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后代子民》第八章 新桂系腾空而出 一、三个排长,搅翻了广西

一、三个排长,搅翻了广西

新桂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闪亮登场!

他们又称广西三杰,这是“新三杰” 后来黄绍竑离开了,当了浙江省省长,新桂系换上黄旭初,成了广西的“后三杰”。

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幼年都受过非常扎实的旧学教育,后来都上了军校,这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军阀里,一个军阀集团可以做到三足鼎立,儒学厚积,受过正规的军校教育,又精诚团结,这是绝无仅有的。历史仅有的例子就是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了,可那是古代小说,新桂系李、黄、白才是中国现代民国历史的真实。

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之所以能够三足鼎立,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这是因为牢牢镌刻在他们脑子里太平天国内讧,天王洪秀全下令北王韦昌辉,杀害东王杨秀清的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走向没落起点的深刻历史教训使然;更是因为他们三个英姿勃勃,30岁刚刚出头的年轻军官,感受“三民主义”思想滋养,决心从广西走向全国,立誓干一番惊世伟业的使命使然。

现在我们就具体地介绍一下,这三个从陆荣廷的旧桂系军队走来的新桂系头目。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如何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市临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最后任代总统。唐徳刚在他的《李宗仁回忆录》(上)序言里写到:

“李宗仁先生毕竟是在中国做过’一朝天子’的人物,他也是’近代中国’这座高楼大厦的一根主要支柱。没有这根柱子,则今日这座大厦,可能又是另外一栋不同建筑了。”

“广西于1925年秋季统一之后,在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这三位年轻将领的领导下,竟一反当时各省割据自雄的时势,而投入蜗居广东的国民党之怀抱来’共同革命’。在那个个人行为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方向的时代,他们这三位年轻将领——所谓’广西三杰’——的胸襟和气度,是十分不平凡的。他们这一决定,才使’北伐’从构想成为事实。而在他们这三人之中,李宗仁是决定性的人物。他们可以无’黄’,也可以无’白’,却不可以无’李’。

    【引自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序言V》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李宗仁的家乡在广西桂林临桂县两江浪头村,桂林两江一带历来重文轻武,是广西历史上名人雅士、人才俊杰辈出的地方。广西科举历来就有“广西科举考桂林,桂林科举考两江”之说。《临桂县志  第二十六篇 教育》:“  据旧志载,唐代至清代,临桂县考取进士301人(含武进士22人),其中状元5人,榜眼2人"。清朝广西一共中了四个状元,都在临桂,而两江一带则为桂林之最,因而又有“桂林考两江”之誉。因为临桂两江出士大夫多,两江与广西其他地方多匪、多盗不同,这里土地富庶,民众温饱自给,故文风向来很盛,乡民中并无“当兵吃粮”的风气。据说李宗仁的始祖原是秦代迁来的陇西人。秦始皇统一岭南时,在广西辟三郡,调发50万汉族人民(包括妇女在内)移民岭南,李姓族的先人有说就是在始皇帝凿灵渠,以通湘漓时,落户于新辟的桂林郡的。此外,也有一说,谓李姓之先人是汉代或唐代移民入桂的。以上两说均无谱牒可考,反正李姓之居浪头村已有很久很久的历史了。不过,太平军起义军攻桂林时在离浪头村不远的地方设下军屯,不少乡民被裹胁加入太平军,因为乡村传统崇文轻武,被裹挟加入太平军的乡民都寻找各种机会逃回村里,但是他们太平天国的故事,也被这些逃回来的太平军遗民在村子里不断传讲,让村子里每一个男女老少耳熟能详。李宗仁的父亲是一个乡村维新思潮的激烈分子,创办“信果两等小学堂”,后来又应招华工去马来亚,考察工商业。李宗仁6岁在父亲办的小学堂读书,李宗仁父亲思想开放,对求神拜佛,迷信鬼神深恶痛绝。有一次李宗仁父亲病重,母亲偷偷给他请来巫师跳大神,给他父亲“驱鬼”,房屋外面一阵阵烟火吵杂,父亲问李宗仁外面出什么事情?李宗仁和家里人异口同声都说是隔壁办寿宴掩盖过去,不然李宗仁父亲知道是给他“驱鬼”就会大发雷霆。

李宗仁的母亲善良慈祥,吃苦耐劳,因为他父亲要教学,家里的20亩水田都是母亲劳作,她白天干男人的使牛耙田,夜里又要挑灯织布缝衣。李母不识字,但秉性温厚,宽以待人。李家分家产时,李宗仁的祖父念李父一房孩子众多,故多分了些木凳过去,而李母为免口舌,婉辞不收。另一件事,有一年秋收,李母带领孩子收谷,邻人乘他们往家运谷离开时,将田头筐内谷子盗去许多,李氏兄妹发现后喊叫起来,李母立刻制止。后来,她见到窃谷者仍旧谈笑如恒,相处怡然,这些都滋养着李宗仁日后宽厚的秉性。后来李父亲惹上霍乱去逝,家道中落,李家也过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苦日子。若干年后,李宗仁当上新桂系首领,家里不再愁吃愁穿了,他母亲依旧居住简朴,谦诚和蔼,亲善相邻,布施邻里。

因为李父思想开放,不受两江一带重文轻武影响,在李宗仁跟随父亲读了几年私塾后,李父认识一个与广西陆军小学堂有关系的朋友,这个朋友见过李宗仁,他觉得年少的李宗仁聪明结实,应该去考军校。李父亲又是一个深受维新变革影响的新派人物,认为朋友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一天夜里父子俩有了一番对话:

李父:“老五,你去桂林考陆军小学堂如何?出来当军官。”李宗仁在家排行第五,家人和相邻都叫他老五。

李宗仁非常差异:“叔,不学四书五经,考科举吗?”广西乡下人叫父亲为“叔”。

李父:“大清这几十年被洋人踩在脖子上过日子,总是在割地赔款,从一个泱泱大国,变得腐朽没落。看东洋日本,除了明治维新,它就靠强军治国,打天下。中国要强大,只靠科举出来的士大夫不行,必定还要有一支新型的强大的军队,年轻人上军校有前途。”

李宗仁:“叔,考军校我喜欢。”你看我会武艺。说着李宗仁拉开马步,攥起拳头“嘭嘭嘭”地朝自己胸口擂了几拳。

李父笑了:“这军校学的是军事,武艺只有很少课程,更多的是枪炮使用,火力配置等等很多课程。老五,学好了,大有前途。”

16岁李宗仁就在父亲支持下,报考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二期,当时报考超过1000人,录取120人,李宗仁为预备录取10人中的第一名,这是在那120正取的名单里,如果进校体检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到校,李宗仁就是第一个替补上去。第一名预录取,实际上就是正取了。但是,去报道的那一天,从临桂乡下去的李宗仁晚了10分钟,失去了报名资格,只好回家。从这件事情也看出来当时的广西陆军学堂管理得非常严格的。第二年李宗仁又去报考广西陆军小学堂,这一年超过3000人报考,依然录取120名,李宗仁正取,名正言顺考进陆小第三期,17岁。

当时蔡锷将军任广西军备处总办,兼任陆军小学堂总办,也就是今天的校长。蔡锷将军完全按照他在日本留学的那一套经营广西陆军小学堂。这陆军小学堂还是清末军制上一种全国性设施,由各省设立陆军小学堂,学习基本学、术科三年,毕业后升入陆军预备中学,两年后毕业,再送到国立保定军官学堂分科受训两年,以后分配到各个军队任下级军官。在蔡锷将军主管下,广西陆军小学堂三年学习的内部组织和设备非常完善,训练严格,管教认真,都是民国以后中央及其各省军官学校不能比拟,和望尘莫及的。

广西陆军小学堂堂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宗仁1908年,17岁就读广西陆军小学堂堂,是第三期学员。当时陆军小学堂文昌门外的新校舍已经全部竣工,全校有新式楼房10多栋,另有一庄严肃穆的大礼堂,和一栋庄重带有圣神气息的学堂办公楼。学生的宿舍和教室分建在宽阔的操场两边,学堂办公室、礼堂建在操场两顶端,整个陆军小学堂很是气派,很是威严。

当时广西陆军小学堂的学员脚穿皮鞋,制服全部呢料,还有一套毛哔叽,冬天穿毛大衣,学生虽然还拖着一根辫子,依旧神气十足,精神昂然。他们一身戎装,踏着皮鞋“咔咔咔”地走在桂林大街上,引来注目赞叹不已。

广西陆军小学堂的校风更是军威凛凛。这里有一段描写陆小学堂教官风采的文字,摘录如下:

