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小可爱们!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
这本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青衣》,豆瓣八分,与小说持平。在《演员的诞生》节目中,章子怡和蓝盈莹还共同表演了里面的片段。《青衣》也有舞剧,也非常美。
-01-
剧团团长乔炳章与烟厂老板在酒桌上谈妥了一桩生意。老板出钱让曾经的名角筱燕秋再演《奔月》。
《奔月》是剧团1958年的作品,由于不符合政治需要被搁置。1979年被筱燕秋再次唱红。那时她19岁,天生有一种悲苦气质,好像一个古典怨妇。老团长评价她“命里有两根青衣的水袖”。
筱燕秋成了《奔月》的A档。她不愿再让B档李雪芬上台,她想独占嫦娥。
然而剧团慰问坦克师时,李雪芬要求上台,因为她在别的剧中演过女英雄柯湘,战士们对她更熟悉。当李雪芬下台时,她们因为对嫦娥的理解不同起了争执。筱燕秋嘲讽李雪芬的嫦娥少了一把手枪,一双草鞋;李雪芬说筱燕秋的嫦娥是丧门星。筱燕秋一杯热水泼了过去,李雪芬毁了容,筱燕秋的青衣生涯也就此中断。她去戏校做了老师。
所有人都认为筱燕秋是嫉妒,只有她自己知道不是。
二十年后烟厂老板投资,筱燕秋又成了A档。为了防止筱燕秋的嫉妒心,剧组选择了筱燕秋的学生春来做B档。乔炳璋让筱燕秋试唱一段,那个嫦娥又活生生地站在了眼前。
筱燕秋出了门,看见地上臃肿的影子,突然决定减肥。
她去了人民医院。
她想起去人民医院给李雪芬道歉的情形,她仍拒绝承认自己是嫉妒,被认为是太傲。
这次她挂了内分泌科。回到家后,她和自己的丈夫面瓜在床上疯狂了一夜。面瓜是个老实木讷的男人,那时她将自己匆匆嫁了出去,因为面瓜疼她,为的是安稳而不是爱情。
宴席上,筱燕秋结识了烟厂老板。
春来原来是学花旦的。青衣比花旦难唱也不好出头,可是春来的唱腔太像筱燕秋了。筱燕秋提出如果春来不答应,她就跪到春来面前拜她做学生,春来才同意。
这么多年筱燕秋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嫦娥一天天死去。30岁那天她喝醉了把围裙剪成两段充做水袖,念着青衣的道白。
春来是筱燕秋的希望,她看到了嫦娥能够活在世上最充分的理由,她尽心培养春来。
筱燕秋开始疯狂减肥,大把大把地吃药。可减肥导致她体力不支,大段大段的唱腔竟然唱不下来了,还在春来面前露了怯。
她带着春来排练,在梦幻中紧紧抱住了春来,好像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
她又恢复了饮食,也和老板睡过了。她觉得自己下贱。晚上她拒绝丈夫碰她。
春来不想唱戏了,她被电视台挑中,筱燕秋为了能让学生留下,把自己的A档让给了春来。领导决定让她唱一半,春来唱一半。
排练接近尾声,筱燕秋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决定药流。
面瓜也感觉到了妻子的异常,他深深觉得妻子不再与他同路。
筱燕秋流掉了孩子,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她主动做了鸡汤示好,却被面瓜冷冰冰地回绝了。
彩排非常成功。春来演了一大半,她唱了最后一段。乔炳璋说:“你真是嫦娥。”筱燕秋却感觉到自己的下体流血不止。
大幕拉开。她唱了一整场,没有疲惫,她好像要把自己嫁出去,嫁给这个世界。
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不让春来上,她是嫦娥。
四天后她发了高烧,当她匆匆拔下针头赶去剧场,春来已经上好了妆。她颤抖着嘴唇,想告诉全世界她才是嫦娥。可她说不出话。
春来上台,底下一片喝彩,老板坐在第二排中央鼓掌。
她知道她的嫦娥真的死了。
筱燕秋让化妆师给她化妆勒头,她穿上戏服,走到门外,在马路上大雪里,给自己数拍子唱起《奔月》。血从她的裤管里滴到雪地上。
-02-
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但是筱燕秋没有说。筱燕秋现在只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王母娘娘能从天而降,能给她一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王母娘娘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
