还只招收18人。

​​

​​从自己上台,变成指挥木头上台。心里落差是有的。

但彭昱畅没挑三拣四,他跑到北京上艺考班,每天和一堆同学一起练台词,说绕口令,写段子。

4年中,他对这个“不对口”的专业全情投入,还曾把成为木偶戏教师,纳入过人生的规划中。多年后登台演戏,彭昱畅还十分感谢那些提线木偶:

“在演戏的时候需要赋予所演的角色灵魂,这样观众才会信服我就是这个角色。这个技能是来自于我大学四年里一直在努力学习怎么赋予木偶灵魂,其实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木偶本身没有生命,要通过我们的表演让它具有生命力。”

2015年,网剧《太子妃升职记》意外走红,剧里几乎所有人都出了名,除了饰演强公公的彭昱畅——到手的资源依旧虐,还在十八线网剧里打转。

《刺客列传》里,顶着不合适的刘海:​


《器灵》,狗血雷人的剧情:


兜兜转转,直到2017年的电影《闪光少女》,才有了一点水花。

剧里彭昱畅扮演了女主的男闺蜜“油渣”,因为角色设定是学习唐鼓的音乐生,彭昱畅白天拍戏,晚上回酒店练鼓。

 因为咚咚锵的声音太大,一度被投诉。他就在鼓上蒙一层被子,继续练习。

 在打断了3根鼓槌并起了一手老茧后,有了电影尾声里近乎惊艳的10秒钟。

《闪光少女》上映后,口碑不错,但票房扑街,还是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彭昱畅发了条微博:没关系,还年轻。


​​2

追逐

2017年,彭昱畅登上了《演员的诞生》的舞台。

当时,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在舞台上演绎《解救吾先生》里的经典片段:

少年怯生生地倚靠着马桶,不停哆嗦,非常害怕。

他被绑匪挑唆,拿着刀想杀掉另一个被绑架的人。

脸上,深度的恐惧和癫狂的笑容互相交织……


演戏前,他跟另外两个合作的演员商量好,一定要“来真的”。

被人拿着刀子贴脸打。


被人把头一次次按到水缸里。


虽然在三个人中戏份最少,却得到了导师的一致认可;

章子怡说:“一开始别人都没注意你……但是当你一个轱辘起来以后,拿着那个刀,我噌地一下我就过去了。”

 那天的现场投票,彭昱畅意外超过了另外两位经验比他丰富的演员。

现场,他一脸不可置信——因为觉得自己不会晋级,在结果出来之前,他就已经买好了回家的飞机票。

2个月后,他又参演了漫改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和张子枫组成了罕见的“兄妹CP”。

 最后和张子枫在月台上告别的那场哭戏,整整拍了三天三夜。

有一天,导演胡波邀请彭昱畅去拍《大象席地而坐》:“我就想让你来。但是电影投资才100多万,片酬只有3000。”

彭昱畅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不为别的,就因为“第一次被一个导演这么重视。”

这部电影中有大量的长镜头,彭昱畅从来没尝试过,只能反复研读剧本,请教前辈,然后练习、练习……

那时他每天凌晨3点多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才收工。

后来,彭昱畅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他曾经拿动漫和游戏作比喻:这世上就是有很多不被认可的事情。就像《火影》里的鸣人,当初谁也不觉得,一个考试吊车尾的学生,能一路一路,最后变成火影。所以一定要坚持,不管我是以什么样的战斗姿态,站着蹲着、躺在草地上,只要我能活到最后,就能吃到鸡。”


3​​

天真 柔软

在许多公共场合,彭昱畅不那么“像明星”。

综艺里,他话少,在不被cue的情况下从不主动找补。每次有飞行嘉宾来,大多是业界内有能力有名气的前辈,聪明的人擅长主动搭话、博取对方好感,以求来合作的机会。他却像个傻小子,恭恭敬敬,弯腰低头握手,只说一句“老师好”,继续埋头干活。

他老实,埋头在田地插了4个小时的秧,最后只有一个几秒的背影镜头。

他不太在意形象,愣是把一个综艺拍成了“彭昱畅の吃相集”。

面也好,饭也好,菜也罢:吸、扒、咬、嚼,嗦……

用的碗比别人的大一圈,吃的东西比别人多一倍。并且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叫做——“你们都不吃的时候,就是我盛一碗饭的时候。”

他常常挂在嘴头的话:“别浪费,黄老师做饭太好吃了。”

​可这样看似笨拙的人,又有一种博人好感的天赋。

何炅喜欢他,为了让他成为《向往的生活》常驻嘉宾,骗黄磊“彭昱畅特别会做饭”。

一向眼光高的黄磊,会主动为他争取机会。

在徐峥面前,毫不吝啬夸奖“这个孩子是个演员,会演戏。”