“当时校方的教官和各部门主持人,多半是新自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的留学生。他们都穿着非常整洁鲜明、绣着金色花纹的蓝呢制服,足上穿着长筒皮靴,光可鉴人。腰间更挎着一柄明亮的指挥刀,在校内走动时,这刀柄总是拖在地上。因而他们走起路来,刀声靴声,铿锵悦耳,威风凛凛,使我们刚自乡下出来的农家子弟看到了真是羡慕万分。我们总办蔡锷将军有时来校视察,我们对他更是敬若神明。蔡氏那时不过三十岁左右,可称文武双全,仪表堂堂。他骑马时,不一定自马的侧面攀鞍而上,他常常喜欢用马鞭向马身一扬,当马跑出数十步时,蔡氏始从马后飞步追上,两脚在地上一蹬,两手向前按住马臀,一纵而上。这匹昂首大马,看来已够威风,而蔡氏纵身而上的轻松矫健,尤足惊人。我们当时仰看马上的蔡将军,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

【引自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第3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广西陆军小学堂完全模仿日本士官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学,分别设立“学”、“术”两科,其中“学”程度相当于旧学制的中学,有国文史地、各门科学和外国语。国文都是国学造诣极深的举人、秀才教授课程,使他们这些学生的国文水平极高。宣统元年(1909年),广西举行最后一次科拔考试,广西陆军小学堂有二位第一期的学员暗中替人参考,竟然考中优等,这可是比“秀才”还高一等的科举功名。陆小的外国语有日语、法语、英语、德语、俄语五门课程任选修一门,而每一门外语都是精选优秀的外籍教师授课。

“术”的课程包括单杠、双杠、劈刺、马术,到各种持枪制式,和班、排、连的队伍训练。训练及其严格,稍有不慎就被处罚,关禁闭或者罚站。李宗仁是优等生,三年陆小,没有被处罚过一次。

广西陆军小学堂还广西革命党人的活动中心,成立有广西同盟会支部,李宗仁在陆小就加入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组织。

三年后陆小被旧桂系陆荣廷接管,蔡锷走了,改名为陆军速成学堂,由旧桂系军阀管理。从那以后学堂的风气变了,教官、学生到妓院嫖妓,吃花酒,沾染上了清廷腐朽没落的习气。二年后,李宗仁在速成学堂毕业,被派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教官,一年后讲习所停办。李宗仁就回到家乡务农,不久到桂林出任省立小学高级班的军训教官,兼体操教员。因为教得好其他学校也请他去任教,薪金比一个上尉官俸还多40元大洋,这是大数目,李宗仁可以给家里买田买地。

多年的正规军校教育,让李宗仁始终凝聚着军人情结,后来他遇到讲习所的旧同事冼伯平,冼任滇军营长,就邀李宗仁去他那里当连长。在李宗仁办理辞职手续的时候冼伯平的队伍已经开拔到南宁,李宗仁只好从桂林坐船到梧州,再转船去南宁。可就在梧州的时候,李宗仁又遇见陆小的三个同学,他们一个是营长,一个是营副,一个是连长。这三个人二话不说,要李宗仁在他们这里当连长,并且把李的行李拉到部队里,李只好写信给冼伯平,告诉他不能服任的情况。谁知上报时这里只批准李宗仁任排长,行话排长叫“炒排骨”,连长叫“莲子羹”,李宗仁也不说什么了,就当起排长来。没想到冼伯平的队伍又转回到梧州,两拨人居然还在同一家酒家相遇。冼知道李宗仁现在只是“炒排骨”就说对方;“你们把李宗仁抢过去也就算了,还没有让他当上连长,让他’炒排骨’,这太欺负人啦!”说着说着,两边吵起来,拔出手枪。李宗仁觉得自己夹在中间非常为难,大家都是同学朋友,为了避免同学朋友为自己伤感情,李宗仁辞职,让两边人不为自己伤和气。就在李宗仁搬回旅馆住的时候,又有人拉李宗仁任地方民军军官,还说给李宗仁校官军衔。李觉得他们是乌合之众拒绝了。这时候李又遇到旧桂系陆荣廷左右臂林虎的队伍,里面一个黄姓营长也是李宗仁在南宁讲习所的同事,他立刻将李宗仁带到团长处,团长一见到李就对李宗仁翘起大拇指,说李因息怒拔枪一事,在军界“大大有名,是忠义之士”,团长双手一拍,说:“欢迎!欢迎!”,这样李宗仁在该团二营当了一名中尉排长,成了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精锐部队林虎属下护国军的一名下级军官。

李宗仁跟着部队来到广东肇庆,又乘船,上岸,还在往珠江下游逗旋,他们旧桂系的护国军第六军要参加粤龙战争,要去讨伐军阀龙济光。这是李宗仁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内心抑制不住激动、紧张。李的连长叫李其昭,是个胆小鬼,他擅自做主将连队交给李宗仁这么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排长指挥,他让李宗仁任临时代理连长,指挥连队作战,自己逃走了。

半夜战斗打响,敌人火力扫射仅仅10分钟,李方就溃不成军,各个营都失去联系,营长也不知所踪。李宗仁只好命令掌旗兵,举起连队旗帜跟着他往前冲锋。但是,炮声、枪声、烟雾,将李宗仁的命令淹没,当李宗仁冲出去二三百米的时候发现只有几个士兵跟着他,他只好转身回去收拢队伍准备带领更多的战士一起向敌人发起冲锋。此刻,李宗仁突然头部“咣咚”一下,立刻右腮帮流血如注,还满口都是碎牙。原来一颗子弹从李宗仁左牙床,穿过鼻孔出去。李宗仁只好招呼一个排长代替他指挥,他找到军医替他包扎后又回去继续指挥战斗,等战斗结束李宗仁才到战地医院疗伤。这是李宗仁的第一次战斗,也是这一仗让李宗仁从排长,跳过副连,直接升为正连。当然,李宗仁也是从这第一次战斗开始,在广西陆军小学堂,因为骑烈马就有名“李猛子”的绰号再次被叫响,后来随着李宗仁官位越来越大,谁也不再叫他“李猛子”这个绰号了。

1917年,南北之间再次爆发了护法战争,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属下,精锐部队林虎的队伍要次奔赴湖南前线。开战前李宗仁的营长发高烧,李临危受命,代理营长指挥战斗。拂晓后李军刚用完早膳,突然枪炮密集,李立刻命令全营进入战斗。李军所在军队正面已被敌军突破,友军在侧面也被敌人突破溃退,此时李宗仁营已经孤军奋战,就要被敌军全部歼灭时刻。

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李宗仁大叫:“司号兵,吹冲锋号,用力吹——!”

但是,面对着麦浪一样众多的敌人,李宗仁的兵没有一官一卒跃出战壕,冲向敌人。

万分危急!

李宗仁自己高举营旗,跃出战壕大喊:“冲呀——!”

全营官兵见李宗仁身先士卒,举着旗帜冲向敌人,他们全都一跃而出。

敌人被眼前突然跃出整营的500个视死如归,气势如虹的钢铁战士吓到了,敌人踉跄、跌倒,同时也有数把机关枪射向李宗仁。突然一粒子弹打入李宗仁胯下,血流如注,他倒下,又爬起,还用力拼了命高喊:“缴获一门炮,赏银500元——!”

全营官兵蚂附而上,杀声震天,敌人扔下四门山炮逃跑了。

战场就这样被李宗仁的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扭转战局,最后李宗仁营获得胜利!

受伤的李宗仁昏阙过去,被几个勤务兵,用一把梯子抬下战场。醒来,李宗仁看见一个老中医在给他医治,老中医对他说:“还好,腿骨没有折断,子弹从骨膜的左侧穿过,你熬药10天,就会痊愈。”

这一战,李宗仁在陆荣廷在整个旧桂系里“李猛子”的绰号更加响亮,李宗仁被提升为帮带,也就是营长。

1921年6月粤桂战争,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大败,桂系几万人马全部要从肇庆撤回广西。当他们撤到高要莲塘镇的时候,前面的唯一通道被粤军李福林占领。这里连绵50里群山峻岭,中间只有一个200米的豁口,旧桂系撤出的大队人马,必须从这个豁口经过肇庆,才能进入广西地界。但是粤军李福林把两边山峰占领不止 还在豁口转弯高地也架着数10挺机关枪,等于把旧桂系部队三面死死堵住,不能通过。旧桂系几万人马困在这里已经两天了,只要他们稍为有突围队伍向前,粤军在高处上百挺机关枪从三面,由高处向突围官兵射击,让他们丢下的同伴尸体都不敢拉回来。但是,如果李宗仁他们继续等下去,后来追赶的粤军一到,他们就是四面受击,几万人马就要被粤军全部缴械。

危机之中,李宗仁带着几个侦查兵又到前方阵地观察,敌人在两边高地,和正面出口的峡谷中都筑有工事,架设机枪,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但是,李宗仁在望远镜里观察到李福林的工事修建得十分简陋,他的士兵着装也各式各样,并不统一。李宗仁判断敌人粤军李福林的队伍应该是临时拼凑出来的,缺乏战斗经验。

李宗仁就来到桂军司令部,里面坐着旧桂系两位精悍将领林虎、马济,其中林虎任粤桂边防军总司令,马济不仅是陆荣廷的干儿子,他还担任粤桂边防军副司令。林虎、马济都是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彪悍年轻将领。如果林虎是旧桂系最精干的年轻将军,那马济就是旧桂系最善战的将军。他们两位可以说一个是汉武帝的卫青,一是是霍去病。

李宗仁把自己到前线阵地观察情况对林虎、马济说:“李福林的队伍像是临时拼凑,战斗力并不强,我们可以强攻,虎口夺路!”

