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我被诸葛亮折服得五体投地,甚至纳入了我的人生偶像与周恩来并列。
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
在他五伐曹魏,油灯枯竭时,我也跟着哭的稀里哗啦。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民间早已凝固,如果只看《三国演义》,诸葛亮简直不是人。
是神。
鲁迅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意思是诸葛亮的智慧跟妖无差别。
在各种正史中,诸葛亮留下了神乎其神的印记。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其所撰的《晋阳秋》,南朝刘敬叔的《异苑》,《隋书》、《蜀古绩记》、《宋史》等等都有记载。
而在《三国志平话》里,诸葛亮干脆就成了神仙:“诸葛亮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
相对于诸葛亮,曹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曹操在民间又是什么形象呢?弄权欺世、白脸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提起“奸雄”,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多好的心肠啊,他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用他自己的话理解就是为了天下苍生。
但是历史却说他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
孰是孰非,哪容我这般黄口小儿在此雌黄,本文不翻案、不抹黑,只从诸葛亮与曹操被高估与低估作对比。
要对比,一定要是同时期的人。一方成就反而在另一方之上,相比之下,才能说其为被高估。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一:文学
文学上,诸葛亮最杰出的代表作有两篇,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叫《隆中对》;一篇是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叫《出师表》。
《中国文脉》里有这样的阐述:
《隆中对》的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
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
相比之下,《出师表》的文学价值要高得多。这种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
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开始辅佐刘备,写《出师表》的时候是四十六岁,整整二十年。
这时刘备已死,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按照刘备遗嘱,诸葛亮并没有“自取”最高权位,而是继续领军征伐。
其次,文章本身的美学效能强烈。
小时候看《出师表》完全无感,成年后再看,特别是这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虐得人直想哭。
除开《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
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
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那么,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感同身受。
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杜甫一写,《出师表》的文学地位也就更巩固了。
回到曹操身上。
不管人们给《出师表》以多高的评价,不管人们因《出师表》而对诸葛亮产生多大的好感,还是不能不说:在文学地位上,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而且高出太多太多。
同样是战争中的作品,曹操的那几首诗,已经足可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但诸葛亮不是。
余秋雨说: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于想象的。
那么,曹操在文学上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于生命格局。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曹操显然看不起那种阵前涕泪。
当我们翻开书本,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笔,常常会大吃一惊。
例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不能不惊叹其间的从容大气。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
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有哪几个文学家,能让自己的文句变成千年通用?
中国文人历来对曹操的恶评,主要出于一个基点,那就是他要“断绝刘汉正统”。
但是我们如果从宏观文化上看,在兵荒马乱的危局中真正把中国文脉强悍地接续下来的,是谁呢?
二:军事
军事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是众多谋士武将共同参与才能造成的结果,而且它还分任将、治军、战略、战术等等。
本不便拿来比较,但涉及到诸葛亮的高估成分,所以不得不拿来对比一番。
演义里,诸葛亮出山便是军师,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的地位不但长期在关羽、张飞等人之下,甚至庞统、黄忠、马超、糜竺等人的地位和诸葛亮也不相上下。
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诸葛亮。
关羽死了之后,刘备决心对吴国开战复仇,群臣纷纷劝谏,刘备一概不听。诸葛亮这个时候叹了口气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这句话便能佐证。
诸葛亮的幸运在于,他的政治对手大多早早死去了。刘备称帝时,关羽、庞统、法正、黄忠都已经死去。
刘备数来数去,只有诸葛亮可担重任了,这才封诸葛亮为丞相。这时距离诸葛亮加入刘氏集团,已经整整十五年了。
铺垫这么多,只是想说诸葛亮如果真的料事如神,到不至于摸爬滚打15年才得宠。
野史中,诸葛亮经历过几次有名的战役。
有人认为赤壁之战的核心就是诸葛亮借东风,使得诸葛亮成为了头号功臣。
但事实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借过东风,借东风之类的事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只能说是神话。
真实情况是,赤壁之战由周瑜一手主导,周瑜长期在这儿生活,了解这会儿的气候,知道每年到冬季的时候必有一段时间刮东南风。
所以用火攻曹营是周瑜干的。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那草船借箭总是诸葛亮干的吧。
事实也并非如此。历史上有草船借箭这个事,但草船借箭的主角并不是诸葛亮,是孙权。
而且草船借箭的时间也不对,不是赤壁之战时发生的,而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五年发生的。濡须之战中,孙权与曹操隔江对峙。
众观来看,只有七擒孟获能拿的出手,但孟获毕竟不是正规军。而且人数也相差悬殊。
诸葛亮后期的五次北伐也不胜。
第一次北伐,街亭战役尤值一提。
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都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违背调度,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
毛泽东对此是有意见的,他说这么重要的战役,诸葛亮你怎么不亲自临阵呢?
街亭能否固守,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呢?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
在民间对诸葛亮奉若神明,认为是军事天才的时候,军事造诣颇深的毛泽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大众深思。
这些都间接说明了诸葛亮的长项是治理民政和外交,而军事指挥却是短板。
《三国志》对他有一句评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来看曹操的军事造诣。
根据《武帝纪》中记载,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战斗行动的大约有三十次左右,其中胜者占绝大多数,而败者十中不足一二。
官渡之战是曹操的代表战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遇,此次战役双方军力相差悬殊,袁绍军约11万人,曹操军约5万人。双方相差军力在一倍以上,曹操军队在战争中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的军事地位,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曹操一心想统一天下,重建山河,为此他不得不费尽心机、用尽手段来巩固他的权势领地,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成功,终于战胜所有对手的时候却败给了天命和寿数。
如果他亲自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开创了又一个比较长久的盛世,那么,世间对他的一切心计和手段都会被染上金色。
分析到此为止,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在各种正史中,诸葛亮的真实情况都有迹可循,但是在历朝历代,包括现在的教育体系里面,为什么诸葛亮会被无限高估,而曹操会被贬低呢?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是诸葛亮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
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彭林给出了深层次的答案:
在一个国家里,它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主体文化,否则它就是一盘散沙,所以它一定要有一个主流的,起主导作用的思想,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核心。
参考文献:《三国志》《中国通史》《毛泽东选集》《中国文脉》《晋阳秋》《武帝纪》《隋书》《蜀古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