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虚拟机中类加载的全过程:
“加载(Loading)”阶段是整个“类加载(Class Loading)”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加载阶段,java虚拟机需要完成以下三件事情: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这条规则并没有指明二进制字节流必须得从某个Class文件中获取,确切地说是根本没有指明要从哪里获取、如何获取。仅仅这一点,开发人员在这个舞台上玩出了各种花样,许多举足轻重的java技术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例如:
相对于类加载过程中的其他阶段,非数组类型的加载阶段(准确地说,是加载阶段中获取类的二进制字节流的动作)是开发人员可控性最强的阶段。加载阶段既可以使用java虚拟机里内置的启动类加载器来完成,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去完成,开发人员通过定义自己的类加载器去控制字节流的获取方式(重写一个类加载器的findClass()或loadClass()方法),实现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赋予应用程序获取运行代码的动态性。
对于数组类而言,情况有所不同。数组类本身不通过类加载器创建,它是由java虚拟机直接在内存中动态构造出来的。 但数组类与类加载器仍然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数组类的元素类型(Element Type,指的是数组去掉所有维度的类型)最终还是要靠类加载器来完成加载,一个数组类(简称为C)创建过程遵循以下规则:
加载阶段结束后,java虚拟机外部的二进制字节流就按照虚拟机所设定的格式存储在方法区之中了,方法区中的数据存储格式完全由虚拟机实现自行定义,《java虚拟机规范》未规定此区域的具体数据结构。类型数据妥善安置在方法区之后,会在java堆内存中实例化一个java.lang.Class类的对象,这个对象将作为程序访问方法区中类型数据的外部接口。
加载阶段与连接阶段的部分动作(如一部分字节码文件格式验证动作)是交叉进行的,加载阶段尚未完成,连接阶段可能已经开始,但这些夹在加载阶段之中进行的动作,仍然属于连接阶段的一部分,这两个阶段的开始时间仍然保持着固定的先后顺序。
验证是连接阶段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符合《java虚拟机规范》的全部约束要求,保证这些信息被当作代码不会危害虚拟机的自身安全。
Class文件并不一定只能由java源码编译而来,所以如果java虚拟机不检查输入的字节流,对其完全信任的话,很可能因为载入了有错误或有恶意企图的字节码流而导致整个系统收到攻击甚至崩溃,所以验证字节码是java虚拟机保护自身的一项必要措施。
从代码量和耗费的执行性能的角度上讲,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在虚拟机的类加载过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验证阶段大致会完成下面四个阶段的检查动作:
这一阶段主要是验证字节流是否符合Class文件格式的规范,并且能被当前版本的虚拟机处理,主要包括以下验证点:
这阶段的验证是基于二进制字节流进行的,只有通过了这个阶段的验证之后,这段字节流才被允许进入java虚拟机内存的方法区进行存储,所以后面的三个验证阶段全部是基于方法区的存储结构上进行的,不会再直接读取、操作字节流了。
第二阶段是对字节码描述的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以保证其描述的信息符合《java语言规范》的要求,这个阶段可能包含的验证点如下:
该阶段主要目的是对类的元数据信息进行语义校验,保证不存在与《java语言规范》定义相悖的元数据信息。
第三阶段是整个验证过程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流分析和控制流分析,确定程序语义是合法的、符合逻辑的。在第二阶段对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校验完毕后,这阶段就要对类的方法体(Class文件中的Code属性)进行校验分析,保证被校验类的方法在运行时不会做出危害虚拟机安全的行为,例如:
最后一个阶段的校验行为发生在虚拟机符号引用转化为直接引用的时候,这个转化动作将在连接的第三阶段-解析阶段中发生。符号引用验证可以看作是对类自身以外(常量池中的各种符号引用)的各类信息进行匹配性校验,通俗来说,该类是否缺少或者被禁止访问它依赖的某些外部类、方法、字段等资源。本阶段主要验证以下内容:
符号引用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解析行为能正常执行,如果无法通过符号引用验证,java虚拟机将会抛出一个java.lang.IncompatibleClassChangeError的子类异常,典型的如: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java.lang.NoSuchFieldError、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等。
准备阶段是正式为类中定义的变量(即静态变量,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类变量初始值的阶段。 从概念上讲,这些变量所使用的内存都应当在方法区中进行分配,但必须注意到方法区本身是一个逻辑上的区域,在JDK7之前,HotSpot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时,实现是完全符合这种逻辑概念的;而在JDK7及之后,类变量则会随着Class对象一起存放在java堆中,这时候“类变量在方法区”就完全是一种对逻辑概念的表述了。
关于准备阶段,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强调:
假设一个类变量的定义为:
public static int value = 123;
那变量value在准备阶段过后的初始值为0而不是123,因为这时尚未开始执行任何java方法,而把value赋值为123的putstatic指令是程序被编译后,存放于类构造器()方法之中,所以把value赋值为123的动作要到类的初始化阶段才会被执行。
数据类型 | 零值 |
---|---|
int | 0 |
long | 0L |
short | (short)0 |
char | ‘\u0000’ |
byte | (byte)0 |
boolean | false |
float | 0.0f |
double | 0.0d |
reference | null |
上面提到的在“通常情况”下初始值是零值,言外之意是相对的会有某些“特殊情况”:如果类字段的字段属性表中存在ConstantValue属性,那在准备阶段变量值就会被初始化为ConstantValue属性所指定的初始值,假设上面类变量value的定义修改为: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value = 123;
编译时javac将会为value生成ConstantValue属性,在准备阶段虚拟机就会根据ConstantValue的设置将value赋值为123。
解析阶段是java虚拟机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符号引用在Class文件中以CONSTANT_Class_info、CONSTANT_Fieldref_info、CONSTANT_Methodref_info等类型的常量出现,解析阶段中所说的直接引用与符号引用有什么关联呢?
初始化阶段,java虚拟机才真正开始执行类中编写的java程序代码,将主导权移交给应用程序。
进行准备阶段时,变量已经赋值过一次系统要求的初始零值,而在初始化阶段,则会根据程序员主观计划去初始化类变量和其他资源。
更直接的表达:初始化阶段就是执行类构造器()方法的过程。并不是java代码中直接编写的方法,它是javac编译器的自动生成物。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
i = 0;//变量赋值可以正常编译通过
System.out.println(i);//编译器提示“非法前向引用”
}
static int i = 1;
}
public class Parent {
public static int A = 1;
static {
A = 2;
}
}
public class Sub extends Parent{
public static int B = 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b.B);
}
}
output:2
public class DeadLoopClass {
static {
//如果不加上if语句,编译器提示:Iniitializer does not complete normal 拒绝编译
if(tru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init DeadLoopClass");
while (true){}
}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script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start");
DeadLoopClass deadLoopClass = new DeadLoopClass();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end");
}
};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script);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script);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
output:
Thread[Thread-0,5,main] start
Thread[Thread-0,5,main] init DeadLoopClass
Thread[Thread-1,5,main]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