林虎:“李帮带,你的营原来是断后,现在敢强攻吗?”

李宗仁立刻回答:“报告林司令,一团二营营长李宗仁坚决完成任务!”

林虎除了让李宗仁担任强攻,还给李宗仁另外准备了

一营兵力做接应。

    回到营里,李宗仁马上将4个连长召集训话,他说:“司令命令我们营对莲塘口强攻,为大部队撤退抢关夺路。这任务非常艰巨,战况势必惨烈,但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只能浴血奋战,必须完成,不然全军缴械。但是,我也发现敌人是缺乏作战经验,是乌合之众,只要我们敢于胜利,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四个连长都一致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李宗仁立刻命令全营出发!当全营接近莲塘口时李命令

全营500人在豁口附近散开,李自己带着掌旗手,和全营4个司号兵走在最前面,当他们进入敌人射程时,敌人的机关枪、步枪向雨点一样朝他们扫射。李宗仁他们依旧沉着前行,走到离豁口只有100米了,李宗仁下令4个司号兵齐声高奏冲锋号,顿时全营蜂拥而上,整个峡谷杀声震天。敌人三面炮火全部射向二营。整个山谷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李宗仁依然带着全营迎着枪林弹雨,冒死冲向敌人阵地。莲塘口正面敌人听着此起彼伏的冲锋号,看着蜂湧而来的战士被吓倒了,他们掉头就跑,李宗仁又指挥全营向两翼冲锋,敌人纷纷缴械。李宗仁还没有启用接应部队已经占领莲塘口豁,他们打通天险,虎口夺路成功,几万桂军安全撤离,欢声雷动。最后清点人数,李宗仁营里牺牲一名掌旗手,4名司号兵一死一伤,全营死伤100多人,占全营三分之一,战斗可想多么的惨烈。

莲塘口一战,李宗仁名声震撼桂、粤两军,他也从统带

营长,升为统领,也就是今天的师长,从此李宗仁成了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的高级军官。

只是陆荣廷已经不是昨日的陆荣廷,旧桂系更不是昨日

的旧桂系了,他们已经被粤军赶出盘踞几年的广东,粤军陈炯明还在孙中山的支持下,以“广东人不打广东人”和高官厚禄诱惑下,旧桂系被分化,多个部队起义倒戈,陆荣廷只好在1920年7月通电宣布下野,这是陆荣廷第一次下野。陆荣廷第二次是5年以后,被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击溃,再次下野的。

接到陆荣廷宣布下野消息的时候,李宗仁正带着队伍在

广西玉林博北六万大山附近,怎么办?上级要求李宗仁将队伍带回广东连州,接受粤军改编。听到要接受粤军改编,下属纷纷吵了起来:“去广东接受粤军改编,不如我们进六万大山,自己干啦!”

  李宗仁自然也不愿接受粤军改编,于是真的拉着自己

1000多人的队伍,走进六万大山。没想到后面还有陆陆续续有被遣散旧桂系的军人,来到六万大山投奔李宗仁,很快他的队伍有了2000多人。后来李宗仁的队伍发展更快,他成了广西自治军二路总司令,占领玉林、博白等桂东南7个县的地盘,李宗仁还在这7个县,清剿土匪,减税富民,将地方治理得地泰民安,得到当地百姓极力拥护,使这7县周围地域百姓,甚至广东相近的百姓都有迁移到李治理的地域居住,李宗仁自己的队伍也自然得到富足的军饷。

  李宗仁得知陆小第四期校友黄绍竑带着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被粤军打得四处流落。黄绍竑可是原来旧桂系马晓军模范营的连长,这个模范营在当时的旧桂系大名鼎鼎,营长马晓军,官费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他在陆荣廷、谭浩明的支持下创建广西陆军模范营。马晓军广西容县人,他招揽陆军大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广西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学生充当连、排干部,还招收500名中学生为学兵,马晓军对模范营严格按照日本士官学校那一套训练,使它在旧桂系军队雀声而起。马晓军后来也被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推崇为广西新式军队的奠基人。

李宗仁让已经在自己队伍里供职的黄绍竑四哥,黄择天寻找四处流落的黄绍竑,后来黄的四哥在广东廉州找到黄绍竑。黄四哥对弟弟说是李派他寻找黄,并让黄到玉林来,加入李的队伍。黄绍竑就跟着自己的四哥来到李宗仁玉林大本营,李让黄绍竑任第三支队司令。黄绍竑还告诉李宗仁,他们陆小第二期同学,模范营连长白崇禧正在广州治疗腿伤,白崇禧会一边治疗,一边会千方百设法与民国大元帅孙中山取得联系,努力想加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国民党阵营。

  李宗仁大喜。

  广西新桂系“新三杰”——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就

是这样一环拉一环,开始连在了一起。

黄绍竑比李宗仁、白崇禧都小,但他是一个有政治嗅觉之人,在那个社会动荡不已,风口浪尖的时代,他很有敏感性,能把握住时代脉络的走向,有着自己穿透历史黑暗时间隧道的独特思想。

1948年3月,李宗仁要参加民国副总统竞选,黄绍竑对李宗仁参加竞选说:“要么成功,也就是失败;要么失败,也就是成功。”

李宗仁惊讶万分:“为什么?”

黄绍竑解释道:“若竞选成功,老蒋的江山稳固,你岂不是给老蒋当六年的大副官吗?这岂不是成功的失败?第二句话说的是要么失败也就是成功,就是说你如果竞选失败,不但要离开北平,而且还要离开南京,回到广西或到香港,仍然树起反蒋旗帜。这样你就是国民党内最大的反动派,你今后在政治上的作用不比一个副总统还强吗?”

【引自李智勇、张亚、王学标著《白崇禧传》27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

1949年1月,黄绍竑代表李宗仁、白崇禧与中国共产党谈判前就强调:桂系决不能同蒋介石共呼吸、同命运,蒋介石还可以退守台湾,苟延残喘;而桂系形格势禁,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和局才可以自保。

【引自李智勇、张亚、王学标著《白崇禧传》30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

1949年1月,黄绍竑代表李宗仁、白崇禧与共产党和平谈判,黄绍竑再次施展谋略,他极力想保住新桂系最后的血脉——20万军队。但是却被李宗仁、白崇禧拒绝了。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掌握兵权的白崇禧坚决主战,甚至还要穿上草鞋,上山打游击。黄绍竑气得大骂:“当初德公(李宗仁)竞选总统的时候,就同意我和共党合作的打算,我才出来。现在你这样搞是出尔反尔。你现在有资格讲打吗?正规战已经打输了,还打什么游击战,要知道共产党才是游击战的祖宗……政治上只有讲和才有出路,再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引自百度黄绍竑词条】果然不出黄绍竑所料,仅仅几个月时间,新桂系最后那20万兵力,就被林彪带领解放军四野全部剿灭干净。这时候让我们想起1945年的日本,如果当时没有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有20年后那个鲜活,充满竞争力的日本吗?如果1945年日本坚持玉石俱焚,大和民族又将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黄绍竑在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在国共和谈上有着不同于李宗仁、白崇禧观点,有着自己自己独特思想,那么黄绍竑的成长人生又是怎样的呢?

