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穷人,命就是钱!

(一)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个情节:

徐峥饰演的程勇,为了推广抗癌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召集来各个抗癌病友群的群主。

目的是为了把印度仿制的格列宁推向市场,拿到代理权。

同样的药效,正版的格列宁在市场上需要4万一瓶,而印度仿制药需要5000元一瓶。

药价是便宜了。

可对久病的人,为了活下去,倾家荡产的买药,房子没了,家垮了,家人散了,病还没治好。

药价仍然很贵。

病友群的群主七嘴八舌的说:“药价太贵。”

程勇狠狠反驳的说:“对你们,命就是钱!”

穷人,特别是生了病的穷人,命就是钱。

残酷的现实告诉你:久治不愈,想要活命,以钱续命。

平凡人,哪有那么多的存款。

无钱医治,要么病死,要么自杀。

底层人物生不起,活不起成了现实问题。

                                  (二)

曾写"告母家书"的白血病患者李真7月7日离世 了。

在去年9月,28岁的白血病患者李真因一封“告母家书”,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2014年,来自湖南农村的李真,考上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

他如众多莘莘学子那样,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涯满怀欣喜。

可生活每天总是在幸与不幸交织着。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李真被确诊为白血病。

此后的生活,治疗占据,医院为家。

为了治病,大哥为李真做了骨髓移植,母亲一直贴身陪护在他身边。

对并不宽裕的家庭背了债,家里欠下了100多万元的外债。

这就是重病人群的写照:家中有病人,全家回到解放前。

                                      (三)

没生病,不知道自己有多穷。

高昂的治疗费用,身体情况不见好转,心理焦虑折磨接踵而来。

生活成了毛姆说的:打翻牛奶,哭也没用,因为宇宙间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要把牛奶打翻。

你不知道哪根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那么时刻,你就想死。

千里迢迢,辗转求医,疗程漫长,反复治疗。

生活现状成了,能活一天是一天。

幸运之神迟迟未到,一次次治疗中湮灭希望。

负债累累,保守治疗,在家里,或者在水平不高的医院。

最后的结果是:人没了,债要还。

                                      (四)

朋友是县城医院里的一位外科医生。

她说她在医院看到的人情故事各种版本。

总结出来一句话。

人老必有钱,没钱难晚年。

她有一位病人,70多岁。

来到她哪儿,大多数都是手术加后续治疗。

不能说百分百治愈,但还是有可能会好转。

她跟家属说,准备手术,后期治疗,还可能有好转,就是治疗费用上有点贵。

考虑一下。

然而,入院几天后,家属自己要求出院。

原因是费用太高,无法达成。

先回当地农村,用土法子保守治疗。

这种本有治愈的前提,最好的选择就是:治疗。

可往往选择是回家待着。

这种待着的结局,无疑就是等死。

为什么?

对一个农村家庭,全部靠儿子儿媳在外务工,

不出意外,还属小康,生活宽裕。

一旦生病,费用高昂,被逼绝路。

人会审慎思考的计算成本、价值。

当治愈风险成了概率事件,治与不治,成了选择。

治,举家背债,套牢半生,日子无望。

不治,良心谴责,遗憾余生。

生命本无价。

但生命的天平在治与不治之间的衡量,金钱往往是胜利方。

[ ] 《柳叶刀·肿瘤学》曾经发表了一组研究数据,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GLOBOCAN 2012的相关数据对2012年全球年轻人癌症新发病数和死亡数进行了估计。2012年,全球20岁至39岁年龄段癌症新发病例96.5万例,癌症相关死亡35.8万例。

数据显示,换癌高发率,呈低龄化趋势。

人人都有可能成潜在的病患。

意外太多,躲不掉,避不开。

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少生病、多赚钱。

柳岩说:我爸上个月身体状况不太好,然后是在医院度过70岁生日,但是我很高兴自豪的是,我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给他最好的医疗条件。

我们普通人,吃过钱的苦,知道钱的好处。

能做就是利用双手,依靠智慧,挣点小钱。

别有一天,医生告诉你:病人还有救,家属准备好。

你的却遗憾成了:

家人还有救,可我没钱,只能眼睁睁的看他去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穷人,命就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