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IT岗位,饱和了么?

学IT专业的同学,经常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计算机专业到处都有,而且专业分类更细化,有这么多的地方都在培训计算机相关专业,每年向社会输出的人才应该在10万以上。同时,这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们大多愿意奔向“北上广”地区或是一线城市,这么多年过去了,是不是这些大城市的IT人才早就饱和了呢?

当然不是!任何学科专业的学习,都分为理论学习和实操学习,理论学习注重的是书面的专业知识,而实操的学习更看重的是将理论知识转为一种会动手操作的能力。如果仅学习理论知识,是无法把理论方法转化为个人能力的,这就是学习的片面性。

我们举个“造飞机”的例子:要先学会飞机的原理,涉及飞机所有方面的理论知识都要学会,但这并不代表能够把飞机造出来。而飞机的制造过程,就是理论后的实践过程了。所以,我们就明白:从理论到实操,区别很大,过程很难。所谓“知易行难”,正是如此!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必须要动手实操写代码编程、做项目,这样才能对之前学的理论知识去深入理解,这样在行业领域内,才有可能成为专家。而且,IT行业的很多经验和对BUG的处理分析方法,是要通过一个个项目实操才能积累起来的。

正因如此,在IT行业中,企业更青睐的是拥有IT技能的专业人才,所以,在一线城市中,IT行业要发展,企业的岗位就会增加,对应需要的技能人才也会增加。

1、“城市群”发展,需要更多IT人才

中央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一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由三个以上大城市构成,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发展成城市群体。“今后将进行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协调发展”。

那什么样的发展区域才能形成有潜力的“城市群”呢?比如说有:

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区域、廊坊/保定/石家庄区域、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区域;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及周边区域、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区域、无锡/常州/南通/嘉兴/宁波区域;

粤港澳地区的深圳/广州区域、东莞/佛山/珠海区域、惠州/中山/江门区域。

以上这些都是将来发展机会潜力大的“城市群”,这些城市将会根据交通的发达度和行政等级获得相关的政策条件以及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比如说“一带一路”的建设,也是在为IT行业开拓新的发展市场,打造新的格局,继续信息化的建设,同时,各城市建立高新区和产业示范园区,也都进一步加速了当地IT行业的发展。所以,这些“城市群”会更加需要IT行业技能人才的加入。

2、地理位置好,预示着发展机遇多

学IT的人都知道,原先是北上广的机会更多,但随着城市的壮大和发展,随着各行业、产业的升级,一线城市和正在发展的城市群,才是更有梦想的地方。

虽然说一线城市的房价高、消费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也是最高的!刚毕业的学生在这些城市的收入,相当于在三四线城市工作几年后的收入。

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城市的IT 行业人均薪资高于其他行业收入。

而青鸟毕业生5年期间的就业岗位、就业薪资、以及职业发展状态的调研分析显示,均发生了不同变化:

尤其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从事软件开发的程序员们,有些人的薪资高到无法想象。IT技术高速发展,以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为主的不断发展更加使得IT人才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广。现在有规模的企业都会创建官网、数据库,储存大量的用户信息和企业信息,这些工作岗位都是建立在IT技术的基础上,所以说人才饱和那是不存在的!

3、拥有技能,才能有更多可能性

IT行业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有较强的专业性,也要有独特性,特别是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对于从业人员都是有较高要求的,只有系统的学习了理论知识,扎实掌握了实操技能,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项目经验,才能很好的胜任企业的相关岗位工作。

我们经常把在北上广工作的人群称为是“北漂、深漂、沪漂”,但是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会促使一个人去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所以,在这样城市里生活的人,每天都会过得很充实。

IT行业中,技能出色、项目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们,经常会在工作几年后,带着积累到的经验,去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接项目,机会合适了,还会成立自己的企业开发产品。这样的机会是层出不穷的,新企业的出现会需要更多的IT人才,同时企业老员工的流失也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这样的快速更迭,IT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只能是越来越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