“黄绍竑(1895年12月1日-1966年8月31日),字季宽,新桂系三巨头的第二位,以政治谋略见长,历任第7军党代表,广西省主席,15军军长,湖北省,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等要职。是他将新桂系融入国民党,使之成为党内最大的实力反对派,他本人也不拘于广西一地,侧身庙堂之上,为新桂系开创了广阔的政治空间,李宗仁任职总统期间正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这是百度黄绍竑词条一开始对黄绍竑的介绍。

黄绍竑,1895年出身在广西容县一个富裕地主家庭,祖上和李宗仁一样从中原迁徙到广西,父亲还是清朝秀才,却无意功名,最后竟以医道为业,养活一大家人。光绪二十七年(1900年),其父出游广州,正值八国联军入京,腐败没落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从南到北群情激愤,维新变革兴起,黄父在广东聘请两名教师回广西容县家乡教学,设教馆,黄父亲自任馆长。聘请的广东教师一位教国文,一位教英语、数学,教馆不仅收本族子弟,还收外族学生。后来黄绍竑到桂林广西省会学校读书,还认为桂林的省立学校教学质量,还没有他父亲在家乡设立的教官质量高。黄的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放乡绅,他对黄绍竑的督教宽严适度。黄父说:“儿童读书不可开始过早,又不可督教过严。过早过严易伤身心,丧个性,长大必无所成。应等他年龄稍长,智识稍开,然后随其所喜,而善加诱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产。”黄绍竑启蒙后两三年间,仅读了几篇三字经和一本史鉴节要,其余的经书,父亲认为无用,尤其不适于儿童心理,不强迫他读。幼年的黄绍竑十分淘气。一次他把先生暖手的小瓶子装满水,用纸塞紧瓶口,将瓶子放到炉子上烧,瓶子“嘭”地一声爆炸。先生拿着一根粗麻绳抽他,黄绍竑抵抗还击,先生极端恼怒,要辞馆回家,黄绍竑吓得要自杀。黄父知道对先生说:“童子无知,痛极反抗,亦是人情之常,既然畏罪而图自杀,是他悔过的表现。而且儿童无隔宿之仇恨,先生不必动怒,请放假三天,让我做些好菜与他吃,让他自己去玩玩,三天之后自然一切都忘记了。三天之后,先生再慢慢教导他罢。先生如言,三天后,仍教书如初。”【引自复印本,黄绍竑著《黄绍竑回忆录》东方出版社第4页,2011年版】黄绍竑喜欢弄刀、游泳、打猎、攀高树顶掏鸟窠等,虽然因此屡遭危险,但父亲也仅予以提示,使他知道提防,不因为偶遇危险而永加禁止。他在村里的童群中,做事最勇敢,最有威信,是孩子王。1908年,设在桂林的广西陆军小学堂招生,黄极想报考,但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不允许。

这一天大家都找不到黄绍竑回来吃饭,黄父在后村的一片林子里找到还哭泣的黄绍竑,父亲问他问什么躲在这里?

黄绍竑哭着说;“不让我报考陆军小学,我就不回家。”

黄父问:“你躲在这里哭了多久?”

黄绍竑:“从早上哭到现在。”

黄父又问:“如果还不让你报考呢?”

黄绍竑一把挣脱父亲抓住他的手,跑了出去,就要头撞大树。

黄父一个箭步将他抓住。黄父这时候认认真真看着满脸泪痕的儿子问道:“你为什么要报考陆军小学?当兵要死人的。”

还只有13岁的黄绍竑回答:“中国和番鬼佬打仗,都打败仗,都要割地赔款,我不服!我要当兵,我要去打番鬼佬!”广东、广西说白话地区的人,都把洋人叫“番鬼佬”。

黄父继续问:“番鬼佬有洋枪样炮,’轰’的一下把人炸死,你不怕?”

黄绍竑看着父亲,一扭脖子坚定地说:“社稷总是要人保卫,我就是要做一个保卫社稷的军人!”

黄父又说:“报名要15岁,你13岁,不够格。”

黄绍竑:“我长得高,就报15岁。”

黄父最后问道:“你一定要报考陆军小学?”

黄绍竑告诉父亲:“一定去!讨饭,也要讨到桂林去报考。”

说到这里,黄父知道劝不了这个掘强儿子,只好让黄绍竑在四哥黄天择、二哥黄绍彦陪同他去到桂林,报考广西陆军小学堂。黄绍竑先在桂林兑泽高等小学就读,第二年春黄考取桂林陆军小学第四期,那一年黄绍竑只有14岁。

1911年辛亥革命,不久广西也脱离清政府宣告独立,原来由清政府主办的广西陆军小学堂停办。但是,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和其他中学、师范学校的学生等组成128人广西学生声援武汉起义“敢死队”,要去武汉参加战斗。当时白崇禧也从桂林师范加入这支“敢死队”。黄的母亲要他父亲将儿子追回来,黄父说:“彼平日已大谈革命,这时何能再阻止其参加?听其自去可也。”黄绍竑参加的“敢死队”到了武汉也没有真正参加战斗,他反而在武汉流浪了几个月后,又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读了两年书,直至毕业,黄绍竑分配北洋军北苑陆军第十师入伍实习。民国四年,即1915年,黄绍竑实习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二年后毕业回到广西,在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第一师任下级军官。不久旧桂系成立“模范营”,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来的容县人马晓军任营长,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夏威等一串新桂系闪光的名字都在这旧桂系的“模范营”里面出现,黄旭初任副营长,其余在营里都担任连一级军官。

有意思的是,满清政府是被它自己建立的北洋军培养出来的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等新军消灭;陆荣廷的旧桂系,也同样被自己培养的陆军学校学生李宗仁,和“模范营”里面的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等年轻军官灭亡。他们都培养出了灭己之“王”,这是因为满清政府和旧桂系集团,没有在军队实施一整套正确的、完善的、严密的、牢固的,政治信仰建设,和组织建设吗?此时,深刻领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指挥枪的意义。

后来陆荣廷下野,旧桂系集团坍塌,黄绍竑脱离了旧桂系,带着自己几百人的队伍四处流浪,后到了玉林,接受李宗仁委任,成为广西自治军第二路军第三支队司令。

19世纪20年代梧州,有着“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美誉,是广西人心中的小香港。它位于珠江上游,处于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与富庶的广东相连。梧州太富裕了,梧州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是历年广西军人梦寐以求的城池。黄绍竑站在玉林自己营房里,总是盯着地图看着梧州,他在地图“梧州”两个字上,画了数不尽的圈圈。近半年来黄绍竑在玉林任李宗仁的第三支队司令,是安逸的,可他总觉得自己缺了的什么,慢慢地他内心越来越躁动,越来越不安宁,最后他终于明白了,他不能满足于目前这种偏安一隅,无所事事,波澜不惊的现状,他是一个要在跌宕起伏的波澜壮阔中建立功勋的男人,他内心就是佩服太平天国的英雄前辈,从桂平金田的偏僻小山村出发,最后席卷半个中国,在南京建立天京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朝政府对抗15年。最后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被史书大书特书,他们真正是不枉来世一遭!经过多日内心思考、琢磨,黄绍竑对广西,乃至于各种势力逐一琢磨、评价,最后他觉得跟着孙中山才有前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符合民众的愿望,也更符合历史潮流,孙中山能给黑暗的中国带向光芒。为此他要脱离李宗仁队伍,他必须从李宗仁这里独立出去。黄绍竑把目光注视梧州这个广西千年商埠,他要把广西这个最富裕城池抢夺过来,成为自己的地盘,并且以此为基点,打天下。为此黄绍竑积极联系还在广州养伤的白崇禧,他把自己的想法对他这个也是从模范营出来的陆小二期学长和盘托出,没有想到他的想法得到白崇禧的积极支持,并且白崇禧还设法与孙中山的粤军联系,让粤军派兵支持,他们南北夹攻一起攻打当时还是旧军阀占领的小香港梧州城。孙中山非常支持他们都想法,直接派李济深带领一个师的人马帮他们一起攻打梧州,白崇禧也因为腿伤好了七八成,他从广州去到梧州,直接参加黄绍竑攻打梧州的战斗。

活动开始,黄绍竑就从李宗仁的玉林总部拉走了两个营,还教唆俞作伯也带领一个营从李宗仁那里出走,他们一共拉走了李宗仁三个营的兵力,招呼也不打就开拔了。

李宗仁玉林总部炸开了锅,好些军官准备带最新式的武器,拉上队伍追打黄绍竑。李宗仁也气得怒火中烧,恨得咬牙切齿。李在房子里不停度步,但是最后,李宗仁对吵着要出兵追打黄绍竑的的手下却说:“拉都拉走了,不打还是我们的兄弟,将来还好见面;打起来只是好了沈鸿英,我们两家都倒霉。”

李宗仁这话传到黄绍竑耳里,他非常感动,于是黄绍竑把和白崇禧攻打梧州的计划向李宗仁和盘托出,黄绍竑还向李宗仁表示:“日后尚能成功,还将拥戴李为首领,决不独树一帜”。为了帮助黄绍竑攻打梧州,李宗仁还再派出一个营的兵力由黄绍竑调配。后面黄绍竑一再说:“李气量宽宏,能忍人所不能之忍”

【以上两段话引自李智勇、张亚、王学标著《白崇禧传》第24、2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

这也是新桂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巨头第一次合作。

当时驻扎梧州是军阀沈鸿英手下的冯葆初,他肥头大耳,是个酒囊饭袋,全靠他的一个参谋给他出谋划策,指挥队伍。进攻梧州前能说会道的白崇禧先把冯葆初的这个参谋骗到梧州鸳鸯江最华丽的花舫上,用四个最美丽,最年轻的妓女左右上下围着冯葆初的参谋,还把他灌醉如泥,还把他结结实实地绑在船舱里。半夜黄绍竑带领着官兵,和前来支援的李济深一个师的革命军如狼似虎攻入梧州城,一举占领梧州。仍在睡梦中的冯葆初被侍卫叫醒,后来也被黄绍竑诱到花舫船上枪毙了。占领梧州后黄绍竑已有3000多人兵马,分设三个团,黄绍竑受孙中山委任,在广西以讨贼为号召,独竖旗帜。