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看见老板坐在了第三排的正中央。他像伟人一样亲切地微笑,伟人一样缓慢地鼓掌。筱燕秋望着老板,反而平静下来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这一回真的死了。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
这一段是靠近结尾了的,这一段真的把筱燕秋的悲痛欲绝写得淋漓尽致,她的一生,一直在追求成为真正的嫦娥,她的嫦娥在春来的嫦娥出生后就死了。她不是真正的嫦娥。但是在所有青衣里,只有她全心全意对待嫦娥,为了成为嫦娥,她赔了家庭赔了事业赔了孩子,她把一切都给了嫦娥,她与嫦娥融为一体,当她不能演嫦娥,那么嫦娥就真的死了。
她开始了抒发,开始了倾诉,她彻底忘记了自己,甚至,彻底忘记了嫦娥,她把满腔的块垒抽成了一根绵延的细长的丝,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缠绕了起来,挥洒了起来。她在世界的面前袒露出了她自己,满世界都在为她喝彩。她越来越投入,越来越痴迷,筱燕秋越陷越深。这是喜悦的两个小时,哭泣的两个小时,五味俱全的两个小时,缤纷飞扬的两个小时,酣畅的两个小时,凄艳的两个小时,恣意的两个小时,迷乱的两个小时,这还是类似于床笫之欢的两个小时。筱燕秋的身体连同她的心窍,一起全都打开了,舒张了,延展了,润滑了,柔软了,自在了,饱满了,接近于透明,接近于自溢,处在了亢奋的临界点。筱燕秋就感到自己成了一颗熟透了的葡萄,就差轻轻的、尖锐的一击,然后,所有黏稠的汁液就会了却心愿般地流淌出来。
这一段是筱燕秋演出时的描写,大段大段的形容词,能够铺展开一种大气的氛围。比喻也是奇怪而尖锐。这种方式写出了筱燕秋在演出时短时间内做到了大量的情绪转换,她真的代入了。与嫦娥融为一体。
-03-
我看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论文,很多学者还是习惯把筱燕秋的悲剧命运归结为嫉妒。
这本书还挺容易让我们想起另一部作品《霸王别姬》,程蝶衣也不同意小辈上台,这种心理其实跟筱燕秋是有一点相像的,是艺术追求,认为不到火候的角色不能上台,也是一种疯狂,除了我,谁也不能是她。这种心理挺难用嫉妒来概括,当然是有的,但是并不是出于对对方能演戏的嫉妒,而是“我是她,她不是,可她却与我获得的喝彩相同”这样一种心理。自己与人物融为一体,甚至一生都走不出来,像我们常说陈晓旭一生就是林黛玉一样,这不是嫉妒,是对自己的角色要求极高的艺术追求。
而这样一位艺术家,对于老板也一样要卑躬屈膝,献上肉体,其实从文中看,老板对筱燕秋的肉体并不是非常有兴趣,他只是享受用钱让一位名角在他面前放下身段的乐趣,但是对于筱燕秋来说,嫦娥就是生命,她愿意为了嫦娥放弃一切。这是极大的讽刺。
而她的学生春来,是嫦娥的延续,但是又是与她争夺嫦娥的对手,她花心力去培育下一个嫦娥,但她又抓紧嫦娥的角色不肯放手。她不仅将自己给了嫦娥,还不断与自己的私心斗争着,她只想独占嫦娥,却又要让嫦娥永生。最终却还是放不下嫦娥。
而小说的时间线也很有意思,小说中《奔月》原来是给共和国十岁的生日礼物,却被一句“江山如此多娇,我们的女青年为什么要往月球上跑”而否定,对于政治性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艺术的单一,1979年文革刚刚结束,人们的审美还是更加偏向于李雪芬塑造的刚烈、积极的形象,而不是愁苦悲戚的嫦娥,李雪芬也认为嫦娥是一个旧社会妇女,才导致筱燕秋一杯热水泼过去的悲剧。二十年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让艺术变得廉价,可是她还是固守着自己的追求,导致她的一切都支离破碎。
筱燕秋一生都是一个追不上时代的女人。
这本书我真的真的非常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电子书大概半个多小时就能看完,并不长,但是所有人,包括配角都非常出彩,鲜活有个性,我觉得书里内容的复杂程度是我说出来的好几倍不止,跪求去看!
OK,这就是这一期我要分享的所有内容啦,记得关注我的公众号哦~【一朵小文艺】,主打文艺,偶尔蹭热度。让爱文艺的你找到一个可以讨论的角落,让不爱文艺的你多一个了解的契机。你不了解的书我帮你读,你不看的电影我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