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学生应该受到怎样的培养——从“韦神”说起

        近日,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箪食瓢饮”接受采访的形象引发热议。韦东奕教授年方三十,已经是“第一学府第一系”的研究员,中学时代曾两次以满分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从研究生期间开始至今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二十多篇论文,被网友称为“韦神”、“教主”。

        韦老师天赋过人、科研勤奋、形象质朴,年纪轻轻取得的成就已经非我等凡夫可以企及,说他受到网友顶礼膜拜也不为过。一位网友说,这样的数学奇才是“培养不出来的,其出现全靠基因突变的概率”,此话虽然有些绝对化,但也不无道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高校是不能把培养顶尖科学人才作为主要目标的。大多数高校应该努力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才,而不是有意无意地拣选少数精英学生。长期以来,很多生源不算优秀的高校的基础课程基本上是照搬一流大学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这样做固然有好处,对标一流大学有利于发掘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潜力,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两级分化现象,大部分学生没有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教师只能通过降低考试难度来让大部分学生成绩合格。但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基础有多少比例是合格的,我想社会更有话语权吧。

        改变这一现象可以从低年级本科生基础课程的教材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大力编写深入浅出的入门教材,作为艰深晦涩的经典教材的辅助读物;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习题课(或实操课)并加强课后辅导力度。如此做法看似有把大学变成“高中后”之嫌,实则对低年级大学生打好学科基础大有裨益。

        然而,目前高校科研挂帅的现状难以支持上述改变。编写一本优质教材需要大量的人力,一般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而高校的教材立项周期往往不足一年。增加习题课(或实操课)并加强课后辅导力度,在高校的增量资源没有实质性向教学一线倾斜的现状下,也是无法落实的。笔者忝列某一本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深知科研成果对于高校教师的至关重要性。大学老师是人不是神,已经疲于应对科研任务,如何有精力有情怀投入费力不讨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在有力度的资源倾斜出现之前,大学教育实质上还是走在发掘精英的路上。

        培养出了少许科学家,是大学之荣;向社会输送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亦是大学之傲。 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赋予大学的时代重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大学生应该受到怎样的培养——从“韦神”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