下面该说说白崇禧了。

毛泽东对白崇禧的评价:“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

【引自张蒿山著《渴望决战•提要》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

林彪评价白崇禧:“我认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这句话可以说并非过奖。他不用说有多年的军事经验,他的指挥也比其他国民党军将领高明。”

【引自百度名人对白崇禧评价词条】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

根据賈廷诗、陈三井等人著《白崇禧口述自传》得知,他族始祖伯笃鲁丁为元朝进士,居住江南江宁府上元县,后先祖官放粤西而落籍桂林,明太祖朱元璋禁止百姓用外国姓,故更姓为“白”。父亲因为做对联,与先生要求不同,受不当处罚,奋而弃儒经商,开设商行。后父亲病逝,账房卷账、款而逃,家里被人追债,变卖房田归还,家道中落。

白崇禧5岁开蒙,聪明伶俐,记忆过人,私塾先生每到初一、十五,都要将学过的课文一字不错背诵出来,若有错戒尺掌手。白崇禧五年私塾,从未出过差错,未被先生掌过手掌。后来家里贫困不能让弟弟崇祜读书,白崇禧就白天上学,回家再做二先生,教弟弟崇祜读书。14岁时多报一岁,投考广西陆军小学堂,1000多人报考,只取120名,白崇禧考第六名,成为陆小第二期学员。李宗仁17岁,为陆小第三期学员;黄绍竑14岁,为陆小第四期学员。但是入学不到三个月,白崇禧患恶性痢疾,病一年,只好退学医治。16岁时与弟弟白崇祜又考取省立初级师范,白崇禧以第二名被录取,入学后因为总是考第一,被选为领班生。

一年后爆发辛亥革命,与陆军小学堂同学加入北伐学生敢死队,家里派人把守桂林城门口,要抓白崇禧回家,白就将枪托交同学,自己便衣出西门,绕道经老人山、溜马山,在北门城外与敢死队的同学汇合。

广西学生敢死队到了武汉,南北义和成功,学生军解散。白崇禧被编入南京陆军入伍学生队,到南京接受训练,半年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三年,后被派到北苑卢永祥的第十师见习半年,升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授予上士,半年后升为少尉军官。保定军官毕业白崇禧突发其想,要效法张骞、班超,立志异域建功立业,申请到新疆去当兵。后因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堵塞从俄国去新疆的道路,白崇禧才回到广西,在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集团的二把手谭浩明的护法联军任中尉连副。广西容县马晓军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来,谭浩明让他组建一个以军官学校毕业生,和其他学生为主要成份的军队模范营,马晓军为营长,白崇禧为一连连长,夏威为二连连长,黄绍竑为三连连长,张淦为四连连,黄旭初为副营长。模范营后来在旧桂系累建功勋,大名鼎鼎。

广西山多,洞多,土匪更多。模范营被派到十万大山剿匪。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管理广西的时候,对土匪大多实施招安政策,土匪带着把破枪等政府招安,招安后官府发给新枪,又上山当土匪。陆荣廷旧桂系招安熄匪政策,恶性循环,土匪越找招越多,当土匪竟然成了百姓生活的美好出路,土匪更是风起云涌,特别是在十万大山一带,男人当土匪,女人嫁土匪,和人们吃饭、睡觉一样正常。

进十万大山剿匪,白崇禧20多岁,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的上尉连长,他一身笔挺军装中内透着彬彬雅儒的不凡,气宇轩昂的帅气中又显现着威风凛凛的气势,特别是他举手投足中更是露出军人铁骨铮铮的决断与正气。他看着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拍案而起,怒火万丈!年底,80个匪首被白崇禧连抓住,白崇禧对他们说:“你们都到操场排队,等我点名,完了,回家过年了。”

土匪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涌进操场。

这时在操场围墙四周都架好了机关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准陆陆续续走进操场的土匪们,白崇禧看着他们都走进来,一声令下:“开枪”!操场立刻响起“噼噼啪啪”炒豆一样的机关枪声,瞬间这80个匪首全部被白崇禧消灭干净,操场上血流成河,横七八竖堆满了尸体。

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毕业回来的营长马晓军,看见白崇禧一下杀了这么多人,脸都发白。

白崇禧望着这堆满操场的死尸,一脸的镇静,他对马晓军说:“马营长,我干的,杀的都是罪满盈贯,民愤滔天的匪首,要负责,我负责!”

后来这事报告到陆荣廷、谭浩明那里,没有受到任何处分。但是,从那以后官兵们只要抓到土匪,都是一枪毙了,绥和招安从此结束。旧桂系这一招安政策改变,正是从年轻、英俊、冷酷、刚毅的白崇禧连长开始。

从此,土匪少了很多。

后来模范营又被派往百色广西与云南边境剥隘,禁鸦片买卖。

“剥隘”,还记得吗?这个在剥隘河上,满是一边在水里,一边在岸上的吊角楼小村镇,全村沿着河岸的吊角楼,世世代代都居住着壮族人。我们在本书“第三章,一、他们从剥隘来”里面讲的王水保、吴三当年就是从这个云南剥隘边境,被黑帮头子抓去贩卖烟土的故事,现在把前面写剥隘的文字回忆一下:

“每年四月,罂粟收获季节,是每年剥隘小镇最为诡异、繁忙的时候。剥隘有两个码头,大码头和六路码头。大码头走船,走右江,航通两广,从两广来大码头的船只卸下盐巴、洋布、百货,再由马帮驮着云南的烟土装满货船,这时候的货船烟土装得太满了,船帮线离水面只有矮矮的一截露出水面,船从大码头开出,驶入右江,进入两广、香港、东南亚走;而卸下的盐巴、洋布、百货上了马帮,走六路码头,走向剥隘镇背后连绵高山,进入滇高原。所有从云南深处走到剥隘的马帮里面都藏有烟土。当时清朝官府寓禁于征,一两烟土大概征三成税金,烟土贩子根本不怕征税,一两云南烟土,运到内地有十倍的利润。”

每到百色烟土买卖季节,每天多到驼马千群、百群来到剥隘河装船,再从右江运回广西、广东。白崇禧连驻扎在广西通往云南剥隘河的上游,是云南烟土船只回广西、广东的必经咽喉。

因为模范营剿匪有功,扩充为团,马晓军营长成了团长。白崇禧依旧是连长,但是他的连火力配备很强,差不多等于一个加强连。白崇禧刚刚换防到剥隘河边上的广西地界禄丰,就有不少商人向他行贿,要白崇禧给他们运送烟土方便,条件甚至由白崇禧自己开出,他们的各种行贿手段都被白崇禧拒绝。烟商们见白崇禧油盐不进,就去运动陆荣廷的同乡,武鸣人百色姓黄的道尹,“道尹”是什么官位?查商务印书局2019年编的《中国历代官位大词典》也没有查到解释,搜百度后说是管理所辖各县行政事务,隶属省长领导,估计与今天地委书记权力差不多吧。黄道尹就和白崇禧的上级马晓军团长游说,马团长又让白崇禧放黄道尹一马。但是白崇禧依然依据旧桂系二把手谭浩明的禁烟令,不许云南烟土进入广西。黄道尹见马晓军团长向自己的下属白连长说情都没有用,怒不可揭,横下心,一定要把运送烟土的事情做到底。黄道尹命令自己手上掌握的警备队长,私带道尹公署封条,再让云南烟土商贩购买的烟土,贴上百色道尹公署封条,并且由百色道尹警备队长,亲自以公物名义押运烟土回百色。白崇禧早已查明事情缘由,当这批烟土经过白所管辖的禄丰河道关卡时,白崇禧立刻停船检查。警备队长自持有黄道尹的公署封条拒绝检查。

白崇禧立刻下令荷枪实弹的官兵强行开箱,打开全是鸦片烟膏,白崇禧二话不说全部没收上缴。

百色道尹警备队长,“扑通”一下跪在白崇禧面前求饶。白依旧脸不变,心不变,照样全部没收充公。后来白崇禧还是看着道尹的面子,将警备队长和其他人员,及其枪支放回;同时白崇禧又分别电告谭浩明督军、马晓军团长、黄道尹,报告事情经过。所没收的烟土白崇禧丝毫未动,派专人押送到百色旧桂系集团军部。

白崇禧一次断然杀死80名土匪,一次收缴百色黄道尹的烟土,让白崇禧在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集团名气如雷贯耳。

军队在百色禁烟,就进了大染缸,可以说当时除了白崇禧的连队不接受烟贩贿赂,其他所有大大小小建制的队伍,从长官到士兵都被烟商喂得肠肥油厚,盆满钵满。只有白崇禧连队刚正不阿,一廉如水。一些官兵们看着别的连队油水捞得财源滚滚,自己守着金菠萝,闻不到一丝金味,心里很不平衡。

白崇禧的连队有步枪兵三个排,轻机枪一个排,其中有一个排是马晓军从他自己家乡招募过来的,人员非常复杂,他们更是对白崇禧无利可图的禁烟满肚子牢骚。一天白崇禧离开禄丰到百色开会,一个排长领头哗变,还带走白崇禧那匹心爱的,全省跑得最快的大黄马。勤务兵告诉军队哗变,白崇禧闻之大惊。他马上向团长汇报,自己星夜带着队伍去追赶逃走的人员。追了三天三夜,还没有发现出逃人员踪迹,只是当地百姓告诉他们见一队当兵的走过,大家又困又乏。白崇禧心焦如焚。但是想想百姓说的线索心又不甘,他举起望远镜向周围群山仔细瞭望,突然看见山那边自己那匹大黄马。白崇禧立刻将队伍变成战斗队形,并吩咐官兵们见到哗变人员不许开枪,只喊:“白连长来了——!”