赵宝刚来的时候,连忙把彭彭从屋里拉出来:“导演你看看他”。

黄渤来的时候,向他极力推荐:“这个孩子特别好,你下部戏一定要用他……。”

有一次刘国梁来节目,和节目里的年轻人打乒乓球,为了调节气氛,他故意放水,让年轻人赢一球。

打完球,彭昱畅认真给他鞠了一躬。

在《闪光少女》的某次宣传会上,彭昱畅的木偶戏老师来到了现场。台上的彭彭,说着说着就哭了“我没有把木偶戏坚持传承下去,很愧疚。”

老师告诉他,不必感到抱歉,事实上这个专业因为他每年的大力宣传,打开了知名度。

彭昱畅听完后,眼泛泪光傻笑:“老师,我们来演一段儿吧。”

2018年,《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彭昱畅也因此被提名“最佳男主角”。

只可惜,导演胡波已经离开人世。

那一年,彭昱畅24岁,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金马影帝入围者。

去颁奖现场走红毯的当天,他被推到电影团队的最前面,一脸稚嫩青涩。

在红毯前,他短暂地停住,牵起了一旁胡波母亲的手。

然后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一步步朝前走去。

微博上有人评论这一幕,“就像黑道家族懵懂的小少爷一样,但突生变故,有人逼到家门口分财产的时候,一开门,少爷终究还是长大了,他撑得起这个家。”


​整个颁奖晚会,彭昱畅一直关心着胡波妈妈的情绪,直到采访结束,需要单独拍照,他脸上的深神情才渐渐不那么紧绷,回过来神来,觉得“被提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有粉丝送花给彭昱畅,在贺卡写着:“祝贺彭昱畅入围55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大象席地而坐》入围最佳剧情长片”。

看到卡片时,彭昱畅几乎是下意识地,小声说了句:“其实,还有《大象席地而坐》的胡波导演提名最佳新人导演。”

那天结束,他在微博上写了13个字:

“你看到了吗?胡波导演,感恩一切。”

4​​

害怕 敬畏

 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彭昱畅喜欢窝在房间里,看书、打游戏,还有回看自己拍戏的录像带。

这是他演戏之后一直保持的习惯:反复看回放,找错,找不足。

 每次看完他都觉得:应该再拍一遍的,下次会比这次更好。他承认,这是一种不太自信的表现。

 “但这么多年,还是克服不了。”

在知乎问题“做演员是一种什么体验?”的问题下,彭昱畅回答的两个关键词都与这种不自信有关。

 “第一个想到的词,是害怕。在演艺圈我很难有那种脚踏实地的安心感。努力奋斗却总在下游徘徊的时候,担心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刚有点起色,又怕作品跟不上,人气再掉下来;就算是站到了这个圈子的最高位置,也会怕后浪太凶猛,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想到的第二个词,是不配。

 我自认为是个普通人,外貌不及金城武,身高不敌吴彦祖,演技在真正的大神面前也只能算是个“初入新手村”的水平,但凭什么我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

拍戏许多年,彭昱畅已经得到了不少认可,陶虹说他“可塑性特别强”,陈可辛称呼为实力派,袁玉梅用“骨骼惊奇”形容他。

影评人史航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戏,觉得很了不得:“他演的角色给人一种很刺痛的感觉。

“他现在一门心思,飞蛾扑火一样,围绕着他认为美好的表演的光环。我看着他的时候就在期待着,他再成熟一点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依然没有褪去,那么他给世界带来的对新鲜感,也就不会褪去。”

但彭昱畅依旧没克服那种“不自信”。

一进剧组,该紧张还是紧张:我能演好吗?我配得上大家的期待吗?

但他也渐渐想通:这种对拍戏的“害怕”,就像动物对自然的敬畏,从中得到滋养与丰富,但不能忘本。

他曾经在采访里坦白自己羡慕的人生:

“有一次我去参加《西游记》剧组重聚的节目,特别羡慕那些老演员,人家可以说,知道当年的《西游记》吗?我演过。

别人演戏可能为了火,为了赚钱,为了名利,我不这么想。我演戏就是为了等自己老了,到当爷爷的时候,也可以特自豪地跟孙辈的人说,爷爷年轻的时候演过某某电影,最好还能得个最佳男主角什么的……

在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的结尾,几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相聚在火车站,相约一起去满洲里看一只马戏团里席地而坐的大象。当中年纪比较大的爷爷半道反悔:“我之前以为换一个地方,就有新的生活。其实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你站在这里,看着远方,感觉那里一定比这里好,而不要过去。”

彭昱畅饰演的韦布追了上去,劝他:“还是去看看吧”。

四人上路,汽车在中途停靠,他们下车,踢起了毽子。

四处都是黑暗,唯独一道车灯射在他们的身上。突然,远处传来大象的鸣叫。

在彭昱畅的心里,也有一只这样的大象——

那是一种对未知的新鲜感,也是一种对世界的渴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想到彭昱畅也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