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时间最是让人捉摸不透,一晃已经来到2020年11月,从象牙塔到社会,从学生到一名铁路工人,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一次蜕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我的工长陈承。

  从2019年7月入路开始,我就在道岔维修车间一工区。在这一年里,陈工长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认识到了承哥。

  刚到工区时19年10月底,工班长们在进行技术比武,并没能第一时间见到承哥,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承哥的敬佩。

  那会我们工区在滥坝,天窗点是白加黑的模式,承哥每天早早到办公室将派工单打印,根据派工单做出工作安排。我刚来,在现场基本什么都不懂,呈哥就安排我跟老师傅线路巡检,刷标志,清理倒床之类的简单活。在我慢慢熟悉现场情况后,承哥教我使用道尺、支距尺,因为9号道岔上的十七个点一开始总是记混,为了让我记住,作业后的质量回检和压车后的回检都带着我检查。哪怕因为我量的慢了需要多等一趟车,也不会说我什么的。在承哥的一次又一次的带领下,我将9号道岔的十七个点给牢牢地掌握,记在心中。用承哥的话来说这不仅是我们吃饭的技术,还关系到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必须保障零失误。

  工作的前半年,因为刚参加工作,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所以一直在参加各种培训,年初又参加了20年的春运。所以在工区待得时间并不是很多。对工区,对承哥更多的了解,还得从今年的安六精调开始。这是我入路参加的第一个大工程,也很庆幸自己曾参加过安六精调。

  在这三个月里,我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儿。他们为工作舍弃了小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精调大军中去。上到主管的领导干部,下到如我般得小职工。都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来完成这次考验。初到六枝南站,大家都没有参与过高铁的精测精调,效率不是很高。第一天精调一人15根枕木,承哥跟我们说大家不要慌,慢慢摸索,不仅要保证速度,还要保证精度。精调速度如承哥说的那样,从第一天的一组75米,到一组二百米,三百米,最后的五百米。一组从五个人,变成四个人,到最后的三人!每一天都是精力与耐力的考验。那时我们要做轨道车上下班,因为劳务工比较多,必须要有职工带着,以防止发生安全隐患。就是在这样的高压工作下,承哥总是会在车厢上压车。虽然轨道车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当过隧道时,还是有劲风吹在脸上。在我看来就是劳模,劳动的典范。党员的奉献精神在承哥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每当我想抱怨工作强度高,太累时,想到承哥,也就没有怨言了。

  在安六精调回来后,我们工区就搬到梅花山更换道岔。在梅花山工作期间,单位给我们配备了劳务工,还是去年的那一批人,都比较熟悉道岔业务。他们中有的人干道岔比我好要久,所以在我刚来的时候也有过向他们学习。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一些民工说起话来也就没有太多的顾虑。承哥在工地上总是面面俱到,生怕有什么遗漏,就导致有皮一点的民工给他起了个“小喇叭”的外号。我想这不是贬义的,而是对承哥工作的一种肯定。

  承哥对待新人更是认真负责,在我来的这一年中,工区先后来了三个新同事。一个是转岗的的老张,一个是去年入路的一个姑娘,一个是今年新来得的小伙。他们都是承哥的徒弟。转岗的老张自不必多说,无论是业务还是能力都是过硬的,老师傅,懂得多。对于新来的两个徒弟,承哥带他们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学。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点一点的传授给他们。姑娘孩在现场干不了好多,就教她测轨温,传执法仪,做内业。小伙子就带在身边,从粮道尺开始,由浅入深,使他更好的适应铁路,融入铁路。用承哥的话就是“只要你们都能够学会,那我累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入路一年,跟着承哥学到了技术,学到了责任。我们渐渐脱离人力时代,走向机械化。但再精密的仪器也不能做到实时监测,依旧需要人的配合。像承哥这样强的责任心,对于新人来说就是榜样。榜样是根植人性的,是立志进取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为新人树立了职业操守,给老人规范了职业理念。

        能够在刚入路遇见这样一个领导大哥还是不错的,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