哗变人员听到喊声,有回来的,有逃跑的,最后还是被白崇禧都追了回来,人员枪支弹药一样未少。

事后白崇禧请求处分。团长马晓军爱将如子,向上陈述说哗变人员是他自己在家乡招募的,与白崇禧无关,而且白连长也全部追回哗变人员和枪支弹药。

结果马晓军团长捧这谭浩明督军回复电报:“此次兵变,该连长追剿办理妥捷,殊勘嘉奖!”【引自白崇禧口述,賈廷诗、陈三井等记录《白崇禧口述自传》第1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版】

白崇禧手捧着电报喜极而泣,他从内心深处感谢督军谭浩明的宽厚,团长马晓军的爱护。

之后,有人说兵变原因是白崇禧禁烟太严了,白崇禧如刺哽喉,他依旧言出法随,不准一两烟土从他的关口进入广西境内。

白崇禧治军严格,他的兵虽然没有从禁毒敛财获益,但是他们都从白崇禧带兵中学到更多经验,为日后在军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白崇禧的努力下,他的队伍就成了新桂系最精锐第7军的中流砥柱,白崇禧的官兵们提升的空间更为广阔。

当然,几年以后新桂系统一了广西,李宗仁、白崇禧治理广西19年,百色的鸦片抽税收入年收入超2000万,占当时广西国民收入一半以上,这也是对白崇禧在马晓军手下当连长时,禁止鸦片进入广西是莫大的讽刺。

在百色,马晓军团部就设在百色县城,但是兵力都在各个鸦片烟土经过的隘口,团部兵力空虚。一天马晓军召集各个连以上军官到团部开会,军阀刘日福袭击了团部,军队被缴械。马晓军在警卫班的极力奋战掩护下,跑到隔壁的天主教堂才免被活捉。白崇禧带着夏威几个军官边跑边用手枪还击,眼看敌人越追越多,越追越近,夏威凄厉叫喊:

“健生怎么办,怎么办?”

白崇禧的字叫“健生”,解放前的中国历史都以字称呼人,以示尊重,蒋介石、李宗仁等都叫白崇禧“健生”。

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白崇禧大叫:“快跟我学,把金表、金戒指都扔了,往敌人人群里面扔!”

追赶的敌人见地上好些金表、金戒指,又扔在他们人群里,都去抢金表、金戒指。白崇禧他们就利用这短暂间隙,甩开追兵。

但是百色城门已经被军阀刘日福关闭把守,白崇禧他们被困在百色县城里面,无法出城。正当他们万般无奈之时,白崇禧又对大家说:“跟我跑。”

原来平时白崇禧已经对百色城墙实地探查过几次,他知道有一处城墙坍塌,只有两米高,人可以跳下去逃脱,就这样白崇禧带着一帮人逃了出来。

黄绍竑因为冲出来的时候,与白崇禧他们跑散跑了,被刘日福活捉,要枪毙他,后来通过疏通,出了一大笔钱才把黄绍竑赎了出来。

白崇禧带领几个人逃了出来后,他一边收拢零星逃出来的官兵,一边往贵州跑,他去贵州南龙找自己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刘莘园、陆荫楫,后来他们资助白崇禧一大批烟土,又派兵力把守红河,让白崇禧一伙人有了喘息之机,然后才从贵州的跛脚渡河。跛脚在贵州天柱县,它与广西接壤。白崇禧他们渡河后,要攻打隆林县城,与军阀刘日福隔岸对峙。

一个漆黑雨夜,白崇禧带着一个卫士到前线阵地巡视,走到贵州跛脚北面一个山坡上,山坡的下面就是十丈悬崖,对面就是敌人的机关枪阵地。白崇禧怕暴露目标,熄灭电筒,失脚跌落悬崖,左脚骨折,被人抬回去。这一点要多说几句,只要是白崇禧指挥的战斗,不管大小,他一定要亲临前线视察阵地。这次跌下悬崖,摔脚骨折之后,他照样每每亲临前线阵地勘察。攻打旧桂系如此,北伐如此,抗日如此,解放战争与解放军对峙照样如此。

第二天按计划攻打隆林县城,白崇禧骨折,将部队交给夏威指挥,但是他们在进攻中受挫。白崇禧让人用担架抬他到前线亲自指挥。他在担架上大喊:“重回广西,胜败在此一举,大家必须同心协力,奋力杀敌,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如果进攻失败,我和大家共存亡!”

官兵们深受鼓舞,一鼓作气,浴血奋战,攻下隆林县城!

战斗结束,白崇禧到广州治理脚伤。

白崇禧在广州治疗脚伤时候,他常常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广西的未来?当时广州的革命形式已经在蓬勃发展,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里建立了国民党一整套政府机构,孙中山自己也在大元帅府里就任军政府大元帅职务,与北京的北洋政府分庭对抗。

白崇禧想着摆在他面前的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依旧在陆荣廷、谭浩明旧桂系里苟且残喘,并且还要帮助他们与各派、各地旧军阀势力你争我夺中,拼个你死我活;

选择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追随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此他再次找了孙中山的有关著作认真阅读,反复思考,最后白崇禧觉得孙中山先生代表着时代未来,更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这时候黄绍竑在玉林接受李宗仁委任,成为广西自治军第二路军第三支队司令。但是只是半年时间,黄绍竑就决定如此偏安一隅不是长久之计,他想攻梧州,自己独立出来。为此黄绍竑派心腹陈雄秘密去到广州,找正在养伤的白崇禧,商量攻打梧州事宜。

白崇禧见到陈雄大喜。

他们一起分析国内外形势,一致认为归附孙中山的革命政府才是他们的出路,更是广西未来的出路,这样他们会得到孙中山革命政府的帮助,他们有可能扫清旧军阀,统一广西。白崇禧、陈雄通过种种关系搭上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长廖仲恺,和大元帅府里的参军朱培德。

  白崇禧、陈雄先和廖仲恺见面了,廖仲恺表示广东革命政府大力支持黄绍竑攻打梧州。

后来又在廖仲恺、朱培徳的陪同下,白崇禧、陈雄,1923年5月10日,到东莞石龙,孙先生在火车行宫接见了他们。白崇禧对孙先生说:“广西陆军学校出身的青年军官愿意参加孙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希望得到孙先生的直接领导”,并说:“广西统一对革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本营予以密切关注。”

孙先生听了非常高兴,和颜悦色地对白崇禧、陈雄说:“很好,很好!你们能够参加革命,是好事情。你们都是军校毕业的青年,应当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大业,需要什么帮助尽管提出来。”

白崇禧向孙先生提出了下列要求:

请给黄绍竑一个名义,以资号召;

在黄绍竑发动攻沈时请饬粤军予以协助。

    孙先生立即委黄绍竑为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孙中山还命令李济深等率领广东革命军奔赴广西,与黄绍竑一起前后夹击攻打梧州城。

  【孙中山接见白崇禧、陈雄一事,引自程思远著《白崇禧传》36页,北京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攻打梧州城之前,白崇禧已经回到广西,他为黄绍竑出谋献策,一起并肩作战,干净、利落将梧州城从军阀沈鸿英下属的冯葆初手里夺了过来。占领梧州城后,黄绍竑立刻正式挂出广西讨贼总指挥部招牌,黄绍竑任总指挥,白崇禧任参谋长。黄绍竑的部队也扩充为三个团,第一团团长俞作柏;第二团团长伍廷飏;第三团团长夏威。为了加强与广东革命政府联系,他们征得广东大元帅府同意,派陈雄为广西讨贼总指挥部驻粤办事处主任。

坐稳了梧州,黄绍竑、白崇禧开始谋划向周边发展,他们目标是与李宗仁玉林管理的7个县连成一片。要与玉林等连成一片,就要把整个桂东南藤县、桂平、平南、贵港、武宣、宾阳等都打下来。

