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玲21岁时,和先生相识。先生比大她2岁零二十天,因此,小玲常笑着说,大三岁呀。
小玲23岁步入婚姻殿堂,新家就安在先生的学校里。学校在郊区,离小玲上班的市区很远,要转二趟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十五分钟田间小路。
有一次下班回去,公交车抛锚了。小玲傻傻地在路边等着,汽车终于修好了,天也黑了。
下车后,小玲望着黑漆漆的小路,心怦怦直跳,只得壮着胆子住前走。
嘟嘟嘟,身后传来拖拉机的声音,二束不太强的车灯照过来。小玲站在路中间,摇着手,大声地对司机说,我住在前面的学校里,麻烦搭我一程好吗?
司机停下车,说只能爬到后面的车斗里站着。
小玲爬上去,拖拉机开动了。
上车后,小玲立即后悔了,心想,如果司机在校门口不停车,一直开,那怎么办呢?小玲不禁毛骨悚然,各种最坏的结果,在脑海中一幕幕地闪现。最后她想到的办法是,强行跳车。
拖拉机离校门口越来越近了,微略的路灯下,好像有一个人影站在那里。司机停下了车,小玲赶紧跳下来,谢过司机,朝校门口跑去。
那人影慢慢走过来,是先生。小玲一见到他,所有的恐惧、委屈一下子爆发了,哇的一声,大声哭了起来。
原来先生见天黑了,小玲还没到家,就一直等在校门口。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手机,只能靠传达室的座机联系。先生电话打到小玲的单位,又打到她娘家的单位,都没消息,只好守在这里。
还好有惊无险,小玲平安回来了。
小玲他们在学校只住了一年,就搬到了市区。但她一直很怀念那个家。
他们家住在东头五楼。每天早上,可以看到太阳,从远处的山峦升起。房子的周围,是一片田野。田野中,一条窄窄的水泥路,伸向远方。这条路,是小玲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晚上,他们坐在凉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 ,四周是一片蛙声,仿佛是世外桃源。
02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婚后的真实生活。
自从女儿出生后,虽然请了保姆,但一日三餐,生活琐事,是小玲他们无法逃避的。
先生上班是校车接送,因此早去晚归,大部分家务事就落到了小玲身上。数学系毕业的先生,对于家务事,也是比较“严谨的”。如果不告诉他,冰箱里的肉要切,他决不会打开冰箱准备食材。他像是算盘上的珠子,拨一下才会动。
以前常听人说,在娘家比较舒服的,婚后也会享福;如果在娘家比较辛苦的,成家后肯定是劳累命。这句古话,怎么到小玲这儿就不准了呢。
小玲从小在娘家,因身体弱,是家中的照顾对象,家务事做得少。可成家后,她却成为了主力军,上班、做家务、带女儿事事亲力亲为,她常感觉自己像是超人,像是开动的机器,停不下来了。
小玲厌倦了、迷茫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难道这辈子就这样过吗?
小玲与先生因家务事,常发生争执。
有次,因一件小事大吵一场,小玲决定下班后不再按时回家,不再为家操劳了。她只想看看这个家,没有了她,还会不会正常运转?
于是下班后,小玲到同事家蹭饭,或一个人在街上闲逛,饿了去街口吃自己喜欢的小吃,一直到晚上9点才回家。一连几天,就这样悠闲自在的过着。
先生下班后,顺路带莱回来,接着做饭,保姆带着女儿玩。先生每天重复着小玲的工作。一周后,他们规划,家务事分工合作。虽然说各负其责,但小玲还是邦先生做了不少。
有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女主人说,她的先生五十岁后才勤快,才开始主动做家务事。当时小玲一下蒙了,心想,我不会也要等到先生五十岁吧。
还好,后知后觉的他,终于在不惑之年——四十岁后,突然间转变了。主动承担了洗衣服、晒衣服的事;也知道在太阳下山前,把凉台外的衣服收回来了;也会主动洗碗了;也会回家第一件事就去厨房煮饭等等。当然,再也不用小玲吩咐了。
磨合多年后,锅碗瓢盆交响曲,也能奏出和音了。
03
夫妻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习惯,走在一起,是需要磨合的。随着时间的沉淀,你会发现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久了,他们的长样会有点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夫妻相”。小玲和先生,也有点夫妻相了。
小玲常憧憬,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先生一起,慢慢变老。等他们退休了,不在为工作奔波时,一起携手游山玩水。在喜欢的某个城市、某个地方,租一间房子,租一辆车,慢慢地游玩。
小玲和先生在哪,家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