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都会抱着悠闲的心态参加暑期的学时培训,然而当我看到密密麻麻的课程表便傻眼了:十二天的学习,每一天都安排地满满的,中间没有一天可以休息。学完之后还要交作业,这在我以往的学时培训中还都没有碰到过。当时打起了退堂鼓,早知道请假算了。
当我沉下心来学习,聆听那么多名师名家的专题讲座,骤然感慨这都是自己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第一手的好资源,又暗暗庆幸这一趟来值了。
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几天下来,叶志衡教授让我彻底让我认清了事实:所谓的“有文化”,只不过自诩而已,我的文化修养连及格线都够不上。
曾经以为在课堂上的我完全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听完两位特级教师倪宗红和汪燕宏老师的讲座,顷刻间让我羞愧万分:我只是意识到了而已,连真正的落实还差十万八千里。
倪老师于十年前就开发“学习单”,源于她看到的让人痛心的课堂现状:师生问答,效率低下;个别学生作答,多数学生失语。换句话说,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得到保障,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倪老师无不幽默地说;“学习单就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工具,这样老师就可以闭嘴。”
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讲了十遍了,你怎么还没记住?”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那是你老师练习了十遍,而不是我啊?!没错,学生没有亲自动口动手,没有切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仅仅听老师说,怎么可能入心入脑呢?
我们学校这两年也在强势推进课堂变革,全面落实由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倡导的学习模式——“学习共同体”——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慢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三单”转型。“三单”是预学单、导学单和拓学单的统称。“三单”设计是“学习共同体”的灵魂,把握得当,就能真正促进学习模式的成功转变。
然而,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三单”设计上的迷茫、困惑,始终不得要领。
倪老师的讲座《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学习单设计与实施》无疑就是一场及时雨,浇灭了我的焦虑之火,也让我重新找到了设计“三单”的思路和方法,我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我以往在设计学习单时,会凭借一个固定的模板,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项的内容填满而不是我要利用学习单解决哪些学习问题。我会参考课后题和课堂作业本的题目,但基本上实行“拿来主义”,从没有想过根据具体的学情做适度的修改。另外,形式也千篇一律。这样的学习单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何谈喜欢?
倪老师强调,设计学习单一定要遵循六大原则:目标性、自主性、实践性、简捷性、开放性和统整性。这六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思忖如果严格按照倪老师提供的方法和步骤,一步步地设计,出现问题积极反思并不断调整,我相信应该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怎么体现目标性?倪老师提到了三点:1.凸显语文的核心要素。2.关注文本、单元语文要素、课后题、学习园地等。3.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的起点,兴趣点和发展点。
所以,在设计之前,我们要熟读教材,充分了解教材,考虑学情,这一步相当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另外,还有重要的一步却极易被我们所忽视的,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光老师知道还不够,得让学生知道这节课他要学什么,达成目标,才能体现他们的学习主体性。
为了更能说明目标性,她以统编版四下《小英雄雨来》为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结合课程标准,课时教学目标,来确定学习单的内容。同时出示了AB两张学习单,让我们辨别孰优孰劣。
《小英雄雨来》学习单
一
用一句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词组或短语(小标题)
我的发现
二
三
四
五
六
(表A)
小标题
学习整理
一
游泳本领强
二
上夜校读书
三
四
五
六
(表B)
可以看出表B的内容导向上更胜一筹,有了支架的范例作用,学生马上就能心领神会。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给每个孩子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活动,也体现了自主性。一份合格的学习单,应该增加学习目标,增加阅读方法,还原教材范例。
倪老师还特别说明了一点,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学习单的形式。最常见的是直线型和放射型,结合具体内容选择何种形式。
设计学习单要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笔去做,布置学生具体的圈画、批注、摘录等任务。
设计学习单要主要简捷性。尽量采用关键词、表格、结构图等设计学习单,或配以插图,避免让学生大段大段地写字。
设计学习单要注意开放性。开放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单”上留下独立思考的痕迹;开放结果,不设标准答案,容许多角度的思考,把学生领向开放的学习情境。
设计学习单要注意统整性。统整重点的教学板块,统整听说读写思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统整的学习,避免分科之后零碎枝节的学习。比如,基于理解词语的学习单,除了让学生理解加点字的意思,还要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梳理学习文言文字词的方法,然而这一步会经常被我们忽略。这是结构化的学习,可以进阶学生思维,一定要善用。又例如作业本《桥》完成鱼骨图,一方面聚焦情节,另一方面让学生各抒己见;你认为哪个情节是高潮?为什么?不同的答案就是思维的碰撞,激荡出美丽的思维火花。
只有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才确乎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至于学习单的类型,那可以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按照学习功能划分,可以分成十几二十多个不同的类别,如:理解词语、体会句子、把握内容、摘录信息、了解顺序、揣摩表达、领悟主旨、策略运用、语言转换、对比阅读、拓展阅读......等。摘录信息的学习单可以这样设计:用词语或短语的形式收集资料
关于作家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作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按呈现形式划分,学习单的类别多到你无法想象:表格,图形,图文结合,图表结合,递进框,鱼骨图,山形图,西瓜图,理由圈,范例,批注......我们在设计时保持开放的思维,不要窄化学习单,一张纸,一支笔,有具体的内容导向,同样也是学习单。
最后倪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学习单的实施策略,我受益匪浅。我才知道省编作业本多么有用,这些题目完全可以为学习单服务。比如,作业本的前面3题通常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有些题目要反复研读,准确解读后再设计。比如四上《牛和鹅》按课文内容填空,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然而这道题不细心看完全忽略一个细节,为什么会有实框和虚框的区别?在场的老师一时语塞,后来我们才恍然大悟,虚框里要填的内容是作者对鹅发生改变后的态度。还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学生可能找出超出作业本提供的框框的答案,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展开学习过程,让他们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关键词,思维能力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所以学习单的设计要呈现多元性,包容性。当学生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时,学习整合的契机就来到了,教会方法是,单元要素就落地了。
这是倪老师特别强调的第一个注意事项:教练融为一体,实现最优化。其次,搭建学习进阶,避免平移化。如《小英雄雨来》预习单设计
1、 字词过关
1. 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抄写生字,并选择自己觉得易写错的生字写到最后一排的田子格里)
2. 读准字音,完成课堂作业本的第2题(并从文中选择2-5个自己觉得易读错的词语填在该题旁边)
3. 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
2、 读文思考(读一遍课文用时:____________)
认真读课文,读完一部分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选择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再次,渗透学法指导,避免盲目性。范例可以是无声的,不要以为只有有声的语音才是范例。老师要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提供示例,指导方法。(2)分解任务,循序渐进。例如,向同桌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章,可以拆解成这几步:互读,朗读最喜欢的一章,做到正确流利;互助,选一个词语描述文章的景色,写在词卡上;抢贴,主动上台,把词卡贴在对应章节后面。第四,活用多元方式,避免扁平化。学习单可以结合朗读、体验、互动、讨论、表演等多元的学习方式。第五,关注反思提升,避免浅层次。学习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知道些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经历充分的探究过程,通过不断地回顾过程,反思所得。第六,善用学习差异,避免简单化。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势必形成学习差异;“单”的表达方式带有强烈个性化,也呈现学习差异。老师应该摒除“标准答案”的想法。有效利用丰富的素材,将差异资源最大效益化。
倪老师直言最恨“只有一种答案的课堂”,当课堂上只出现一种声音时,则意味着很多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因为个别的差异性注定会呈现答案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