首先是与梧州地区临近的藤县,当时驻扎藤县的旧军阀卢得洋、黄超武扼守梧州到桂平的浔江水路,这是广西航行到广州的黄金水道,也是广西的咽喉航道。1923年9月,黄绍竑、白崇禧首先攻打扼守在这条黄金咽喉水道的卢得洋、黄超武。黄绍竑、白崇禧率领军队攻打藤县,黄、白进攻受挫,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派出两艘小舰艇做掩护,黄绍竑、白崇禧指挥队伍登上汽艇、拖轮,逆江而上,越过藤县正面,从背后向藤县进攻,卢得洋大败,被当击毙。黄超武与黄绍竑原交情,率领一团投诚,黄绍竑、白崇禧又下一城藤县。

占领了梧州、藤县,黄绍竑、白崇禧成了广西一方诸侯。这时驻粤办事处主任陈雄建议黄绍竑应该到广州拜见孙中山先生,以取得广东革命政府进一步支持,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做准备。黄绍竑到了广州后首先拜见廖仲恺,后来又在廖仲恺的陪同下拜见孙中山,孙中山听了黄绍竑汇报广西情况非常高兴,当即赠送《三民主义浅说》《知难易学说》书籍,并指示廖仲恺拨给黄绍竑经费二万元(毫洋)、二万发子弹,鼓励黄绍竑等广西同志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广东带回来的光辉,黄绍竑、白崇禧豪情万丈,他们要吃掉更大的目标。这一次,黄绍竑、白崇禧瞄准了驻扎在桂平、平南、贵港、宾阳、来宾一带的陆云高,陆有6000人,武器精良,队伍整齐,战斗力强。为了确保胜利,黄绍竑、白崇禧联合玉林的李宗仁一道向陆云高驻扎的各个县进攻,结果陆被打败,只带着逃出来不到1000人投奔到桂林的沈鸿英。这一战黄绍竑、白崇禧他们缴获大炮9门,军舰一艘。最重要的是,广西黄金水道浔江,从桂平到梧州170多公里航道,50%从广西货运到广东,和出海口的货物水道全部掌握在黄绍竑、白崇禧手中。而且这一战斗也让黄绍竑、白崇禧与玉林的李宗仁连成一片,使整个桂东南,广西最富裕的地方都在他们手中。

    他们树大招风了。

    下野后的陆荣廷重新拉起队伍都要消灭他们,沈鸿英也要并吞他们,还有原来驻扎在广东都城的陈天泰也想拉队伍回广西吃掉他们。首先陈天泰向黄绍竑、白崇禧进攻。黄绍竑、白崇禧分左右两路反击,这一战打得非常艰难,几乎要失败了,后来还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坚持,和在李济深带领的粤军、海军支持下,整整激战一整天,大家相短兵相见,肉搏上阵。白崇禧看到挥着手枪督战陈天泰脸上的麻子一清二楚,陈天泰也在战场上一目了然地看到白崇禧的身影,陈分外眼红,恨不得将白崇禧撕成碎片。白崇禧心里非常清楚,战争打得就是意志力,拼的就是决心,白崇禧横下一心就是打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和敌人绞杀到底,白崇禧带领官兵决不后退半步。陈天泰一分钟在激战,二分钟在激战,三分钟在激战,最后五分钟陈天泰坚持不住了,崩溃了,黄绍竑、白崇禧赢得最后胜利。后来陈天泰被白崇禧活捉,陈手下兵2000多人被俘。因为陈天泰有曾经也是孙中山阵营的经历,白崇禧又把他给放了。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没有想到被放走的陈天泰回到广州,内心充满仇恨,总想报这被捉之辱。一次黄绍竑到了广州,住在东亚酒店,陈天泰就带领一连人马包围东亚酒店,后来黄绍竑在卫兵拼死保护下,穿着睡衣从东亚酒店顶楼,跳到隔壁先施公司的高楼,才得以逃脱,但是,黄绍竑的卫兵死了5人,只有2人和黄绍竑一起逃了出来。

黄绍竑、白崇禧从1923年9月出兵攻打梧州,仅仅几个月过去,黄、白的队伍得到极大发展,从原来三个营,一下扩充为5个纵队,8个游击司令部,队伍达8000人,翻了四倍。

这时候李宗仁也把总部从玉林迁到桂平,李、黄、白从此成为一个联合整体,一致对外。人事上李宗仁为总指挥,黄绍竑为副总指挥,白崇禧为前敌指挥兼参谋长,他们形成了新桂系集团的雏形。

驻扎在桂平的李宗仁与桂平美女,女学生郭徳洁女士相遇,他们在桂平结为夫妇,这一年李宗仁33岁,郭徳洁18岁。李宗仁之前有夫人李秀文,生有一子李幼邻,郭徳洁是他的二夫人,当然以后一直是郭徳洁女士陪伴在李宗仁身边。

李、黄、白结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集团后,与陆荣廷、沈鸿英,形成广西的三国对峙,共分广西天下。当时重新崛起的陆荣廷的势力最大,沈鸿英居中,新生的李、黄、白的势力最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豪情万丈,决心统一广西!

他们先攻打谁呢?是陆荣廷?还是沈鸿英?

李宗仁的意见先打沈鸿英,理由是:“沈为人反复无常,久为两粤人民所共弃,对他大张挞伐,定可一快人心”。而“陆氏治桂十年,虽无功可言,也无大过”,“广西一般人氏对陆尚无多大恶感”,“如舍最大恶极沈鸿英不问,而向陆老帅兴问罪之师,心头难免不安”。【引自李智勇、张亚、王学标著《白崇禧传》第3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

黄绍竑、白崇禧意见先攻打陆荣廷,理由是:第一,陆荣廷当时驻扎在桂林,省会老巢南宁空虚,容易进攻,而且攻打省会南宁意义重大。第二,陆荣廷与湖南想通,他在湖南得到当时最大军阀吴佩孚的支持,如果先攻打沈鸿英,吴佩孚一定派兵支援陆,那就成了养虎为患,很难消灭陆荣廷啦。如今乘支持陆荣廷的吴佩孚军未到,可以出其不意将陆荣廷一举消灭。第三,攻打沈鸿英胜利之后,陆荣廷的势力会在吴佩孚的帮助下变本加厉,更加强大,广西更难统一。第四,沈鸿英为人反复无常,原不被孙中山接受,后来因为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陆军大元帅谭延闿多次斡旋,沈鸿英被孙中山委任为靖国军总司令,所以黄绍竑、白崇禧觉得可以假装联合沈鸿英,一起攻打陆荣廷。就以上四点原因,黄绍竑、白崇禧坚持要先攻打荣廷。最后他们反复分析比较,统一策略,首先攻打陆荣廷,再打沈鸿英。

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人统一方针,立刻行动!李宗仁打着“定桂军”旗号昭告天下,大旗是黑边红心,方形旗帜,中间一个粗笔,一个大大的“李”字;黄绍竑、白崇禧以孙中山委任广西讨贼军昭告天下,白边红心,方形旗帜,中间粗笔,一个大大的“黄”字。两只队伍联合在一起旌旗猎猎,金戈铁马,浩浩荡荡一起共同围剿陆荣廷。

首先李宗仁、白崇禧联合攻打驻守在柳州、河池。驻守那里的是陆荣廷猛将韩彩凤。他就是在沈筑英围攻桂林时,守护陆荣廷两个多月的那个韩彩凤。韩号称赵子龙,有智慧,又勇敢 更嗜激血战!白崇禧与韩彩凤接上火,白崇禧有一营全部都戴童子军帽,年轻参谋长白崇禧也戴童子军帽。

韩彩凤一脸的轻蔑:“黄口小儿,怎么跑到这里来凑热闹?”

韩彩凤哪里料到,与戴着童子军帽的激战多日,他们竟然英勇顽强,越战越勇。韩彩凤部也彪悍顽强,毫不退缩,韩激战时他常常跃马当先,高擎大旗,指挥肉搏。最后白崇禧把总预备队都用上去,还不能击溃韩彩凤。于是白崇禧改变思路,设法智取。他让通讯兵把韩彩凤的电话线并过来,白崇禧故意让韩指挥部听见虚假兵力部属,让对方出现战术漏洞。

白崇禧诈与部属通话:“明天凌晨5点,集中兵力袭击韩彩凤指挥部。”

韩彩凤以为截取到白崇禧情报,信以为真对手要集中兵力攻打自己的指挥部,就把前线兵力抽调回来。

白崇禧看着韩前线空虚,立刻带领队伍冲锋,瞬间攻入柳州城,还缴获韩彩凤的一面大旗。白崇禧乘胜追击,韩彩凤兵败如山倒,最后他吞鸦片自杀。这一战白崇禧缴获韩彩凤的大白马,枪支2000多,俘虏上千人。最后白崇禧还特别允许韩彩凤残部,扶着韩的灵柩回老家下葬。

李宗仁、黄绍竑带兵攻打陆荣廷老巢,又是广西省会南宁。因为陆荣廷的主义兵力都在桂林,和广西与湖南边界,南宁守城看到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一样的李、白联军潮水一般涌进,陆荣廷的手下跟本无力抵抗,南宁就被李宗仁、黄绍竑无惊无险地占领了。

李宗仁占领南宁后,电告陆荣廷下野。

陆荣廷见大势已去,1923年7月通电下野。

陆荣廷、谭浩明去上海法租界居住,直至两人去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宗仁、黄绍竑两支队伍占领了南宁后竟然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黄绍竑原来是李宗仁的部下,李的人不服黄;黄的人多,黄的将领又不服李的人。当时在省长公署、民政厅、财政厅、银行、军火库都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甚至双方都架起机关枪要开枪火拼。

李宗仁立刻把黄绍竑从梧州叫到南宁来。这时俞作伯挑唆黄绍竑武力干掉李宗仁独霸南宁。黄绍竑把这事告诉白崇禧。白崇禧听后连称荒谬,坚决发对!

