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商品A从生产到销售完成需要五周时间,每周花费100元,利润是100%。那么一年五十周,只需要第一轮生产时投入500元,当第一轮生产结束第二轮生产开始时,500就变成了1000,然后再用1000里面的500继续生产。那么,一年五十周,可以产生5000元的利润。
商品B从生产到销售完成需要五十周时间,每周花费100元,利润也是100%。那么一年五十周,需要投入的生产资本需要5000元,而第五十周结束的时候,则有10000元回来。同样的,利润也是5000元。
如果两者从利润来看,大家都一样。但是如果从周转速度上看,商品A就比商品B多周转了十次。而同时商品A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商品B要少了十分之一。
结论就是,周转越快,垫资越少,周转越慢,垫资越多。
二
周转期间可以分为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劳动时期是生产商品的时间,而流通时间则是商品销售完成转化为货币的时间。
一个商品,劳动期间是3个月,流通期间是一个月。那么正常一年可以周转三次。但是,如果劳动期间结束,流通期间等待的话。那么无形中一次周转就浪费一个月的等待期,一年则浪费了四分之一的时间。
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的赚取剩余价值,如果一年空着三个月,对资本家来说是十分浪费的。为了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就有了上述的情况,垫资。也就是在劳动期间结束,生产物还在流通时期,为了不间断劳动,就增加生产资本,使劳动得以继续。
结论就是,想要不浪费时间,想要资本不停的增殖,那么垫资是必要的手段。
三
回归到现实,这两个点对于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一:时间很值钱,别拿来浪费太多。
这个道理相信许多人都懂。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很宝贵。时间不能购买,所以要珍惜。我们每天都努力工作,换取薪酬,这算不算老板购买了我们时间;我们拿薪水去点外卖买衣服,算不算是购买了他人的时间。所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交易时间,其实也就是交易着彼此的劳动。
往更深一层想,除了出卖劳动出卖时间以外,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交换了。资本家之所以能不停壮大,核心是他消费的是他赚到的剩余价值,他生产资本还是原封不动的留在生产过程中。而大多数人消费是自己用时间换来的物品,而没有留下拿来进行自我生产的“时间资本”。
所以,想要赚到钱,首先要懂得赚到时间。保留出用于自我增值的“时间资本”,才能在将来产生时间的“剩余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时间,其实就是大多数人最能拿得出手的“生产资本”了。如果总是浪费时间,那么失去的就是未来增值的机会。永远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只能不停的出卖劳动力和时间直至死亡。
意义二:资本周转和知识输入输出周转一样,越快越好,垫资越少。
古语云:一日三省。每天都反省三次,目的就是希望能快速的把有误的想法和行动进行最快速的调整。以求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像写日记和写周记一样。写日记是每天都回想一边今天的好与坏,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周记大多只能记住一周内几个大的事件,而一些小事一定会被遗忘。
这就会出现两者的不同了。
日记,即日省。每天的小事都能回想得清楚仔细,消耗的心力较小;周记,即周省。多数只能记住大事,一些小的东西会被时间遗忘,要回想时消耗的心力很多。从效率上看,日记比周记效率高。从消耗心力上看,日记比周记需要的心力更少。从长远来看,魔鬼在细节。细节的调整日记比周记就更好了。
除了反思自省以外,学习同样也需要周转。一个知识点的输入和输出,今天学明天就用和今天学下周开始用,知识的掌握效果一定不同。学习知识需要的就是重复多次的练习,而重复的次数越多,时间间隔越短,那么记忆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在学习上同样需要有快速周转的精神。
周转快需要垫资少,学习成长的周转快,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也越少。只有把时间利用好,留下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的时间,用于个人价值的自我增长。这样才有变得更好的可能。我们要像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那样追求自我的成长,不择手段的压榨自己的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提高输出输入的周转期间,努力把自己活成自己人生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