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卫灵公》(上)

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卫灵公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①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②俎(zǔ)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此处译为礼仪之事。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①愠(yùn):怒,怨恨。

②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①识(zhì):通“志”,记住。

②一以贯之:即以忠恕之道贯穿着它。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什么都学并且能记住的人吗?”子贡答道:“对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我所学的知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以忠恕之道贯穿着它)。”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说:“仲由!知晓德的人太少了。”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①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②夫:代词,他。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①行:通达的意思。

②笃:忠厚。

③蛮貊(mò):南蛮北狄,指当时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

④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

⑤参(cān):排列,显现。

⑥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⑦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子张问怎样才能通行无碍。孔子说:“言语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到了南蛮北狄地区,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实诚信,行为不笃厚恭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时,就好像看见‘忠实、诚信、笃厚、恭敬’的字样直立在面前;在车上时,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靠在车前横木上,这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衣服大带上。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①史鱼:卫国大夫,字子鱼,也称史鳅。临死前要儿子不为他在正堂治丧,以此劝谏卫灵公任用蘧(qú)伯玉,斥退弥子瑕,古人称为“尸谏”。

②卷:收。怀:藏。


孔子说:“史鱼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他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是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把自己的才能收藏起来(不做官)。”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①与言:与他谈论。

②失人:错失人才。

③失言:说错话。

④知(zhì):通“智”,明智,聪明。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的话但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①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②辂(lù)的: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由木制成,比较朴实。

③冕(miǎn):礼帽。周代的礼帽比以前的华美。

④《韶》:舜时的乐曲。《舞》:同《武》,周武王时的乐曲。

⑤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佞人:用花言巧语去谄媚人的小人。

⑥殆:危险。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舞》,舍弃郑国的乐曲,远离谄媚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谄媚的人很危险。”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卫灵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