白崇禧平时非常注重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和太平天国各个王的军事、生活情况。白崇禧严肃地以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内讧告诫黄绍竑,他极其严厉地对说:“洪杨之失败非曾(曾国藩)、左(左宗棠)之功也。洪杨内讧 自毁其事业也。若以占领南宁即起内讧,白崇禧不欲见失败之日,愿先卸其职他去。”

黄绍竑深明大义,立刻表示:“决不这样做,一切以团体为重,恪守前约,推李为首。”

李宗仁听到部下说黄绍竑的人要缴李方面人的枪械,也绝不相信。李对部下说:“我决不相信黄、白两人会贸然出此下策,如果他们觉得有白崇禧在,他们不易做事,我可立刻引退,让他们二人完全负责,成功不必在我,为广西及其整个国族的前途着想,纵我不干,我仍希望你们完全服从黄、白二人的指挥,也如服从我一样,以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

随后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商定,把两支队伍合为一支队伍,打“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旗号,推举李宗仁为联军总指挥,黄绍竑为副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兼前敌指挥。以上商定向广州孙中山革命政府报备后立刻实施。黄绍竑为了让部下服从李宗仁的领导,两军联合设宴,共同召集营长以上的军官到场。席间先由黄绍竑起立发言:“我原是李徳令(李宗仁,字徳邻)部下,因为出兵梧州,权宜自树一旗,今既会师南宁,正宜乘机回复旧时组织,以期统一指挥,进一步而统一广西。要是彼此不能相下,必致自相火拼,而与旧军阀无异。我们今日幸乘陆、沈相持,占领南宁,获得胜利。陆、沈前车之辙,是不可再蹈的。故我们无论在任何状况之下,亦只得服从李总指挥,方为合情合理。我的部下,如有不服从李总指挥者,即等于不服从我一样,必为团体所共弃。”说完黄绍竑举杯率众将领向李宗仁敬酒。大家共干一杯。饮完酒后,黄绍竑仍举空杯在手,向各位将领宣誓说:“今后我们的将领,誓当一心一德,服从李总指挥领导,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二意,当如此杯!”说完将空酒杯猛掷于地。“砰”的一声,碎屑四散。众将领个个都为之动容。纷纷表示既然胡须佬(按指黄绍竑,他当时留有大胡子)都这么做,还有什么话可说。”李宗仁也起立致辞,希望大家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统一广西,复兴国族。席间,两军将领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尽兴而散。

【李、黄、白弃前嫌,团结一致描述,引自李智勇、张亚、王学标著《白崇禧传》第3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

眼看着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新生的定桂讨贼军势力,如喷薄而出的火山岩浆,势不可挡地越烧越旺,形成一个巨大的炽热火球,滚到那里,那里就是一片的摧枯拉朽。沈鸿英做不住了,他联系滇军唐继饶入境广西,要前后双方夹击剿灭李、黄、白的定桂讨贼联军。李、黄、白的对策是乘唐继饶的滇军还没有入桂之机,速战速决,吃掉沈鸿英。

黄绍竑、白崇禧计划是:沈鸿英此次用兵必然从他的老巢桂林地区南下,夺取梧州。白崇禧就拟订以梧州为中心轴,兵分两路攻击沈军。一路由黄绍竑、夏威联合粤军从贺州方向,从梧州进攻;另一路由白崇禧指挥两个军的主力,从桂平的江口、平南、蒙山,与粤军联合后再向沈的老巢桂林、平乐进攻。李宗仁则带领少数兵力固守柳州。

李宗仁不同意上述计划。李认为:沈的意向不是夺梧州,而是要在桂平的浔江,腰斩李、黄、白联军。李宗仁认为沈鸿英就是想截断南宁与梧州,使李、黄、白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左右开弓,先从浔江上游进攻南宁,再顺流东下夺取梧州,一笔扫除广西全境。李的意思联军不要在乎一城一池得失,迅速歼灭沈鸿英有生力量才是关键。如果只是为了夺取沈的老巢桂林,任他实施计划,后果则不堪设想。现在他们联军应该首先占领武宣,它是南宁与桂平的中间点,如果沈军先占领武宣,白崇禧攻打蒙山、荔浦的后路就会被切断,梧州、南宁也旦夕不保。

李宗仁的计划没有被采纳,黄绍竑带兵奔向梧州。

李宗仁留下要带兵去平南的白崇禧。李宗仁再次仔仔细细与白崇禧剖析作战计划得失,坚决主张更换作战方案。在分析中白崇禧完全同意李的计划,当场表示:“事不宜迟,立刻更变计划,全盘重新部属。”以是马上电告已经出发的黄绍竑向武宣集合。

武宣,是黄金水道咽喉桂平的门户,广西三江黔江、浔江、郁江都在桂平经流,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果武宣被敌人拿下军,就会乘势攻下桂平,敌方几乎可以控制广西50%以上的航运。白崇禧自立刻带着200人跑步冲入武宣,守住武宣城。果不其然,李宗仁料事如神,白崇禧他们刚刚进入武宣不久,沈鸿英的4000人就漫山遍野地扑向武宣,白崇禧只能闭城坚守,以待援兵。

城外沈兵重重包围武宣城,他们高喊:“活捉白崇禧!”

好在沈兵连夜行军,人乏马困,又想到白崇禧他们已经是瓮中之鳖,跑不了的,就埋锅造饭。白崇禧这时突然打开东西两侧城门,放出敢死队杀入沈军。沈军毫无准备,丢下饭碗,仓促应战,混乱不已。4000人马竟然被150名敢死队杀得人仰马翻,落花流水,沈军撤出十几里路才稳住阵脚。敢死队俘虏沈军50多人,缴获枪支100多,大奏凯歌返城。

夜里为了防止沈军连夜攻城,白崇禧组织全城民团、百姓共同御敌。他让百姓家家赶做饱浸各种油汁的粗麻绳,城墙上士兵将饱浸油汁的麻绳点燃,用竹竿吊着伸出城墙外面,使围墙四周亮如白昼,照耀四方。另外城头上架着机枪、放着一桶桶滚沸的花生油,磊满石头,只要沈军攻城,所有杀人的现代武器,古代方法通通一起上阵,打击沈军。沈军见状不敢夜战。

天亮,沈军再次攻城,白崇禧一边坚守,一边主动出击,他带领士兵、民团东敲西打,声东击西,对沈军游击逆袭。沈军百般无奈,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能破城。下午,李宗仁带领6000人杀到,李、白立刻前后夹攻杀向沈军,沈军退到武宣二塘,被李、白部队追上,双方都是主力,冲锋肉搏,绞杀得血肉横飞,屡退屡进,打得难解难分。李宗仁、白崇禧都身先士卒,冒着炮火在最前线指挥战斗,战场屡扑屡起。双方的援军都源源不停从各地赶到,使战场的规模越打越大。最后李宗仁、白崇禧商量在新的援军到来到时候,把所有司号兵都集中在一起吹冲锋号。刚好这时李、白新的援军又及时赶到了,数十个司号兵齐齐昂首挺胸,站在高高山岗上,手持冲锋号,同时吹响“哒哒哒哒”,联军冲锋号响彻云霄。李、白官兵士气大振,战势顿时改变,沈军崩溃撤逃。李、白带兵乘胜追击,沈军退到象州石龙,双方又激战2个小时,沈军彻底溃败,逃到柳州,李、白大军追到柳州,攻入柳州,逃往桂林,李、白大军攻往桂林。

当时沈鸿英在桂林驻兵不多,他在临别桂林的时候,与桂林绅商话别,无不悲凉地说:“我沈鸿英10多年来,带兵数万,横行桂、湘、赣、粤四省,谁亦奈莫我何?初不料今日竟败于几个排长出身的小子之手。”

1925年秋季,沈鸿英旧军阀势力被消灭,广西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个年轻将领统一广西,他们做了广西的新主人。这一年李宗仁34岁,黄绍竑30岁,白崇禧32岁。

新桂系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桂林城。

在桂林,白崇禧与马佩璋女士结婚。

新桂系闪着金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平天国的后代子民》第八章 新桂系腾空而出 一、三个排长,搅翻了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